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论述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现状,阐释项目式学习的内涵,提出项目式学习的模式,以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九年级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为例,阐述如何开展初中英语单元主题项目式学习。提出在单元主题引领下,教师应提出问题,设立项目,学生应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构建完成项目。认为学生在此过程中,能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文化品格,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初中英语;教学模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建议部分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组织更开放、更具挑战性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引入和利用多种资源,鼓励学生分享看法、个人创作和合作探究,从而提升学科素养(教育部2020)。而英语学科教学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效果最优化,不仅依赖于对教材的研究和使用,而且依赖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优化。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焦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项目式学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全面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项目式学习研究综述

  张文兰、苏瑞(2018)的研究报告指出,从2008年到2014年,研究者主要研究项目式学习的理论与模式、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管理、学习者的学业表现。2015年至2018年,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的知识、合作学习过程、动机、技能及在学科教育中的应用等方面。从研究领域来看,国内外项目式学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度逐渐增强。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项目式学习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李林、邹子韬、苏晓虎,等(2019)研究项目式学习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探讨项目式学习的类型、实施效果及学习方式革命性的变化,论述项目式学习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可行性。他们的研究表明,项目式学习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学习方式,为中小学开展项目式学习提供了实践依据和范例。梅德明、王蔷(2018)提出以学生和主题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创造贴近现实的语言环境和交流场景,提出以同一主题或项目为中心开展输入和输出循环活动的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与学方式。课标组专家根据他们的研究和论证,在课标理念上为一线教师提出项目式学习的方向。

  以上研究成果和理念为项目式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充分说明了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初中英语学科开展项目式学习指明了方向。

  二、项目式学习的内涵

  项目式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理论。首先,学习者的重要角色之一是探究者。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获取、选择、转化和建构知识,然后形成关心和理解事物的方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需要主动学习,提出疑问,思考策略,进行假设,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次,教师是支持者,学生之间是合作者。项目的设立,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完成。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系统,不来源于教师的传授和“灌输”,而是在他们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构建获得。项目的完成是在学生小组成员的合作、资料的收集、项目设计和解决方案的探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最后,根据多元智能理论,项目式学习可以发挥小组成员的个人优势,激发各成员的潜能;也可以让各成员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而使所有成员全面发展。

  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形式,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强调学生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和经验,主动提出问题、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计划、编制项目、呈现结果并形成最终评价。项目形式多样,有海报、通讯稿、小册子、网页、文件夹、报告、文章、日程表、指南、展示墙等类别。

  三、项目式学习的模式与案例

  储春燕(2006)提出项目式学习一般包括五个步骤:提出问题、设计项目、创设环境、探究学习和展示评价(见图1)。综合比较分析表明,该模式适用于中学英语单元主题项目式学习。
 

 
  基于这一流程,以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九年级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为例,阐述如何开展初中英语单元主题项目式学习。

  (一)单元主题分析

  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主题范畴,环境保护主题群,子主题为环境污染及原因、环保意识和行为。在主题的引领下,由Section A 1a、1b、1c、2a、2d、3a、4a、4b,Section B 1a、1c、2b共11个语篇组成,分别为图文、对话和短文等形式,主要内容涉及环境污染的各种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环境污染给海洋生物带来的问题,日常环保措施的案例。主题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地球遭受的环境污染现象及面临的恶劣形势,探究污染的根源,寻求解决污染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树立保护环境和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单元总体目标

  1.能用英语谈论污染现象、原因及解决策略;

  2.能描述问题,阐述问题根源,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并能发挥想象,通过推理判断寻找拯救地球的办法,形成创造性思维;

  3.能形成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的意识和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价值观念;

  4.能通过自主探究、归纳总结、推理判断等学习策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沟通能力。

  (三)学情分析

  1.已有认知水平

  七年级(下)和八年级(下)已经涉及“人与自然”主题范畴,即大象和熊猫的保护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九年级学生虽然对地球自然资源需要保护已经具备初步的认知,对问题的根源也略知一二,但是不成体系,对解决问题的措施等还处于比较粗浅的认知状态。

  2.潜在认知水平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沟通,阅读文本,深层次探究问题;通过归纳总结,初步形成描述问题、阐述问题产生根源、表达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3.所需支持

  文本解读的“支架”,发现问题、陈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主题项目。

  (四)项目式学习流程

  第一步,提出问题。教师在单元主题的统领下,整体分析单元的主题意义、学习内容、语篇关联、整体目标和学情,然后设计拟解决的问题,将其作为项目式学习的起点,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开展项目式学习和项目设计。

  第二步,设计项目。针对研究问题,设计研究项目,并完成项目研究报告。学生带着任务开展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研究教材,并拓宽学习渠道,既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培养合作、沟通、分享等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创设环境。为了形成一份完整的保护地球的研究报告,学生需要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全面阅读单元主题统领的11个语篇。其中,Section A 1a、1b、1c、2a、2d等5个语篇描述了地球遭受的污染的现象,初步分析了产生污染的原因,提供了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a描述了人类捕杀鲨鱼、污染海洋环境带来的恶果;4a、4b描述了环保的措施。Section B 1a、1c描述了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措施;2b通过案例描述了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环保措施。另外,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资料,合作讨论,发挥创造性思维,探究保护地球的创新方法和策略。

  第四步,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完成项目的核心阶段,主要体现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了解决问题,教师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将他们划分为四人小组,让其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通过网络搜索资料,分析和整合知识,自主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发挥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形成研究报告。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支持者和辅助者。

  任务一:阅读Section A 1a、1b、1c、2a、2d等5个语篇,发现并总结归纳地球污染的类别、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各种污染问题的建议。

  1.探究水污染问题

  Question 1:What are the phenomena of water pollution?

