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画像石作为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以丰富的图像、符号以及象征性、隐喻性内容,传达了汉族文化的本原性。将汉画像石艺术作为主题融入儿童画创作中,不仅对儿童画的创作有一定帮助,还能突出儿童画的地方特色和地域特色,提高儿童画的创作效果。
一、陕北汉画像石艺术与儿童画创作的关联
汉画像石是中国传统美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浪漫的色彩、优美动人的乐舞形态以及千变万化的神话元素,成为构建汉文化艺术的核心要素。汉画像石在构图上注重严谨的布局,强调整体效果,不注重细节,其粗犷和夸张的动态呈现给人一种强烈的形式美和传神之感,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陕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汉画像石出土地,汉画像石的出土数量庞大,地域特色鲜明。陕北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形象生动、质朴自然,不仅具有强烈的形式美和装饰意味,还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创造出了一个神秘而又丰富的世界,这与儿童原始的绘画冲动完全一致。儿童画通过用绘画来引导儿童认识世界、认识生活。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儿童画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在这个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互相交融、互相促进,促使优秀的儿童画作品产生。儿童可以从陕北汉画像石中感受到文化的趣味,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汉代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仰,从而创造出一些独特而又内涵丰富的绘画作品。
二、陕北汉画像石艺术特征在儿童画中的表现
陕北汉画像石艺术风格简洁、拙朴、天真,叙事性很强,契合儿童画诉求。如果能将陕北汉画像石艺术特征合理地应用到儿童画的创作之中,可以丰富儿童画的表现形式,突出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陕北汉画像石中有四个艺术特征适合应用于儿童画之中:
(一)夸张拙朴的造型手法
汉画像石艺术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就是古朴、夸张、线条生动,不做细节描绘,也不追求写实,而是追求整体和意境美。其中,陕北汉画像石的整体造型设计简洁、天然、质朴,删除一切形式的细节,呈现出一种浑厚、朴实的美感。陕北汉画像石所用的是坚硬的、多层的水成岩,在雕琢的时候,会有一层一层的剥离,因此,人物形象多为平面而且轮廓简洁。在雕刻完成之后,就会用墨线勾勒出来,涂上颜料,呈现出一种类似剪纸的艺术风格。陕北汉画像石的画面是以点、线、面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它们会以各种方式组合排列,出现在整个画面的四周和空白处,既能将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又极具装饰感,增添了层次感与空间感。
儿童对事物的认知通常比较平面和笼统,他们创作的画作常常呈现出线条粗犷、造型夸张的特点。儿童绘画的特点之一就是用笔“稚拙”,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儿童刚开始接触绘画,对画笔的运用以及线条形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正是这种“稚拙”的特点才能展示出儿童的天真和淳朴。儿童的表达需求与汉画像石的高度简洁的造型相契合。儿童通过学*汉画像石艺术的夸张、朴实的造型手法,有助于创作出形象简洁、视觉冲击力强的画作。
(二)自由饱满的构图方式
陕北汉画像石艺术注重造型的完整和视觉上的充实。创作者利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移动自己的观察点,将不同观察点上看到的事物统一组织在一个画面上。陕北汉画像石艺术最显著的特征是在画面上没有明确的前景和后景的区别,重要的事物一般都比较大,而小的事物则会填满它们之间,使得画面中很少有较大的空隙,总体上看起来非常丰富、饱满、平衡。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建筑都没有重叠,整体保持着画面的完整。
儿童的绘画作品也常常呈现出一种无遮挡的透视的关系,他们能够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陕北汉画像石为儿童创作提供了更好的参照,使儿童可以根据需要直接表现、直抒情感,这个表达的过程和儿童的视觉感知特征是一致的。儿童绘画中的透视方式和完整的形象不但让画面变得灵活而不僵硬,而且也让儿童的想象力得到了释放,让他们能够创造出新奇的、富有创造性的图像。
(三)丰富多样的题材表现
陕北汉画像石的主题非常宽泛,除了神话传说和历史传说以外,还有一些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图。这些场景图包括人、兽和神灵,每一幅雕刻在石头上的图像都包含着汉代经济、社会、民俗、文化以及社会众生相的主题和故事,展现了人、物、事的全貌。陕北汉画像石的表现方法通常是以情节串联的方式展开。这种多重情节的连续表达形式,又被称为连环画。连环画是以多幅图来表现一个故事,多幅图之间是相互关联、互相衔接、层层推进的,是用多张图片来表达同一个故事。例如,绥德四十里铺镇出土了一尊汉画像石,上面刻有“二桃三杀”的全图。画面上的人比较多,场景也比较热闹。画面中有三位勇士、送桃使者以及侍从六人,大多为坐姿。根据典故的描述可以分析出,坐在桃子容器两侧伸手取桃的为二勇士,左边是一个侍从,另一个拿着长剑、身体向前倾斜,面对桃子的是第三位勇士。画面整体装饰感强,构图严谨,层次分明,衔接流畅。
汉画像石中有丰富的题材可供挖掘,将这些题材有机地融入儿童画创作中,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这一点对于创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儿童画中,我们可以选取故事中的若干关键情节作为创作素材。例如,将一个简单而又充满童趣的场景描绘出来,并通过儿童自己的想象去创造出更加精彩的画面效果;也可以通过多幅画面的表现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让他们学会用画面讲述故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有肌理感的拓印形式
陕北汉画像石的雕工非常复杂,不同的雕刻技巧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如今大部分汉画像石都是以拓片为主,这是因为他们的数量很少,体积重且大,大部分都存放在博物馆里。拓本也能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汉画像的肌理和金石之气。拓本上的斑驳,不仅记录了时间的变迁,还记录了石头的特性,甚至可见匠人们雕刻技术的最初痕迹。
