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使用,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能够无形中提升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表达和应用能力。新时期,对于英语学习不应局限于读写,而应该更加倾向于*息表达和情感交流,课本剧的形式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的表达,让学生在新的学习形式下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提升**交流的能力和技巧,共同在参与课本剧中感知英语学习的乐趣。本文着重探讨在小学英语课后服务中,如何运用课本剧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小学英语课后服务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新的教学形式不断应用于小学教学中。课后服务也相继进入了各地区小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之余会有较多的时间参与到课后活动中。尽管当前各地区在课后服务的研究设计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是不断的尝试和运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小学英语课程中,课后服务的内容有很多,其设计和开发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教学实际情况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项目,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
1.1课后服务项目要培养学生多元化兴趣
发达国家的课后服务项目发展时间长,项目内容丰富,可以有多个项目供学生选择。课后服务项目运用于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够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让学生上下课的时间与家长的工作事件相匹配。例如:法国各级学校明确规定课外活动中心属于政府
授权的教育实体之一,各地区可以在掌握本地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育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普教育。在日本,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项目充实着学生的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包括一般游戏、体育运动、各类生活技能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选择特色课后服务,通过各类课后服务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美国,课后服务活动建立之初的目的是为那些放学后无人接送的孩子提供学习和玩耍的场所,以便于家长能够放心工作。随着项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则更加注重其在服务过程中的公平性,同时注重服务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通过先进国家课后服务项目发展轨迹可知,课后服务不是学校课堂教育和日常教育的简单补充,而是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在设置活动项目时能够融入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内容,以此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课后服务项目还应该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喜好和对项目的接受程度,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提升学生的活动体验。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后服务项目设置中,不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只局限于课后作业的辅导和答疑,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提供多样化活动,开展兴趣教育。
1.2课后服务要满足学生成长和学校教育需求
“双减”政策的提出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为了落实“双减”政策,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要提高办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结合自身的教学特色,立足于学生,发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积极开展各种课后服务,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常课后服务的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在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并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对于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答疑,对于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点的学生则提供拓展学习空间,提升其各项能力;二是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包括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兴趣小组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选择,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开展课后服务时,多是选择进行课后辅导,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切实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作为活动支撑,二是没有丰富的活动场所和经费用于开展个性化服务。可以说我国各地区的课后服务活动还需要一定2.的英时语来本。小学英语课后服务中的应用策略
英语作为一门语宫,**交流能力的提升在于使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需要在使用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和技巧。在课后服务活动中,教师要转变思想,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辅助,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同时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
2.1课本剧的选择和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小学课本剧活动需要坚持以课本为原型,因此,教师在选择课本剧时要坚持教材优先的原则。首先,优化教材。在课本剧活动中,教材中的内容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选择,教材中部分课文不适合直接当作课本剧来进行**,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水平来确定课本剧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调整课本剧。其次,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在开展课后服务中,运用课本剧的形式时应与学生明确课本剧的目标,并带领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准备,包括课本剧的背景知识、**材料的准备、角色的安排等,让学生沉浸在课本剧的内容中,并分小组浏览相关资料,始终坚持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生**。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将相似内容的课程进行整合,例如,将教材不同单元间有关联的内容、场景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对话。如单元主题Holiday fun、A holiday album有关联的情况下,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设置类似的课本剧,引导他们在多种情景中进行对话训练,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想象并**,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2鼓励学生改编课本剧
在课后服务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首先,在课本剧的选择中,教师应选择尽可能贴近生活的内容。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体会课本剧中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同时,课本剧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能够让学生在**的过程中寻找生活中的原型,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实现教学的情感目的。其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课本剧创作。贴近生活的课本剧能够让学生有新奇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考虑如何维持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创造和想象,并用剧本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意见。学生针对教师提供的主题进行课本剧的创造,教师应该掌握学生需要教师肯定的心理,对学生的作品给予积极的肯定,对于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议,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师生之间的**效果。例如,在学习What aday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一天发生的事情进行剧本的改编,将自已的生活改编进课本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3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本剧在课后服务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运用课本剧时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首先,在教师开展课后服务前,要带领学生进行英语课文的朗读和练习。当前所用的教材中,存在着单词学习与音标学习不同步的情况,往往是在三年级开始学习音标后才开始接触单词,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词汇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回顾和复习音标的相关知识,对于没有掌握音标的学生进行辅导,为**剧本夯实基础。同时,教师还需要将朗读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向学生进行展示,并带领学生练习朗读,保证学生对于课本剧中用到音标、单词读音正确,能够做到单词和词义相结合。其次,在学生学会朗读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排练,引导学生学会**的技巧,如遇到不记得台词的情况下使用填词、重复的方法帮助学生回忆和思考剧本的内容,顺利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
2.4帮助学生克服恐惧,提升学习自主性
课后服务作为学校课余时间的安排,往往会受时间限制,意味着并不是全部学生都能上台**。因此,就需要教师能够合理安排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本剧的**中来。一是课本剧的**既需要有学生上台表演,也需要有学生做台下的相关准备工作。这样就需要教师对所有学生的性格、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既要保证课本剧的**质量,同时还有保证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所收获。二是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表演。对于天性喜欢**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机会让其参与到**中,同时,还需要对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克服弱点,积极参与到课本剧的**中,提升英语学习的*心,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于那些确实不能参加**的学生,则需要安排其他相应的任务,例如剧本的整理和写作、收集意见等,要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本剧的创作和**中来,让全班学生都能够在课后服务活动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3.结论
随着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更新,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双减”背景下面临着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的问题,开展课后服务、引入课本剧等方式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小学生天****,利用课本剧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的过程中提高整体英语水平。同时还能够让教师认识到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氛围的重要性。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