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本文是对于在阅读课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课例研究,以选择性必修二Unit 2 Bridging Cultures公开课的实例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本文对于设计符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课给予启发和帮助。

  1.课例背景

  本课例是2021年12月11日胡琼予老师在厦门十中举办的集美区第十八届中学教学教改经验交流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中展示的一堂英语阅读课,时长45分钟。提供指导的老师有集美进修学校陈小燕、乐安中学吴旺英和陈琚老师。该课例展示得到认可,听课教师表明通过这节课收获颇丰,能够学习到一些成功教学经验。

  2.教学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语篇选自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Unit 2 Bridging Cultures,语篇属于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话题是文化沟通与交流,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本文讲述中国商科留学生谢蕾初到国外时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并逐渐适应新环境的经历。她面临的问题分为生活和学业两方面,具体表现为语言障碍、思乡、学术要求以及中外教学方式的差异。

  本文是一篇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事件发展过程的叙事性文本。文本“双线”并行,第一条线索是她适应国外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以及她的情感体验变化;第二条线索是她参与文化沟通与交流的经历,既包括体验、适应当地文化,也包括向身边的人介绍中国文化。从文章结构看“双线”交织,时间串联事件。同时,事件记录遵循一定的逻辑性。

  (2)学生情况

  本次观摩活动的上课学生是厦门十中的高二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预测、略读浏览和详读等阅读方法。但是,随着词汇量的增大和句子结构的难度加大,一部分同学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始下降。高二学生也具备了培养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和迁移能力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条件。

  (3)教学目标

  A.能通过预测、略读、浏览和详读对文本信息进行解读。

  B.能找出谢蕾的情感变化主线。

  C.能总结和思考谢蕾如何构建文化桥梁。

  D.能从文章和课堂活动中获得启发,思考如何不断提高自己,如何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并从国家层面思考构建文化桥梁的意义。

  (4)教学设计

  英语学习活动观认为需要在主题意义明确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根据真实的认知水平,来明确活动的本质特征,探索可行性的实践学习路径(张秋会等,2019)。本课教学活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主题路线,一个是拥有国外学习经验,一个是融入到文化交流环境中,让学生明确主题意义开展的价值,通过活动设计来增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划分不同的层次,从学习理解、实践应用以及迁移创新三个维度进行呈现。把文化知识、文章属性、学习策略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思维品质以及价值观念融入其中,明确核心素养培养所具备的条件,并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筛选素材,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育部,2018)。
 

 
  3.教学过程实施

  3.1学习理解能力培养


  学习理解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学习理解类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来达成,语篇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感知需求,注意力提升,能够对语篇主题进行概括,对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合利用,获得良好的学习理解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感知与注音

  教师借助自已在美国支教时的一张照片引入话题,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知新词汇。师生教学对话如下:

  T:What's our relationship in the pioture?

  S1:Friends?

  S2:Teacher and students?

  T:Yes,they're my students in the USA.Do you think I had met a lot of challenges working abroad?

  S:Yes,I do.You must met lots of challenges.Be-cause the USA is so far away from our country

  T:So why did I choose to go abroad?

  S1:Improve yourself.

  S2:Practice English.

  S3:Make friends.

  S4:Spread Chinese culture

  [设计意图]

  在阅读前通过展示授课教师自己在国外工作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拉近师生距离,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授课教师美国支教经历和和符合文章主题的相关问题讨论,帮助同学们感知文章主题,帮助同学们快速高效地进入阅读状态。

  (2)获取与梳理

  教师请学生浏览文章图片并预测文章的文体。教师的引导语如下;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ds in the blank and guess what kind of genre this text is.完成这一部分后,教师请学生快速略读文章,归纳总结段落大意并完成连线题。教师的引导语如下:Skim and match the main idea with each part.通过观察每段的段落大意,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教师的引导语如下:We can find Xie Lei's changes from fac-ing so many challenges both in daily life and study to feel-ing at home.Her emotion must be changed a lot.So please help me scan the article and circle the words that show Xie Lei's feelings.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作用,让学生可以认真观察图片,对重要信息进行提取,能够对主题语境进行创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实现学习策略的灵活整合。
 

 
  [设计意图]

