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单元作业设计案例,探索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内涵、原则和实施策略,设计单元整体作业任务,逐层设计单元课时作业,并实现作业多元评价,设计旨在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引领学生深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发展其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育其核心素养。

  关键词:主题意义作业形式分层作业多元评价方式

  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强调必须“把握作业的育人功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则指出,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探究主题意义的情境与空间,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成为意义探究的主体和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设计层次递进、形式多样的作业活动。

  目前的初中英语作业多以抄写、背诵、配套练习册、练习卷为主,较难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难以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情境中问题的能力,也难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是学生建构理解知识体系和发展学科素养的过程。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作业设计强调知识的层次性、递进性、联系性,防止知识的碎片化,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对单元主题的内涵及意义形成更加明晰、全面、批判的认知,进而重构单元主题概念,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

  一、明确单元主题,丰富作业形式

  教师在确定单元主题意义后,可根据单元主题意义有意识地设计各种类型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或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例如,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周末作业为“描述一次动物园之行”,学生可以选择写作、录音讲述、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等方式,还可以选择和别人一起合作完成一段*视频录制,甚至在课堂内开展模拟表演等。

  常见的英语作业类型主要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作业等。

  关于书面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设计作业,如作文、设计方案、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和阅读感悟等;也可以设计整理类作业,如日常单元积累类作业、单元复习整理类作业、思维导图、错题集等。

  口头作业包括英语配音、英语演讲、英语对话、课本剧创演等,其中课本剧创演类作业可以让学生在文本解读、场景设计、角色扮演、舞台表演和深化体悟等环节中共同改编和创设课本剧,以进一步明确单元主题意义,在知识表演中获得英语水平的提升。

  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要倡导体验参与,教师还可以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实践类作业,如在学习节日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制作节日贺卡、复活节彩蛋、设计海报、学一首英文歌、编排节日特有的活动等,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

  二、基于单元主题,设计分层作业

  作业设计应参照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新课标要求,在“单元作业设计思路”的整体引领下,按照“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梳理每一板块的知识点和目标—编写习题—规划作业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步骤,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学情,融入多样化作业设计理念,设计拓展类和综合实践类等多样化的作业,以达成通过作业来实现学生自学、深度学习,辅助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目的。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3 Welcome to the unit的作业设计为例。

  作业情境:正值学校开放日到来之际,学校开展了“开放日邀请函设计”活动,选出最受欢迎的邀请函,以此邀请外国友人参观我们的学校,并运用所学知识介绍学校的课程和日常活动。

  A.基础题

  复习课本,根据课本内容补全对话。

  B.拓展题

  用所学英语单词设计你认为合理的班级课程表。

  C.综合实践题

  设计学校开放日的邀请函,应包含开放日时间、活动安排、集合地点等具体内容,完成之后,小组评比,选出最优邀请函。

  A类基础题旨在帮助学生回顾书本知识,依据课本内容补全对话。对话旨在对不同人称的助动词在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和肯定句中的用法等语言点串联复习。

  B类拓展题是通过让学生动脑思考制作英文课程表的方式,帮助学生对Subject主题词汇进行复习和迁移应用,需要学生考虑课程表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会不同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感受中西方课程设置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在语言学习中建立跨文化意识。

  C类综合实践题为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在设计“School Open Day Invitation”时开展头脑风暴,帮助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注意邀请函设计中的文化差异,向国际友人展现新时代中国少年的风采。

  在单元主题意义引领下,作业设计既要关注局部设计的科学性,又要关注单元整体关联的系统性。从简单的词汇到对话的语句,再到综合活动,难度循序渐进,考查学生认知过程从低到高渐次进阶,全面覆盖以语言能力为基础的学科素养。

  三、升华单元主题,多元评价方式

  主题意义需要在自主迁移的作业与评价中得到升华。单元作业设计需要体现层次性,作业评价也应从多个维度进行,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评价体系。

  一是单元整体作业要使用多元评价,让评价标准由单一走向多维。针对同一单元主题可以设计不同评价目的的作业。作业完成的过程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个性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单元作业记录档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分析,侧重记录作业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存在的问题,尤其关注学生作业情况的发展变化。例如,评价学生实践作业时,看到他们对作业所付出的心思与热情,教师应提出表扬;评价统计调查作业时,要对学生在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平时的教学中,不能简单根据作业的结果进行批改或通报,而要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这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完成一单元整体教学后,可以围绕单元主题意义检查学生作业,按单元作业设计与本单元主题的相关度和受欢迎程度、作业评价的精彩程度进行评比。抽取优秀的家庭作业和进步较大的作业展示给其他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把优秀作业张贴在教室里、教学楼走廊上这也可以促进作业设计越来越好,从而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单元整体作业要使用多元评价,评价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

  教师可以开发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帮评的多种评价模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闪光点。以下(表1)为写作作业中学生所使用的自评、互评量表。

  表1展示的是书面表达作业自评、互评内容及评价标准。学生可以根据表格内容先自行评价自己的作业,并在自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书面表达的具体要求,找出自己作业存在的问题,自行订正。同桌互评是在自评的基础上对作业内容进行二次修正。在此过程中,学生既了解了同一内容的不同写作角度,又掌握了同一要点的不同表达方式,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教师再抽查学生批改的作业。从自评、互评表中,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情,为教师的今后教学提供更客观的参考依据。
 

 
  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人数,分批进行家长网上评价,如将评价者与被评者都设置为每组6~7人,第一组学生在周日上传作品视频,由第一组家长在下周日给出评价,同时第二组学生上传作业或视频,以此类推,评价内容由教师整合后向学生公布。这种评价方式在保证新颖性、互动性的同时,也督促学生重视作业质量。

  作业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增强学习兴趣、拓宽知识视野的有效途径。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作业设计应指向单元整体教学、单元主题意义,要凸显学习的层次性、递进性和互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研读单元主题意义的基础上,设计指向核心素养、形式多样、层次递进的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主题意义,并以多元评价研判学生对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让学生在愉悦、热情中完成英语作业,促进学生进步及其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49.

  [2]高超,张光陆.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视角[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3(3):3-9.

  [3]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1-7.

  [4]姚少云.“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案例研究与实践[D].广东教育学会2022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八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2022(10):18.

  [5]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160-163.

  [6]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