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阐述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和问题导航式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内涵和核心原则。以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2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 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的文本Welcome,Xie Lei!Business student building bridges为例,分析基于主题意义、以问题为导航的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模式,旨在探讨如何围绕主题,以问题为驱动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思维品质,进一步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主题意义;问题导航;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学生主体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语言学习最核心的内容(教育部2020)。这项活动不仅影响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程度,思维水平的发展情况,还影响其学习的基本成效。

  然而,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一些短板和痛点:阅读课堂模式固化,机械地分为读前、读中、读后或快读、细读、复述等环节;由于教师对教材研读不够透彻,各教学环节缺乏主题意义、语境创设和连贯性,存在简单拼凑和机械训练等现象;课堂提问缺乏层次和深度,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课堂活动忽视了“以生为本”,教师干预和控制多,给学生留白空间少。

  要想使核心素养培养全面落地,就要变革和优化教学方式,由“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断转化。“问题化学习”扮演桥梁、纽带的关键角色(尹后庆2017)。有效的课堂提问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至关重要。下面,结合一堂英语阅读课,深度探究基于主题意义及以问题为导航的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基本要义及实践策略。

  一、基于主题意义的问题导航式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内涵

  (一)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深度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最关键的任务是借助深度阅读探究单元主题教学的核心要义。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一定要以主题内容为导向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规划(程晓堂2018)。探究主题意义,首先要做到对阅读教学核心内容的理解,其次要对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可以说,深度学习最关键的方式和路径要依赖探究主题意义的教学活动(张琳琳2019)。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作为主要的线索和核心的导向,内容、活动围绕单元主题有机结合、层层开展、逐级上升;教师创设真实的主题语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度阅读文本,使其不仅清晰地理解篇章架构,还对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蕴含的文化价值有一定的理解。

  (二)问题导航式英语深度阅读教学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在问题导航式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既是教育者、引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伙人,课堂变得更民主、更开放,留给他们的生成空间更大。在问题导航式英语深度阅读课中,有效的设问需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针对性

  针对性要求设计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单元语篇话题,让教学重点和难点更明确。教师要深度研读阅读文本,把握语篇主题和篇章结构,领悟作者的情感态度,设计问题时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2.层次性和恰当性

  布鲁姆(Bloom)提出认知目标分类法,梁美珍、黄海丽、於晨等(2013)在研究活动中将问题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为展示型问题,第二种为参阅型问题,第三种为评估型问题。三类问题的思维层次基本与布鲁姆的认知层次相对应,展示型问题主要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及实际能力的考量,而参阅型问题则是对他们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量,评估型问题考查其更高级的综合和评价能力,遵循由低阶向高阶发展的思维过程。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围绕文本主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层设计问题。问题的恰当性要求以上三种类型问题的规划设计一定要科学、合理,进行最优化的序列组合:位于根基部位的是展示型问题,位于中间部位的是参阅型问题,位于顶端部位的是评估型问题(梁美珍2011)。

  3.整体性和开放性

  问题的整体性要求各个层次问题之间要存在衔接和连贯,保证各个教学环节层层推进、顺畅连贯。因此,教师要深度挖掘文本,提炼话题、内容和意义高度关联的三类问题,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推进课堂教学。问题的开放性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以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夯实基础。

  二、基于主题意义的问题导航式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从原本碎片化的机械式记忆活动中解放出来,学会应用语言知识和融会贯通,提升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这才是英语教学最终的发展趋向。”(梅德明2019)。进行基于主题意义的问题导航式英语深度阅读活动,需要将语篇主题要义的探寻及课堂问题的解决作为核心线索。其中,问题解决是驱动力,也是教学活动的载体;主题意义探究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此,教师要深度研读教材,提炼语篇主题,重组教学内容,有效设计问题链,创设真实的语篇语境,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深度研读教材,提炼语篇主题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等三大语境。其中,主题群包含10个,子主题包含32个(教育部2020)。教师在备课阶段要深度研读教材和语篇,以《课程标准》中的三大主题语境为指导思想,结合单元标题提炼语篇主题,以语篇主题意义探究为切入点,以主题化的问题为载体和导航,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机协调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2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的单元主题是“文化沟通与交流”,旨在培养学生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肩负文化传播和沟通的使命。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的文本Welcome,Xie Lei!Business student building bridges的主题是“交换学生谢蕾(Xie Lei)的留学经历”,了解留学生在经历文化冲击过程中发生的情感变化和个人成长。从文体分析,该阅读语篇是一篇刊登在大学校报上的文章,属于新闻报道。此类文章标题一般概括全文的中心问题,该文章标题中的Business student building bridges点出了文章的主题内涵,即文章旨在挖掘留学生在文化沟通和交流中的角色和作用。此外,文章的末段是新闻文体典型的表达。时间顺序和谢蕾的情感变化构成了文章发展的两条线索。结合上面的文本分析,在本堂阅读课中,教师应将引导学生意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肩负文化传播使命的重要性作为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落脚点。

