-
【摘要】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普遍存在原文理解碎片化、续文情节设计不连贯、语言表达单调生硬等问题。概述英语学习活动观与4I模式。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2读写课文本The Stone in the Road的读后续写课为例,探究如何设计和实施基于学习活动观的读后续写教学4I模式,即Interpret the text、Infer the development、Improve the language、Integrate writing by assessing,并总结教学实践反思。认为教师在实践读后续写教学4I模式时应注意:教考分离、理念共享,加强语篇研读训练,积累主题词块和结构化表达,根据学情和语篇特点设计评价checklist。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4I模式;读后续写;高中英语
目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多强调语篇零碎事实*息的获取、语言的优美、主题的升华,而忽视引导学生对语篇知识进行结构化、层次化分析和主题意义的多样化探究。学生在读后续写实践中深受以下问题困扰:原文理解不到位;情节设计不连贯,偏离主线;内容缺乏丰富性、合理性;语言不规范,生搬硬套,词不达意。以上教学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侧重应试教学,忽视以“续”促学,不重视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读后续写教学顽疾呢?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应该“教考分离,重在促学”(王明初2022),充分利用读后续写的促学作用,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创设“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读后续写课堂学习活动。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与4I模式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整合课程六要素,使学生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又是思维品质不断提升、文化意识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教育部2020)。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经过读后续写教学实践的不断改进完善,创设了读后续写教学4I模式。4I是指解读原文(Interpret the text)、推断续文(Infer the development)、优化语言(Improve the language)和以评促写(Integrate writing by assessing)。首先,解读原文属于学习理解类活动,即学习理解原文的情节(Plot)、情感(Emotion)和主题(Theme),合称PET,学生可借助思维导图、表格、故事山等工具获取、梳理、概括PET,感知并理解语篇所表达的意义和语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取向。其次,推断续文属于应用实践类活动,包含推断情节和拓展细节。推断情节指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分别从原文情节线、情感线、主题线和两个段首句中分析、判断关键*息,讨论、预测、描述、阐释情节发展;拓展细节指学生可采用语言学家珍妮特(Jeanette)提出的Given-New strategy(以下简称“G-N策略”),围绕关键*息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提问,然后回答,拓展思路,想象故事后续发展的细节。再次,优化语言也属于应用实践类活动,指学生赏析原文的文体特征和修辞手法,探讨语言形式与语篇主题意义的关联,基于新的知识结构,按照分析—模仿—应用原文语言表达或同一主题的群文语言表达,优化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为新情境——续文的建构准备丰富多彩的语言输出。最后,以评促写属于迁移创新类活动,指学生根据checklist的要求,从书写、连贯、内容、语言(简称“HCCL”)四个维度,以书写工整、逻辑连贯、内容丰富、语言恰当为标准和目标,通过自评、互评修改润色语篇,分析评价整个续写语篇的意义与形式,努力达到续写作品与原文深度融合的效果。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读后续写教学4I模式如下图所示:
二、4I模式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2读写课语篇The Stone in the Road改编设计的读后续写授课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运用4I模式。读写课语篇是一则寓言故事,以“人与社会—社会热点问题—如何面对问题和障碍”为主题语境,讲述了一位国王故意在路中放置一块石头,并在石头下面藏几枚金币,以此来测试村民面对问题的态度。通过观察,国王发现很多人被石头绊倒后只会抱怨,却不解决问题。最后,一个女孩搬走了石头,国王把金币赠予女孩,并表扬了她的善举。为了促进学生积极探究语篇主题意义,教师将两个续写段落首句设计为“Just then,the king saw a young girl coming along.”和“Just then,the kingstepped out from behind the tree.”,通过阅读和续写活动,引导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面对社会问题,要主动想办法解决,关心帮助他人,从而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教学目标
1.梳理、概括寓言故事情节线(Plot)、情感线(Emotion),初步感知并理解故事表达的主题意义(Theme);
2.通过分析所给寓言故事的PET和两个段首句的关联、核心*息和核心表达,运用G-N策略推断故事发展;
3.通过评写结合,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引导他们通过作品联系生活,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
Step 1:Interpret the text
Activity 1:Introduce the situation
以问题“Suppose there were a huge stone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which you were going along,what would you do?Would you ignore it or move it away?Why?”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关联他们的生活经历,唤醒其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语言形式,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Activity 2:Read for Theme
以解决以上问题为目的,引导学生通过快速浏览语篇,获取、概括主要的故事要素*息:Who、When、What、Why等。然后通过“以补促学法”搭建“脚手架”—The story tells about...who...in order to...to advise the readers to...when meeting with problems and to...our community,引导学生结合语篇第一段和第四段的点题和指向*息,概括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初步感知并理解故事所承载的“面对社会问题,不要埋怨,要主动想办法解决,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主题意义和价值取向。
Activity 3:Read for Plots and Emotions
基于以上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学生再次细读语篇,梳理、概括不同人物遇到同样问题的不同情感和反应,整合细节*息,通过表格清晰呈现文章情节,建立*息间的关联(如表1所示),为下一步推断续文提供语义、语言的衔接准备。