拓印是指通过将石碑或其他具有纹理的物体放置在纸上,然后用铅笔或其他柔软的工具轻轻揉擦,使纹理被传递到纸上形成图案。儿童拓印画是儿童美术的组成部分,它集绘画、手工、制作于一体,使儿童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如吹塑纸、橡皮印章、海绵纸等,并使用水彩、颜料、油画棒等工具来进行拓印创作,从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图案和纹理效果。拓印实际上是一个奇妙的转换过程,通过独特的方式呈现拓印肌理。儿童使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实现刻、画、印等操作过程,可以获得丰富有趣的审美经验,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三、陕北汉画像石艺术在儿童画创作中的应用
将陕北汉画像石艺术融入儿童画创作可以使儿童在艺术创作中与传统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这样的融合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能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创作空间,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一)选取主题,启发儿童
陕北汉画像石以简洁自然的方式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景象和人物形象。陕北汉画像石的主题多种多样,包括生活、神话、珍禽瑞兽等。其中许多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如农耕打猎、乐舞杂技、车马行进等,生动地展现了汉代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纪实性。这些写实的陕北汉画像石艺术作品能让儿童对汉代人民的风俗*惯和汉代的时代特征有更加立体的认识。陕北汉画像石可以让儿童了解汉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感受到他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性。
在儿童画创作中,我们可以选取陕北汉画像石中源于生活的题材,与儿童熟悉的生活主题相契合。例如,我们可以选取耕作劳动这一主题,让儿童通过绘画表现农民耕田的场景。如一个人驱赶着牛犁地的画面中,人手拿着鞭子驱赶着牛,手扶着犁地,整个造型随意而又自然。这种简单而生动的造型可以引发儿童对农耕生活的好奇和兴趣。
另外,陕北汉画像石在塑造造型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剪影式的造型形式,线条粗犷。与细节丰富的绘画相比,简洁、概括的外轮廓线更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模仿。儿童可以通过观察陕北汉画像石作品,学*如何运用简洁的线条表现人物和物体的形态,以及如何用线条描绘原型。
此外,陕北汉画像石注重文化与艺术的结合。在儿童画创作中,我们可以引导儿童了解陕北汉画像石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例如,在描绘牛耕图的场景中,我们可以加入一些陕北地区特有的文化元素,如传统农具、民俗服饰等,让儿童在创作中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提取元素,再创作
在选取不同于生活场景的题材时,儿童需要创造新的形象。我们可以引导儿童从原型素材中提炼出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要素,采用各种方法,如夸张、变形、融合等,创造出新的形象。在陕北汉画像石的神话与珍禽瑞兽题材中,最常见的图像内容是辅首衔环,其图像源自中国传统神兽饕餮。饕餮因外形狰狞,常被人当作辅首衔环挂在门前,以求驱邪避凶。实际上,陕北汉画像石的辅首往往综合了许多动物的造型,并进行夸张变形。一些辅首衔环的形象既像牛又像虎,十分独特。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儿童对已了解的动物形象进行拓展和联想,通过绘制辅首衔环的形象,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我们可以引导儿童尝试将不同动物的特征进行结合,创造出独特有趣的形象。例如,我们可以让儿童将牛的角、虎的爪和狮子的鬃毛等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新奇有趣的形象,或将不同的动物特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能够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综合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事物,形成全面的认知。
陕北汉画像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构图通常不会出现空白的部分。创作者运用填充和补白的技巧,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完整而充实的效果。陕北汉画像石艺术常见的装饰元素包括直线纹、斜线纹、三角纹、水波纹、云纹、菱形纹等。图案以多种方法进行组合、布置,遍布于画面四周及空白区域。当儿童绘制出主体形象后,我们可以引导儿童以不同的模式组合这些装饰图案,并将它们展现在整个画面的周围或空白的部分,使画面更平衡和美观。
(三)拓印制作的艺术转化
当儿童作品的想象构思完成后,我们需要采用拓印的方式呈现类似陕北汉画像石拓片的效果。通过拓印制作,儿童可以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将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转化为具体的作品。对拓印技法的学*不仅能让儿童学会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在制作拓印过程中,儿童需要仔细观察原始作品的细节和纹理,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这种实际操作的过程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陕北汉画像石作为中国传统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艺术风格。它作为汉代社会发展的直观记录,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情感、思想和审美理念。陕北汉画像石艺术无论是在审美感受上的感性认知,还是在审美体验上的理性实践,都对后人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影响。因此,陕北汉画像石艺术已逐渐成为传统文化代表之一。我们将陕北汉画像石艺术的表现形式应用在儿童画创作中,可以使儿童画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性。这种创作方式不仅能丰富儿童的艺术体验,还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结合陕北汉画像石的创作方式,儿童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推动陕北汉画像石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事业作出贡献。总之,将陕北汉画像石融入儿童画创作,可以达到教育和艺术双重目标,丰富儿童的艺术体验和文化认知。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