  首先进行整体阅读,学生需要对语篇的类型进行掌握,学生能够对全文传递的主题思想有一个感知,并连线搭配概括每段大意。其次,根据真实阅读体验,对重要词汇进行着重提取,主要对每段话的中心思想进行把握,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找出文章中的情感词,层层递进。最后,在阅读的同时向学生渗透阅读策略意识。

  3.2应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的开展很有必要,能够深入地掌握语篇信息内容,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有描述性分析,也有判断理解,内化吸收。学习理解能力的获取为应用实践类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提供重要基础。对于教师而言,需要重视应用实践类活动的开展,能够根据知识结构的优化来开展交流活动,能够大大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教育部,2018)。

  (1)描述和阐释

  学生再次对语篇进行阅读,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目的是把握语篇的主题,实现语法功能的有效整合利用,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以下互动:

  T:What's the British attitude towards culture?

  S:They are fascinated by our culture and eager to learn about it.

  T:What did Xie Lei do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and build the brid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

  S:At host family,she taught people how to cook Chinese food.

  At school,she gave present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In society,she got involved in social activities to share Chinese culture with English.

  [设计意图]

  通过深层阅读,整合谢蕾如何构建中英文化桥梁的具体方法。组合信息,提高分析、概括及归纳的能力。通过思维的逐层拓展帮助学生得出谢蕾是一名文化使者的观点。

  (2)内化与运用

  在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教师提问如下For ourselves,what aspects could we improve to be a good cultural mes-senger?教师从品质和能力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并在提问的同时明确主题,对语言知识、思维水平等进行有效整合。

  [设计意图]

  活动观指出,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能够为离语境知识的学习创造条件,仅仅围绕主题开展教学活动(梅德明、王蔷,2018)。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分析归纳,深层挖掘谢蕾的性格特征和品质,加强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3.3迁移创新类活动的实施

  迁移创新类活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可以通过前后文内容对重要词汇含义进行猜测,可以判断语篇类型,通过创新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选择合适的学习情境,实现知识的灵活迁移。在知识结构优化的过程中,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对情境问题进行识别、管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提升学科素养水平(教育部,2018)。

  (1)批判与评价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构建文化桥梁对我们国家的好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师生问答如下:

  T:For our nation,what benefits does.building the bridge have?

  S¹:Introduce and spread our great Chinese culture

  S2:Have more friends and get more support T:What issues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S: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the prejudice

  注重学生问题分析、解决方面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良好学习思维的形成。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构建桥梁对我们的国家有什么好处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注意构建文化桥梁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精神。

  (2)想象与创新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课所学要点。并让大家给即将出国的同班同学李华出出主意,写一封建议信,帮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化使者。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总结本课所学,有利于构成完整的知识链和思维链。可以在具体实践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确保学习任务可以顺利完成。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掌握的知识情况,根据语篇的类型,对全篇文章大意有一个大致了解,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更好地分析作者传递的观念和表达的情感。除此之外,还需要确保输入和输出内容始终保持一致,及时反馈学习效果,为教学方案的调整指明方向。

  4.课后评析

  本节阅读课主要是向学生传达学习活动观,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价值,以便探索可行性创新教学方式,来达到更好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阅读课实施情况,可以从以下儿个维度展开课后评价:

  (1)从学习内容角度分析,把知识和技能学习结合起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通过语境环境的灵活创设,来达到良好的语言知识应用效果,与此同时,为语言技能理念的推广和应用创造条件。语法学习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语言形式,把功能作用和意义价值结合起来,分析语言情境应用效果,确保语言形式和功能价值得到充分呈现(程晓堂,2013)。

  (2)从学习维度展开,学习活动观设计理念的应用比较合理,能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确教师教学引导者的角色与地位,能够采取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在语言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实现知识和技术两者的有机整合,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逐步增强学习能力(教育部,2018)。根据认识层次划分结果,着重从理解类、应用类以及迁移类三个方面的教学活动着手,更好地实现主题意义的探究。(张秋会等,2019)。

  (3)从取得的教学效果上看,把教学活动、评价活动以及学习活动密切关联起来。教、学、评三个方面是完整课堂的必备要素。本节课中,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以目标为导向,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实时监控,师生双向反馈。教师注重学生的多样性,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关于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04):62-70.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5]张秋会,主蔷,蒋京丽.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中学篇),2019(0):1-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