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是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提升他们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解读文本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以引导他们挖掘文本意义,探究文本结构,领悟语言情感,提升思维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教师只有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阅读理解英语文章,促进全面发展。
1.设置适宜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的选编对于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在选材上进行一定的调整,更加注重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阅读能力的文本材料。同时,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更加逼真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从而更好地掌握文本内容,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9A“Unit 3 Teenage prob-lems”教学为例,阅读文本描述的是两个初中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以及期求获得建议的心理。这样的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很贴近,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同样也有各种各样的麻烦、困惑与不解。因此在学生阅读前,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个事先做好的视频,视频里呈现的是学生真实的生活状态下的各种问题。视频中,学生能看到有关自己的画面,能看到自己曾经的问题。教师通过展示视频等方式,与学生一起构建一个具体的场景,引导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阅读材料所涉及的背景和主题。这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进而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其次,教师结合视频提出一些问题:“What are some common challenges faced by teenagers today?What can parents and teachers do to help teenagers cope with these challenges?What role does social media play in today’s teenagers’lives?How do they affect their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health?How do teenagers make good decisions and avoid peer pressure?What healthy ways do teenagers express themselves and han-dle their emotions?”
教师让学生根据切身的体验来回答,这能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进而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当然这样的方式也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接受文章主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由,能帮助学生探究文本的主题,理解文本的精髓。对交涉而言,要能根据学生的回应,进一步指导他们掌握阅读技能,以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
2.强调角色之间的转化,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要引导学生从人物身上汲取正能量,要能将自己的经验和情感与人物的思想与情感进行比较,在理解文本的主旨的同时,也对人物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能站在文本人物的视角去体会、分析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显然这样的思考也能帮助学生深化对文章的主题的理解。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要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这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素养。
在课外阅读“Robinson Crusoe”的教学中,教师可围绕“Yes.But you must come with me.Kill me if you want,but don’t send me away from you!”这一句话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可先是用图片、视频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故事情节,这能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也激发他们对故事内容的兴趣。接着,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推测来预测后半部分的发展,这能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也能让学生精准地理解文本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再接着,并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作一次全文阅读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这些问题为:What kind of character traits does Robinson have?If you were Robinson,what would you do?What does this sentence symbolize?”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文本。另外,学生在阅读文本的相关片段和情节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讨主角的选择和态度。最后,学生可根据个人理解和思考表达自己的感悟,并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等方式进一步走进人物。
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角色之间的转化,这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内化语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为了强调角色之间的转化,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自己会如何处理类似情景,将自己置入当事人的角度从而发挥想象力,为角色提供不同的决策选择。
3.鼓励小组合作交流,深入探讨文本内容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开展文本解读类活动,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成为文本解读的主人。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激发更多人的潜力,鼓励他们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感知作者的表达,理解人物的情感。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针对同一个文本的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共同阅读、交流并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彼此之间的切磋,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9 A“Unit 8 Detective stories”教学为例,本阅读讲述的主要内容为:一个青年被杀害了,当地的侦探开展一系列破案行动。学生对“凶手是谁”很感兴趣,但文本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教师可据此给学生创设很多合作的空间,让他们讨论更多的可能发生的情境。教师常设的合作情境为“Hold a press confer-ence”,教师给出开头的对话:
S1:Have you arrested the murderer?Detective:No,we are still working on it.
S2:Where was the body of the victim found?Detec-tive:The body was found in West Town.
小组学生可发挥集体的智慧,不断地思考,以给出更多轮的对话内容。以下是一个小组的对话内容:
S3:What was the cause of death?
Detective:The cause of death is still under investi-gation.
S4:Do you have any suspects?
Detective:Yes,we have several persons of interest that we are looking into.
S5:Was there a murder weapon found?
Detective:We have found the knife at the scene,but we are following up on more leads that might give us some new information.
S6:Is there anything that the public can do to help with the investigation?
小组合作交流是加强初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讨论、交流和展示,更好地理解、分析和掌握文本内容的意义、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等。因此教师可多创设一些合作讨论的活动,以让学生共同探讨和理解文本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思维,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
4.深化分析文本主旨,升华学生解读效果
初中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很容易形成这样的误区,只关注文本的大致内容,将重心放在词语的背诵,句式的理解,语法的运用上。其实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更要注重高阶思维的训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文本表面的理解上。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基于主旨的深层次分析和解读。只有借助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意义。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8B“Unit 5 Good manners”教学为例,这篇阅读的标题为“When in Rome”,教师先是让学生以此句开头,将下半句补充出来。学生知道“Rome”是意大利一座城市的名字,他们依据学到的知识,编造出以下的句子:When in Rome,be sure to visit the Colosseum.When in Rome,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taste some authentic Italian cuisine.While in Rome,explore the rich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is city.When in Rome,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o dress appropriately to the weath-er.Do as the Romans do.教师再追问,结合单元“好的礼节”这一主题,哪个补充最为适切。学生发现他们补充的最后一个句子,还有“入乡随俗”的含义,进而认为这句最好合适。教师追问,为什么不用整句做标题,而是用前半句呢。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能提升学生设定标题的能力,而且能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的主题。
可以看出来,学生的解读能力和领悟能力在深化分析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对教师而言,要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设计高质量的阅读活动,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入思考,提升思维广度和深度。总之,教师要让学生更加准确地解读文本,提升解读效果与阅读效能,就需要多给学生提供理解作者意图和思路的机会。
5.注重读写有机结合,强化学生解读能力
阅读和写作作为语言学科两个重要的板块,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路,提升解读能力和阅读效能。而写作则是进一步巩固和应用这些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表达和交流思想的方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巧妙引入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给学生创设一些自主写作的机会,比如写读后感、表述个人观点等文章。通过写心得、读后感之类的文章,学生能将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融入到笔端,这能提高语言运用的水平。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8B“Unit 4 A good read”教学为例,本阅读选自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需要阅读的《格列佛游记》。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If you are Gulliver,how will you feel and what will you do?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并将思考的内容表述出来。一学生这样写的:If I were Gulliver,I might feel confused and fearful because everything around me is so unfamiliar and unfamiliar.As a giant of the Lilliput Kingdom or a Lilliput of the Brobd-ingna people,it is difficult to manage daily tasks and ac-tivities.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为其未来的语言学习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是初中英语教师用来解读文本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但教师在设置写作任务时,要关注学生的真实情况,要给每个人不一样的写作内容与要求,要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欣然接受这样的解读任务。
6.结语
综上,教师优化文本的解读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语言技能、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等,进而发展他们综合素养。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阅读的知识与生活体验对接起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领域,能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今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和评价文本的意义,不断地开拓阅读的教学思路。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