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学 » 正文

  摘要:培育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快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是山东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战略科技创新力量的具体体现,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的关键抓手。文章围绕山东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的政府政策支持分析、梯次培育机制和内外部保障要素协同发展等领域进行系统性研究,提出符合山东省实际的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的总体思路和提升路径。通过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助推山东省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推动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后续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提升路径

  一、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有关专精特新企业国家支持政策现状分析


  专精特新企业的概念提出较早,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1]。根据国家推进力度,政策基本可分为总体动员、央地联动和加快推行三个阶段。
 

 
  1.总体动员阶段

  2011—2016年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总体动员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新结构的调整,我国企业发展方式从注重企业规模向创新能力转变,从“大而全”向“大而强”和“小而精”转变。这一阶段出台的主要政策如下。

  (1)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中小企业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文旅产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道路。2013年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总体思路[2]。

  (2)2016年初,工信部印发《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引领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该文件强调我国更多中小企业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3]。

  这一阶段为总体动员阶段,从专精特新概念提出到发布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意见,国家总体层面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措施逐步明确。

  2.央地联动阶段

  2017—2020年是央地联动阶段。在中央层面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方针英明决策和正确指导下,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都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此阶段各地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之路[4]。

  (1)2018年8月,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实施方案》。

  (2)2020年7月,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需要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机制,要引导我国中小企业在细分行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

  3.加快推行阶段

  2021年至今是加快推行阶段。随着市场环境的逆全球化变化,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面对严重挑战,而解决这些严重挑战的关键在于聚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大力进行补短板和扬优势。因而,我国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进入加快推行阶段[6]。

  (1)2021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对在“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中发挥作用的中小企业,及时给予资金支持[7]。

  (2)2021年2月,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在2021—2025年,中央财政将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8]。

  (3)2022年6月,工信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到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培育方案,此办法已于2022年8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

  在加快推行阶段,受国际环境影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安全被提到新的高度,国家对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政策支持力度正在迅速不断地加强。

  (二)目前山东省对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政策支持现状分析

  1.现阶段山东省已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从省级到市级相继出台有关惠企政策,鼓励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2022年度《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提出,山东省将设立50亿元再贴现专精特新专项资金引导额度,支持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办理贴现。

  2.省级层面之外,山东同时引导16市制定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专项政策,截至2021年底配套投入培育经费6.7亿元,专精特新已成为山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金字招牌,梯度评价指标、成长帮扶机制逐渐形成。

  3.现今山东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队伍愈渐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在助力山东经济发展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意味着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成为山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9]。

  二、山东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存在问题分析

  山东省中小企业竞争力普遍不强,而且山东省超大规模企业形成的不充分市场竞争限制了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同时存在山东省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和江浙沪粤等省比较,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一直是块短板,因此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是推动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目前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政策支持精准度不高

  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虽然发展潜力大,但其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弱,在企业转型、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政府政策支持,但现有支持政策仍然存在精准度不高与不足等问题,现有政策对山东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的指导力度较弱,同时各中小企业对政策认知度和知晓度更是严重不足。

  (二)数量与头部省份有差距

  与江浙沪等头部省份比较,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尚未进入第一方阵,山东省入围数量与头部省份尚有较大差距。

  (三)区域性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均衡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传统影响,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分布在西南部、中西部的数量明显落后于济南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较为突出。

  (四)产政学研合作联动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山东省中小企业产政学研合作少,各中小企业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相关支持政策的认知以及利用手段严重匮乏,各级政府、主管单位与各中小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工作联动机制有待优化完善。

  三、促进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路径

  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山东省中小企业要想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再从通信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必须在自己的领域和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发挥好政策“杠杆”作用,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需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外部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内部整合的协同体系,促进山东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小企业走专精特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山东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框架思路见图1)。
 

 
  (一)外部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要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要建立分类建库、达标升级、动态管理、跟踪服务的梯度培育机制,构建中小企业从创新型到专精特新,从专精特新到细分市场“隐形冠军”,从“隐形冠军”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再从“小巨人”企业到“独角兽”企业的梯次成长培育机制,完善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要健全“发现—引育—遴选—服务—跟踪”的全链条服务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政策支持,提高政策支持精准度。主要政策措施包括三个方面:1.优化营商发展环境;2.提升精准服务力度;3.加强政策要素保障。

  (二)企业内部整合协同

  企业内部整合重点在于研发投入决策、数字赋能建设、转变体制机制、内部资源支持。1.研发投入决策要实现精准化、快速化。中小企业在向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提升企业专业化和创新化水平,提高自己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精准化的水平。2.数字赋能建设要强化升级改造,推动企业提质增效;3.转变体制机制在于激发企业家精神,建立容错机制,发挥企业家精神在转型发展上的积极作用;4.内部资源支持,企业内部资源要向转型倾斜,为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提供大力支持[9]。

  (三)形势政策试点宣讲

  要加大对企业的培训力度,提升中小企业对于专精特新政策学习知晓度和认知度。拟选定山东省2021年度工业十强中的章丘区、兖州区、环翠区(覆盖山东省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三大经济圈),由相关部门组成宣讲团队,对当地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针对中小企业如何走专精特新之路进行形势政策宣讲,待总结成熟后在省内其他地区陆续推开宣讲活动。

  四、结语

  专精特新企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推动中小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到优发展的关键交汇点。鼓励山东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用好目前国家支持政策,以期更多中小企业进入到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之列,同时更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进入到“国家队”行列,促进山东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研究山东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可使企业能够持续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其他中小企业提供发展样板,为中小企业实现专精特新转型提供借鉴,为山东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安同良,魏婕,舒欣.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测度—基于微观创新调查的跨期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2020(3):99-122+206.

  [2]庄子银,贾红静,李汛.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23,26(5):61-71.

  [3]曾赛星,陈宏权,金治州.重大工程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及创新力提升[J].管理世界,2019,35(4):28-38.

  [4]许庆瑞,李杨,吴画斌.市场机理与非市场机理下的技术转移,哪种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J].管理工程学报,2020,34(4):196-206.

  [5]董志勇,李成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态势与路径选择[J].改革,2021(10):1-11.

  [6]李玉花,简泽.从渐进式创新到颠覆式创新:一个技术突破的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21(9):5-24.

  [7]苏屹,林周周,欧忠辉.基于突变理论的技术创新机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9,37(3):568-574.

  [8]苏敬勤,欢欢,张帅.中小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机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0,38(10):1888-1898.

  [9]Yang W,Sun L.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e upgrading of Zhanjiang’s industrial structure[J].Science,Technology&Public Policy,2020,4(2):69-75.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