Step 2:Infer the development Activity 4:Infer the plots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并判断原文情节、情感、主题和两个段首句的关键*息及关联点,阐述续文第一、二段的主要情节。例如,根据续文第一段段首句“Just then,the king saw a young girl coming along.”以及原文情节,可判断续文第一段主要聚焦young girl遇到石头挡道时的经历、反应和情感;再如,根据续文第二段段首句“Just then,the king stepped out from behind the tree.”联想、对比原文the king“hid behind a huge maple tree and watched”和“watched all day”的不同反应,特别是原文开头的点题“Nothing good can come to a nation whose people only complain and expect others to solve their problems.”,可以判断第一段的主要情节是“年轻女孩搬走石头(解决问题)”,第二段的主要情节是“国王赠予女孩金币、赞扬女孩”。此外,教师关联课程六要素中的语篇知识,引导学生运用语篇的宏观组织结构理论分析、验证推断的合理性,助力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Activity 5:Infer the details
为了丰富续文内容,增强续文的连贯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运用G-N策略,围绕关键*息和主要情节,通过“提问—回答问题”的方式,拓展丰富、合理的AFL细节,即人物的Action、Feeling、Language。例如,根据第一段段首句中的the young girl、第一段主要情节、原文其他村民的不同反应和情感(见表1),学生能提出以下相关问题:“Who is the girl?”“How did she feel?”“What did she do?”“What did she discover after moving the stone?”;根据第二段段首句中的just then、stepped out,第二段主要情节、原文主题,学生能提出以下相关问题:“When did the king step out?Why?”“What did they do/think/say?”“What happened to the coins finally?”在这一活动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篇的*观组织结构知识,如指代关系、句子的*息展开方式等进行读后续写,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Step 3:Improve the language
Activity 6:Imitate and improve the language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六个层次中的第四个层次:围绕主题和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这个语言实践活动是对语言所获得的关联*息进行整合性阐述、输出、表达,然后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内化语言(梅德明、王蔷2018)。王初明(2022)强调创造性模仿,试图通过回应上文、表述下文来增强协同效应,促进语言发展(廖海燕2020)。教师基于推断出的新的知识结构,关联原文伏笔和对应的语言表达,通过分析正确语言形式,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场面描写进行语言模仿(如表2所示),以期提升其表达能力,有效促学。
Step 4:Integrate writing by assessing
Activity 7:Integrate writing by assessing
学生运用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将所学的新知识结构和新语言表达迁移到解决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念。首先,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Checklist“Is the handwriting neat and beautiful without spelling mistakes?Are the plot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theme and feelings with the four connections coherent?Are the details reasonable and rich enough to make the story impressive?Are the descriptions of actions,feelings and conversations properly to create a vivid scene?”从书写、连贯、内容和语言四个维度进行自评、互评续文:书写是否工整、拼写是否正确?情节发展是否与原文主题和人物情感保持一致并且衔接连贯?细节拓展是否合理丰富?语言表达是否恰当细腻?其次,学生就自评、互评中提出的问题,修改润色语篇,努力达到续写作品与所提供语篇深度融合的效果。最后,学生对比、分析续写范文,二次调整、修改续写作品,批判性地协同续写内容和语言。
三、读后续写教学4I模式实践反思
读后续写教学4I模式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和读后续写教学设计的特点与思路,体现了“教考分离、重在促学”的理念。4I模式充分利用读后续写的互动协同效应,为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尤其是读写能力提升构建了教、学、评一体的高效课堂。4I模式围绕解读原文、推断续文、优化语言和以评促写四个环节,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语篇主题意义,深入研读语篇,促进其高阶思维发展,提高其英语学用能力。
为充分发挥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的正面引导教学功能,教师在实践读后续写教学4I模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考分离、理念共享
教考分离即“平时的教学要避免为考而教、不考不教、以考代教的倾向”(教育部2020)。理念共享指平日教学与高考命题均遵循相同的促学理念(王初明2022)。特别在高一、高二阶段,教师应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和促学理念,设计4I读后续写教学活动,实施深度教学。
(二)加强语篇研读训练
读后续写语篇以记叙文为主,可根据教学需要,拓展语篇类型,如新闻报道、整本书、电影、戏剧等。语篇研读方法可采用“拉波夫叙事模式”“基于文学批评理论的文本解读框架”和“What、How、Why三个维度”等方法,通过加强语篇研读训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语篇,把语言学习与意义探究融为一体,实现深度学习(教育部2020)。
(三)积累主题词块和结构化表达
在平时的单元教学中,注意积累主题词块和结构化表达,同时延伸课堂,重视课外群文阅读和英语整本书阅读,分类整理各种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从而为读后续写建立丰富的语料库。
(四)根据学情和语篇特点设计评价checklist
读后续写教学评价工具应符合授课学段、班级学情和语篇特点,结合高考评价体系和读后续写题型评分标准,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活动成为读后续写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20.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梅德明,王蔷.2018.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缪海燕.2020.语言协同与语言发展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5):725-726.
王初明.2022.教考分离,重在促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3):42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