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阐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与意义。以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Section A 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的区级阅读公开课为例,探究如何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深入开展语篇研读,科学确定教学目标,并设计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初中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引言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有效发展语言能力、培养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诸多误区与不足,如对语篇的研读浅表化,缺乏对主题意义的探究;重语言知识的记忆,忽视其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与实践;活动的思维层次偏低等。这些问题显然制约了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了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并对如何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出了更全面、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与意义
《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教育部2022)因为语言是通过语言交流和语言使用而习得的,所以语言的学习必须是体验和实践的过程,即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生只有参与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各类循环递进的学习活动,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程度,才能真正实现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可见,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实施英语教学,不仅是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还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是确保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重要途径,而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值得英语教师思考的关键问题。教师要深度解读文本,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的学习,再到超越语篇的学习,从而确保他们学习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下面,以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Section A 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的区级阅读公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
(一)深入开展语篇研读
语篇研读是开展有效教学设计的起点。为了更好地围绕主题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在研读阅读语篇时重点回答What、Why、How三个基本问题。教师从语篇主题、语篇内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方面,对语篇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作了如下分析:
1.解读语篇主题和内容(What)
语篇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涉及“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讲述了一个性格腼腆的女孩实现自我完善,成为歌星的故事。肯蒂(Candy)通过在班级同学面前演唱歌曲到为全校师生演唱,再到在众人面前演唱,逐步克服害羞心理,最终蜕变成一个自信闪光的女孩。成名后,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好的一面,如她现在可以旅行并随时结识新朋友;也有不好的一面,如她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失去了随意与朋友外出的自由。最后,肯蒂给想要成功的年轻人一些建议,激励他们为了梦想永不放弃。
2.解读作者意图(Why)
作者通过讲述害羞女孩不断克服困难、永不放弃,靠着才华和努力成长为明星的故事,向青少年传递关注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性,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语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大多数青少年有崇拜明星或想要成名的心理,因此语篇对明星生活和如何成功的描写,对读者具有教育意义。
3.解读文体特征、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How)
该语篇属于人物专访,是叙事性文体。语篇第一段介绍了人物背景,主要讲述了肯蒂的成长经历,使用used to、took up singing、as she got better、dared to、isn’t...anymore等语言结构阐述了其性格变化过程,从侧面反映了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克服重重困难前进的过程;第二段介绍了肯蒂成名之后的生活变化,使用...didn’tuse to、but now...、however等结构描述了肯蒂从默默无闻到备受关注,从自由自在到注重言行举止、没有私人时间,例证成名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最后一段概述了主人公给读者带来的有关成功的建议。作为人物访谈类文章,该语篇文体特征明显,如使用了口语类表达tons of、make it to the top;结构清晰,倘若学生建立起这类文段的结构意识,将对他们的写作谋篇有积极的帮助。
(二)学情分析
1.自然情况
教学对象是所在区一所学校的九年级学生,属于借班上课。该校实施分层教学,班级学生为A层,整体英语水平属于中上水平。学生虽然对个人的成长变化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对名人如何实现人生的蜕变、完善自我这一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这就构成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和动机。
2.已有基础
本堂课为该单元的第三课时,学生通过前两个课时的学习已经对“我们所发生的变化”这一主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使用used to语言结构从外貌、性格上进行今昔对比。
3.存在不足
学生在阅读课上习惯直接在文中检索信息,缺乏深度思考文本和探究文本主题意义的意识。
4.解决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资源,创设真实、丰富的情境,并通过问题链促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帮助他们提取和整合信息,借助思维导图让零散的信息建立关联。
(三)确定教学目标
在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使用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三个层面活动类型的语言来描述,反映学生对语篇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王蔷2022)。基于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教师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学习,学生能够:
1.能够根据视频、插图、标题预测语篇主题及内容;运用速读策略,获取语篇的结构及段落主题。
2.能够获取肯蒂的背景信息,梳理、概括肯蒂如何逐步克服害羞心理,实现自我改善与提升,并运用结构化知识描述自身的相似经历。
3.能够分析、判断肯蒂对成名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的感受和看法。
4.能够从个人角度出发,批判与评价肯蒂提出的建议;
5.能够模拟采访名叫杰(Jay)的流行歌手及其亲友,完成记者问答,阐述该演员从害羞男孩到流行歌手的蜕变。
(四)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本堂课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将主题意义探究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即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及迁移创新类活动,围绕主题意义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利用形成和内化的结构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进一步转化为素养(张秋会、王蔷、蒋京丽2019)。