  Suggested answer:The river was really dirty.The bottom of the river was full of rubbish.There were no more fish.

  Question 2:What are the causes of water pollution?Suggested answer:People are throwing litter into

  the river.Factories are putting waster into the river.Question 3:What are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Suggested answer:We should write to the government.They should close down the factories.Everyone should play apart.

  2.探究空气污染和陆地污染问题

  (1)关于空气污染。


  Question 1:What are the phenomena of air pollution?

  Suggested answer:The air is badly polluted and we can’t see blue skies anymore.

  Question 2:What are the causes of air pollution?

  Suggested answer:There are more cars on the road these days.Factories pollute the air with a lot of smoke.

  Question 3:What are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Suggested answer:We should take the bus or subway,or ride a bike instead of driving.

  (2)关于陆地污染。

  Question 1:What are the phenomena of land pollution?

  Suggested answer:There is too much rubbish and waste in the streets.

  Question 2:What are the causes of land pollution?Suggested answer:People are throwing away waste things everyday.People are littering in public places.Question 3:What are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Suggested answer:We should bring a bag to go shopping.Don’t use wooden chopsticks or plastic forks.Remember to throw rubbish in the bins.

  【设计说明】Section A 1a、1b、1c、2a、2d等5个语篇谈论了类似的问题,归属同一子主题,教师构建问题链,让学生根据问题“支架”自主阅读5个语篇,整合地球污染的类型、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形成完整的具有逻辑关联的知识体系。

  任务二:根据思维导图(见图2),阅读语篇Section A 3a,探究海洋污染及拯救鲨鱼的原因与策略。
 

 
  【设计说明】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支架”阅读语篇3a,依据图示问题链,探究拯救鲨鱼的原因、人类猎杀鲨鱼给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如何保护鲨鱼,了解阅读语篇的文体结构和语篇逻辑,形成篇章意识和基本的读写能力。

  任务三:阅读Section A 4a,尝试设计一个小型环保项目。

  【设计说明】语篇4a谈论的是参加一个名为Clean-Up Day的小型环保项目,内容涉及这个项目的性质、参加人数和目的,但没有呈现完整的项目设计,希望学生在阅读对话语篇后,发挥想象力,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还原项目设计书,初步形成小型项目设计的能力。

  任务四:阅读Section A 4b,Section B 1a、1c等3个语篇,分类归纳总结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措施。

  Question:Ideas about how we can save the earth.

  Suggested answer:

  Turn off the lights to save electricity.You should turn off the shower when you are washing your hair.You should take your own bags when you go shopping.People should stop riding in cars and start riding bikes.

  Don’t use paper napkins.Recycle books and paper.

  【设计说明】这3个语篇谈论了日常生活中身边的环保措施,涉及交通、用水、用电、购物等方面,希望学生阅读后能够对信息进行分类并归纳总结。

  任务五:阅读Section B 2b构建语篇思维导图(见图3),并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环保创新方案。
 

 
  【设计说明】语篇2b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案例描述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环保措施。通过阅读和构建语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度学习和了解环保措施,再根据语篇中的创新案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论证可行性,或通过案例论证陈述自己的环保创意,与小组成员分享并进行汇总,为项目提供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并书写自己的环保创新方案。

  任务六:完成项目

  【设计说明】学生在学习教材、整合知识、归纳总结信息、探究因果关联、应用教材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地球保护研究报告,进而内化课本知识,形成语言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并通过互联网资源学习国外环保措施,提升环境保护和保护地球的意识,真正做到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第五步,展示评价。研究报告形成后,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活动进行展示,展示方式可以是演讲报告、PPT演示;也可以通过英语学科活动进行展览;还可以形成校本研究报告手册等。然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接着教师给出评价。评价维度包括项目计划、过程、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项目展示、完成项目策略与创意等。

  结语

  项目式学习要求自主探究和合作收集信息共同解决问题,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需要探究、咨询和判断,项目开展时需要交流和讨论,使学生自然发展语言能力。成果的创建需要分析数据、选择信息、归纳概括、构建联系,能很好地锻炼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确定研究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探究,交流成果,总结评价项目,在此过程中能调动积极性,迁移和拓展知识,提高学习能力。项目式学习注重知识的结构性、关联性、整合性,突出思维的逻辑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强调多学科的融合性,大大拓宽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总之,对“教”的模式和“学”的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有利于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引用文献

  储春燕.2006.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概述[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3):37-40.

  教育部.2020.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林,邹子韬,苏晓虎,等.2019.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课程建设与实施[J].现代教育,(6):20-23.

  梅德明,王蔷.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文兰,苏瑞.2018.境外项目式学习研究领域的热点、趋势与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5):91-10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