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生活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开发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开展生活化教学,增强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优化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美术的魅力。基于此,文章就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链接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美术是一门使用视觉语言进行表达和创作的艺术,表达和创作质量与作者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有密切的关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需要将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相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生活与美术之间的关系,将美术课程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提升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充分发挥美术课程“以美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

  一、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生活资源是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重要且关键的资源之一,可以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因此,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结合美术课程教学需求与任务,开发多元化的生活资源,借此丰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

  (一)开发自然素材

  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开发直观、真实、有趣的自然素材,将其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拉近美术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1]。

  如在“动物的花衣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手机或者相机等工具拍摄学校附近的小动物,包括麻雀、鸽子等,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设备逐一播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的外形、颜色等。在学生观察结束后,可以鼓励学生描述自己养过的小动物或者喜欢的动物,如有学生家中养有小狗,就可鼓励其讲一讲小狗的颜色、身长、生活习惯等。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自主拍摄家中的宠物,在课堂中使用语言描绘小动物的特点等。这样不仅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为学生学习绘画方法和技巧提供助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留心观察生活中常见事物、自主积累学习资源的习惯[2]。

  (二)开发废旧素材

  日常生活中有大量废旧材料,包括旧纸箱、旧衣服、旧塑料瓶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发废旧素材,组织“变废为宝”活动,指导学生对废旧素材进行二次应用。借此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材料开发应用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让美术课程教学焕发新的生机[3]。

  如在“拟人的形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几种植物、动物,指导学生选择一种植物或者动物等,创作一个拟人化的形象。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废旧材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使用废旧材料丰富自己创作的形象,让拟人化的形象更加有趣与立体。如可以使用废旧纸张为人物制作服装,使用废旧的彩绳为人物制作首饰等。教师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素材,并指导学生自主观察、自主创作,不但可以丰富美术教学资源,还可以培育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与联想能力。

  二、引入生活化教学理念,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一)设置生活化情境,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


  为增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美术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师可以将生活素材与教学情境相融合,创设生活化、立体化的生活场域,让学生能够产生学习兴趣与情感共鸣,然后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学习活动中,学习丰富的美术知识与美术创作技巧[4]。

  如在“美丽的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设以下生活化情境:“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形状优美、颜色鲜艳的花朵,如春天的小菊花、冬天的梅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各种美丽的花吧!”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播放不同花朵绽放的**,如玫瑰花、牡丹花、杜鹃花、喇叭花、小雏菊等;或者为学生分发花朵卡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感知花朵的魅力以及花朵的特点,包括花朵的颜色、形状等。在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教师可以及时有效地导入知识,带领学生学习花朵的绘画技巧、绘画方法[5]。在生活化情境的支持与引领下,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密切衔接。
 

 
  (二)提出生活化问题,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学习习惯、学习思维等有待培养,在课堂上往往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此,为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整体成效,教师可以链接现实生活,设计与提出一系列生活化问题,借助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美术知识,逐步拓宽学生的美术学习视野。

  如在“会‘演戏’的玩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有序地引导学生。在教学导入阶段,教师提出问题:“玩偶是一种十分有趣的玩具,同学们最喜欢的玩偶是什么?玩偶形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是否见过玩偶表演?”由此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与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皮影戏表演**、木偶戏表演**、手偶戏表演**等,让学生欣赏民间传统玩具,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出问题:“通过观看**,可以发现中国民间玩具材料各不相同,你认为我们在制作手偶时可以使用的材料有哪些?”“如何让玩具更加有趣、生动?”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尝试从玩具形象、神态表情、服饰颜色等层面入手,思考玩具制作技巧、制作方法。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制作手偶,并进行手偶表演。通过设置互相衔接的生活化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够确保美术课程的全面性和合理性[6]。

  (三)设计生活化游戏活动,提升美术学习效率

  游戏是一种常见的美术知识学习模式,也是赋予美术课堂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考量美术课程教学内容,衔接日常生活,设计集做、画、看、玩于一体的生活化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美术知识、进行美术创作、欣赏美术作品,提升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美术创新素养进一步发展[7]。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交互游戏、合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美术知识。如在开展“电脑美术──画‘花布’”的教学过程中,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对于电脑美术创作的兴趣,让学生理解电脑美术图案具备的“二方连续”特征,教师可以设计“手拉手游戏”,游戏流程如下:学生先穿上不同色调的衣服,然后听教师口令,站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如十字形、一字形、工字形、井字形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倾听教师的口令,在教师说出口令之后,快速做出反应,结合自己的衣服颜色,站在相应的位置。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反应速度较快并且正确率较高的学生颁发奖励。借此可以优化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体验,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感知美术知识的本质。

  其次,教师组织小组竞赛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知识,完成游戏活动。如在“风筝的魅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将学生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小组,每组为4—5人,要求各个小组自主选择与应用各种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制作风筝,如A小组可以选择竹签、铜版纸、马克笔等材料制作风筝;B小组则可以选择毛笔、宣纸以及铜丝等制作风筝。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各个小组也可融入一定的创意,如改变风筝形状、封装颜色等,制作个性化的风筝。在风筝制作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学校的空地放风筝,从风筝飞翔的情况、风筝的设计创意等角度评选出“最具有创意的风筝”“最美的风筝”“飞得最高的风筝”等。通过趣味化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美术创作氛围,提升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美术知识应用能力。

  三、开展生活观察,拓展美术课堂教学范围

  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开发生活资源,将其融入美术课堂,而且需要逐步拓展美术教学范围,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明确美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学会赏析自然美和文化美。具体来讲,教师可以组织以下生活观察活动,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美术知识。
 

 
  第一,民间文化作品观察活动。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实地访谈、线上调查等各种形式,观察当地民间文化作品,如民间戏服、民间手工艺品等,了解与认识当地优秀的美术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二,展览馆参观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参观当地博物馆、艺术馆等,赏析国内外优秀美术作品,感知美术作品的魅力,借此丰富学生的美术创作经验。

  第三,自然观察活动。要求学生课后前往公园、自然景点,观察自然界中的景物、动物或者各种自然现象等,让学生感受与体会自然之美,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联想能力。

  如在“‘五谷’作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稻、黍、稷、麦、豆”五谷生长的**与图片,让学生了解五谷生长的流程。而后,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观察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前往郊区或者乡村,观察各种不同的谷物,欣赏谷物生长景观。同时,要求学生基于观察,通过画、拼、贴、粘或者雕刻等各种方式方法,利用各种不同的谷物作画,直观展示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景观。由此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结合观察创作美术作品,展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

  综上所述,链接现实生活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是提升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思维、美术鉴赏能力。教师需要把握美术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开发多元化的生活资源,组织实施生活化教学活动,建构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美术课堂,逐步优化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提升美术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墨墨.以经验学习突破学生概念化表达—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家长(上旬刊),2022(12).

  [2]王文京.活引生活之水激活课堂教学—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2(3).

  [3]左佳.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浅谈绘本教学[J].新课程,2021(48).

  [4]武昊彤.扎根生活土壤绽放教育之花—小学美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探索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

  [5]杜晓璐.浅谈美术与生活相结合增添生活色彩—对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思考[J].流行色,2022(11).

  [6]郑素静.浅谈运用生活化教学具进行小学美术设计创意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

  [7]周芸.生活一一看皆“美”,自然人文画不尽—对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探索[J].科学**,2019(1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