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作家萧乾曾说“文字是天然含蓄的东西。"笔者更想说,文字也是生活艺术化的东西,我们的平凡生活通过抽象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透过文字窥探生活的本来面貌甚至超越生活的本来面貌;更让同样的内容、构思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水平。有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会让读者觉得苍白无力,有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会让人觉得韵味无穷。本文将从细节描写的概念和要求出发,并结合教材中经典文本实例谈谈,写作应该如何从细节出发,提升我们的记叙文写作水平
一、关于细节描写的认识
细节描写就是在写作的时候,把生活中细小的事物,如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句话等用特写镜头的形式并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将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进行细微而具体的刻画。在文学写作中,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进故事情节、深化作品主题创设环境氛围等文学表现艺术都离不开细节描写。一般地,细节描写有以下的要求。
(一)真实的呈现
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毫无疑问,作文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是真实的,那么作文也应该呈现真实性。比方说在鲁迅的《孔乙己》结尾,孔乙己最后的一次“亮相”居然是如此的悲慘:“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这个细节描写非常符合孔乙己的遭遇,而且极具逻辑性:因为双腿折了,所以盘着腿垫一个蒲包是为了避免二次受伤;用绳子系着并挂在肩上,这样就能保证身子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垫子也移动。而这一连串细节都
归功于真实的描写,虽然鲁迅描写的是孔乙己悲惨的现状,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了悲剧下的真实,而作文的真实,就是要还原文中生活中真实的情景。
(二)典型的刻画
就像议论文的论据一样,细节也需要典型,典型的细节即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和环境描写的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内容来成功的细节描写必须是为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和深化主题服的,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关于父亲过马路的细节描写:“我看见他载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生活中可以表现父爱的细节、行为很多但作者单将这个过铁道买橘子的细节写得让人看到了一个父亲爱子的淳朴、发自内心的真挚,让人看后感动万分。
(三)独特的体现细节不单单要真实,还要独特。
何谓独特的细节呢?所谓独特是指别具一格的细节。比方说写父母的爱:要么就写自己生病了父母细心照顾;要么就写准备上学了,父母早起为自己做早餐;要么就接写自己放学,父母早早等待在学校门口……并不是说不能写这些细节,而是这些细节大家都不耳熟能详,写的'时候就显得千篇一律而没有个性。同样写母爱,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就读出了唯一不二了,“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句中的“密密缝”三字,虽然描写的是母亲的普通动作细节,却让人联想起这样的一个画面:黑夜,在昏黄的油灯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正在专注地穿针引线,而缝制好的成品是那么紧密、结实和暖和,母亲对儿子的那份思念、祝福、期盼等都融进了这一针一线中。于是独特的场景和描写让人浮想联翩,感动万分。为了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在实际写作训练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细致观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一定要有充足的素材,在充足素材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调动自己的思维去将脑海中的情景描写细致。除了做好日常写作训练的事宜之外,我们还要掌握细节描写的技法,让我们记叙文写作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细节描写的技法
关于细节,其实可以从人物细节和环境细节两个方面入手,这也是记叙文中的两个重要元素。下文将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广大学子有一点写作上的启示。
(一)生动传神,刻划人物形象
一般地,“人物描写分外貌描写、内描写、神情念态描写来体现”。比方说在《台阶》中有这样一段动作描写——“他的一天方法往往透过动作描写,或外或很轻松地装束台级到三层台级,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咯了一略,他停顿了一下,才提起脚……”句子中的“跨上”、“抬得很高”、“停顿’都是父亲细化的动作描写,作者故意延长了父亲排水土台阶的过程,体现老父亲对台阶的珍视。作者还运用了联想,如:“仿佛是在跨一道门褴”意境更加深厚外貌描写是最能让人从第一印象中看到人物个性特征的重要手法,代入感极强,如杨绛的《老王》中关于老王的描写映世个性极强—“他面如死灰,两只眼都肿这上一层朦胧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让人看到了善良的老王濒死前的消度,让人颇发怜惜之情,更感叹下层小人物的无奈和悲哀。
关于细节,其实可以从人物细节和环境细节两个方面入手,这也还有就是神态描写,神态是一个人面对偶发事情时候的反应,这种反应具有即时性,更能反映人物的内在心理。
比方说在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中就有这样的描写,当父亲看到卖牡蛎的人像于勒时一“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当肯定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时——“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两个神色的细微变化显示出他内心的惊慌失措,一个“拜金男”的形象跃然纸上。所以,观察生活中一个人在对待某件事的态度、反应,将其记录下来,写作的时候能让我们作文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刻和鲜明。
(二)精心描绘,呈现临景画面
环境描写是记叙文当中的重要元素,但是文学中的环境不是视觉性的画面,也不是听觉性的场景,而是单调的语言文字,这就需要我们用文字展现细节,妙笔巧生花。例如,描画大海,有的同学就说它一望无垠、辽阔无边,这是对它规模大的形容。至于大海是怎样的呢,却没有具体描写。而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他谈及大海“平静得好像绿色的大理石桌面”,这里作者巧用比喻,将大海的外形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更具有临景性。
对于生活中一些神秘的、让人惊慌失措的外在环境也更能牵动起人内心的涟漪,比方说在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中那段对“暴风雨”的刻画——“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干万支芦苇被风捌断的咔嚓声”,这段细节的暴风雨刻画让人触目惊心,不禁反思——当真正的暴风雨来临的时候,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如果我们能够站在一个同龄人的角度去看这场暴风雨,那就显得更加心惊胆战,更贴合主人公杜小康的恐慌心理,更被他直面困难的勇气所折服。因此,如果能对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多一些细节化的刻画,作文会更有水平。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细节描写对文章主题思想的凸显、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俗话说得好:“于细微处见精神。“对人物、事物、环境进行细致的描写,往往能够达到非同一般的效果。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过:“细节是生动的,像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气。“因此,我们在实际的写作中,不能忽视细节描写的力量,如果缺乏具体生动的细节,写出来的作文就会平淡乏味缺少表现力;而如果有了真实、典型、独特以及形象的细节,就会有鲜明的亮点,让我们的作文因细节而更加精彩。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