1.基于语篇,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由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学习的学习活动构成。本堂课设计了以下三个学习理解类活动:
(1)感知与注意。
在导入环节,教师围绕主题创设情境主线,呈现Young World杂志社记者的图片,陈述采访任务“For this month’s cover story,I have to interview three pop stars and record their changes and growth”。接着,教师播放该记者的第一个采访视频,并要求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问题链:“What did the girl use to be like?What is she like now?How did she change herself?”视频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一位名叫考特尼·哈德温(Courtney Hadwin)的女孩克服害羞心理在舞台上自信唱歌的蜕变,提出的三个问题不仅帮助他们铺垫了语言,还聚焦了本堂课语篇的主题。
之后,教师呈现阅读语篇和Young World记者的图片,告知学生该记者根据第二位采访对象肯蒂的故事,写下了一篇名为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的采访报道。在阅读语篇前,教师设置以下问题:“What is the girl doing?What is she like?What can you get from the title?What might this article mainly talk about?”引导学生关注插图和标题,预测语篇内容和主题,形成学习期待和阅读兴趣。
(2)获取与梳理。
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下,学生整体阅读语篇,了解大致框架,并完成段落大意的匹配任务。在完成此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追问学生获取段落大意的方法,引导他们关注段落首句提取主要信息,讲授阅读策略。
(3)概括与整合。
在学生整体阅读后,教师采取分段阅读方式,并利用问题链和鱼骨图呈现问题的答案,带领他们对每个段落进行细节性理解,使其逐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活动中。
在细读第一段后,学生需回答问题链:“What did Candy use to be like?What is she like now?How did she change herself?Did Candy succeed overnight?How do you know?”此问题链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以鱼骨图(见图1)的形式有逻辑关联地整合并呈现学生的答案,不仅帮助他们关注了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还深度解读了文本。通过此图,学生初步探究文章主题,领悟“肯蒂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一步步努力实现的”这一道理。
针对第二段的细节处理,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合理使用...used to.../didn’t use to...,but now...等语言结构概括、整合肯蒂成名前、后生活的变化,并以鱼骨图(见图2)形式进行直观对比,从而有效地促使其思辨成名的利弊,为之后深入语篇的活动进行了进一步铺垫。
读完第三段后,教师提问:“Does Candy think everyone can become successful?How do you know?”在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追问:“Why does Candy think only a few people can succeed?”引导他们梳理、概括肯蒂给出的成功者必备的品质,并理解成功的不易。
2.深入语篇,开展应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由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构成。本堂课设计以下应用实践类活动:
(1)描述与阐述。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借助上页图1的语言框架,运用所学语言描述肯蒂的蜕变经历,巩固结构化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分析与判断。
在对第二段中肯蒂生活的前后变化进行概括、整合后,教师提问:“Candy isn’t shy anymore and has become a pop star.Does this mean she is living a perfect life?”,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与判断,梳理肯蒂成名后生活的利与弊(见图3),从而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
(3)内化与运用。
在学生运用第一段的结构化知识描述肯蒂的蜕变经历后,教师提问:“Do you have a similar experience of becoming a better self?Share yourstory with us by using the following structure.”让他们与文本建立链接。通过使用图4的框架,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英语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正视自己的变化,进一步探究了语篇的主题。
3.超越语篇,开展迁移创新类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由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构成。基于执教班级的学情,本堂课设计了三个迁移创新层次的活动:
(1)推理与论证。
学生了解了肯蒂成名后生活的变化,对明星生活有了进一步认识。教师提问:“Candy’s life has changed a lot.Which kind of life do you think she prefers?Why do you think so?”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激发他们针对主人公的态度和行为选择开展推理与论证活动,引导其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批判与评价。
对于肯蒂成名后给出的人生建议,学生阅读完第三段后,不应只是被动地接收,而应对这些建议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判,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生回答完前两个梳理、概括建议的问题后,教师追问:“Which advi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you?Why?”使其摆脱阅读“局外人”的身份,拉近与肯蒂之间的距离,对其提出的建议进行分析、判断,培养其思辨能力。
(3)想象与创造。
教师承接Young World杂志社记者为这一期的“蜕变与成长”主题,采访三位明星,记录他们成长故事的情境,创设以下采访任务:假设你是Young World的记者,今天你将采访本期封面故事的第三位名叫杰的流行歌手,以及他的妈妈和好友,报道他从害羞男孩到流行歌手的蜕变。学生在小组内确定角色(记者、杰、杰的妈妈及好友),提出或者回答各种问题。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课堂所学语言,交流了思想,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
结语
英语学习活动观针对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在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问题链和活动链。有效的问题链具有连续性、逻辑性、层次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将英语学习活动观与问题链设计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教师解决目前阅读教学浅表化、碎片化及思维层次偏低的弊端,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边学边用、边用边思、边思边创,而且凸显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目标。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49-50.
王蔷.2022.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英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4-55.
张秋会,王蔷,蒋京丽.2019.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1-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