  (二)结合阅读文本内涵,提供有效信息

  基于对学习者的内心诉求分析,当心理机能从原本的认知走向意义获取后,深度学习才拥有了实现的契机(安富海2014)。在讲授Welcome,Xie Lei!Business student building bridges前,教师先提供基于本单元主题的拓展阅读文本My experiences as an exchange student in China和What is culture shock?,进行背景知识铺垫,扫除生词障碍,开阔学生视野,启迪他们思考。两篇文本阅读渗透了本单元的主题词汇,如exchange program、concern、frustrating、outgoing、adventurous、encountered、language skills、participate in、immerse、recall、dormitory、firm、adapt to、feel at home、get involved in、culture shock、motivate等。

  (三)生成问题,为主题探究创设环境

  问题和情境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尹后庆2017)。在具体的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可以结合主题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关主题情境。问题设计应根据问题的类型,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回扣主题,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在Welcome,Xie Lei!Business student building bridges话题引入阶段,教师通过留学生采访视频创设主题情境,并提问:“What challenges do you think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might face?”快速引起学生对话题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教学作铺垫。

  (四)以问题为导航,分解问题,重组教学内容和活动

  依托文本主题、文章体裁、文章编排顺序,设计多维度、多层次的问题链,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以问题为导航,教师重组教材素材和活动,必要时删减或补充,避免问题的单一堆砌和“满堂问”。文章Welcome,Xie Lei!Business student building bridges是一篇新闻报道,教师通过问题“Where do you think the article is from?What do you think the passage is about?”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标题中的Business student building bridges和末段“We follow Xie Lei’s progress in later editions,but for now,we wish her all the best”,帮助他们学会通过文章的体裁特点判断文章的出处,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基于文本主题,教师以问题“How is the text organized?”引导学生通过关注出现在文章中表达时间和情感变化的词汇,找出组织文章的两条线索:时间轴和感情线(见表1)。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谢蕾在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教师设计了表格(见表2)填空任务,帮助他们深入阅读,使其体验谢蕾在经历不同文化冲击时所发生的情感变化和个人成长。
 

 
  (五)小组合作交流,紧扣问题解决

  问题教学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问题为导航,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进行反思、迁移、创新并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须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时间和空间。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Q1:How has Xie Lei helped to build brid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

  Q2:What do you think of Xie Lei?What qualities of her make her a good cultural messenger?

  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进一步挖掘文章的深层信息,理解文章的主题意义,了解谢蕾在异国他乡经历文化冲击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个人成长,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肩负起文化传播和沟通的使命。

  (六)重视输出形式的多样性,深化主题意义

  在问题驱动下,学生已经进行了多次不同目的和层次的阅读。因为学生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主题有了充分的理解,同时对文本的结构、体裁和内容有了深刻的反思和交流,所以为进一步升华主题,教师通过讨论、辩论、访谈或写作等形式引导他们输出,促成问题解决和主题意义探究的深化。

  在本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访谈活动。每个小组均由2个学生组成,1个学生扮演谢蕾,另外1个学生扮演记者,围绕谢蕾在国外学习和生活所遇到的挑战、感受和成长进行采访。

  Sample interview:

  R=Reporter X=Xie Lei

  R:Hello,Xie Lei.Thank you for accepting my interview.

  X:It’s my honor.

  R:May I know the biggest challenge for you at the beginning?

  X:Well,I think it was understanding professor’s words at class.

  R:Then how did you overcome this difficulty?

  X:I usually turned to my classmates for help.They are all friendly and would explain the professor’s words tome patiently.

  R:Oh,what a relief!

  X:Indeed.I’m really grateful for their help.

  R:Finally,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your sparetime?

  X:I like visiting the museums for there’s so much to learn.

  R:Thanks for your time.X:You’re welcome.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有更多的理解,并且可以将这些知识真正应用到语境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张献臣2019)。输出任务回扣语篇主题,实现了语言输出和问题解决,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意义。

  结语

  《课程标准》是基于主题意义的问题导航式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活动最关键的指导思想。问题的解决是核心的驱动力,同时要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通过创设真实语境,激发学生深度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把握文字背后所隐含的内容和要义。通过多元化的输出方式让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够彻底改变传统机械记忆为任务导向的学习短板,有效消除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分解式训练带来的不良影响。

  引用文献

  安富海.2014.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1):57-62.

  程晓堂.2018.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0):1-7.

  教育部.2020.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梁美珍.2011.高中英语文本处理阶段的问题类型与设计方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4):1-6.

  梁美珍,黄海丽,於晨,等.2013.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梅德明.2019.绘制新时代基础外语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蓝图[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4):1-7.

  尹后庆.2017.核心素养要落地,学习方式必须变[C]//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0-55.

  张琳琳.2019.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8):37-42.

  张献臣.2019.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痛点分析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6):1-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