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语教学作为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然而,传统的口语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语言形式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的语言应用。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以任务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运用语言,提高口语能力。本研究通过梳理任务型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分析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现状,将任务型教学法与口语课相结合,设计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口语教程2》第一单元“Meeting New Friends”中对话部分的教学方案。
1.概述
英语专业口语课是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课程。然而,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真实的语言需求,使学生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沟通。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导向,强调学生在真实交际中的学习和语言的使用,倡导语言学习和实践任务的结合,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交际任务来学习和掌握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已颇为丰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但在大学口语教学这一层面,相关教学设计研究尚显薄弱,存在空白有待填补。鉴于此,本文旨在针对大学课堂的特点与需求,深入探讨并构建适用于大学课堂的教学设计模式,创建新型教学模式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文献综述
2.1任务型教学法
2.1.1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家Jane Willis正式提出任务型教学法。Wills认为,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主线编制教学计划,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来体现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我国学者岳守国指出,任务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以计划和操作为中心内容。
2.1.2国内外相关研究
国外的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性。Prabhu使用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进行为期五年的教学实验,在各种交际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习语言。实验表明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国内研究者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王开容通过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采用实验性任务型教学方法,结束后对照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口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任务型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知识和整体英语语言能力非常有效。
2.2英语专业口语教学
2.2.1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现状
与以往传统的口语教学方式相比,目前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更多样化、灵活的现代教学方法。然而,受场地、课时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的口语教学仍未能全面、深入地达到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预期目标。在这种背景下,任务型教学法的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必要。
2.2.2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炎文晓认为传统的线下教学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即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这种教学方法往往束缚了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仅能通过机械的方式吸收教师传授的词汇与语法知识,并在缺乏真实语境的情境下进行刻板的句型转换与操练。这种机械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难以在实际情境中有效运用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限制了其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2)缺乏真实语境
韩敏指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这种环境的缺失导致他们难以深入理解和有效运用语言,因为语言学习需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更令人关注的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情境的创设,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的语言知识与现实生活情境相联系。这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严重影响了口语学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造成学习成果难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2.3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口语教学的优势
2.3.1实践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贴近真实生活的任务,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环境中运用语言,从而增强口语表达的自然性和流利性。
2.3.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任务通常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口语活动中来,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
2.3.3提升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与策略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语言交际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任务型教学课程设计原则
3.1以学习者为中心
张佳认为任务型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课程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背景、水平和学习目标,确保任务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3.2交际性和合作性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强调交际性和合作性的创新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着重于语言的实际应用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以任务的交际性和合作性为核心,鼓励学生以小组或伙伴形式进行合作,通过共同完成任务来促进语言和思维的深度交流与互动。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语言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任务导向和语言输出
贾冰冰认为,基于任务导向的教学活动能增加学生语言输出的机会。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任务导向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的任务是学习和语言输出的载体,课程设计应该明确任务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语言输出,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技能。
4.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口语教学设计
4.1教学内容
本教学课例使用教材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口语教程2(第2版)》。第一单元中对话部分围绕George、Zhang和Mr.Smith展开,以交友时的文化差异为主题,围绕中美两国交友的差异展开,讲述了George在介绍Zhang和Mr.Smith时,用词的差异以及中美两国文化差异背景下的初次会面不同的社交礼仪。
4.2学情分析
本教学课例的授课对象为大学一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他们已经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对话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拓展语言技能,提升真实场景下的口语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
4.3教学目标
4.3.1知识目标
学习会话中出现的常用短语表达和句型结构,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短语和句型;能够模仿课文音频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提高讲英语的质量。
4.3.2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尝试用更地道的表达来进行人际交流,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3.3德育目标
进一步了解中美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态度和批判性思维,建立开放包容的态度,促进跨文化交流。
4.4教学任务设计
4.4.1角色扮演任务
(1)准备
教师设定跨文化背景下的交友场景—美国校园派对,并且设定具体的角色如派对主人、派对舞者和国际交流生。同时,教师还需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如社交礼仪、问候语、常用表达等,准备一系列角色扮演卡片,每张卡片上包含不同的角色信息,如国籍、性格、兴趣爱好等,确保角色信息具有多样性,以涵盖不同的文化背景。教师指导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和服装,以增强角色扮演的真实感和趣味性。
(2)流程
第一,导入与热身。教师通过视频或阅读材料向学生介绍美国校园派对的文化背景、常见类型及特点,包括主题派对、社交舞会等。教师分析美国派对文化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派对文化差异,引发学生对跨文化交友的思考和讨论。
第二,互动与交流。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美国流行音乐,营造派对氛围。学生随机抽取角色扮演卡片,并根据卡片上的信息准备自己的角色扮演。每个角色都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个性特点,学生需根据角色的特点进行自我介绍,并与其他角色进行对话交流,完成交际任务。他们可以询问对方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或者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和表达方式,以体现角色的文化背景和个性特点。例如:
—Hello,I’m Michael Smith.It’s a pleasure to make your acquaintance.
—Hello,Michael.I’m Chen Hua.The pleasure is mine as well.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China.Yourself?
—I’m from England.I’ve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Chinese culture.
—That’s cool.Do you have any hobbies?—I like soccer.How about you?
—I enjoy soccer too.Would you like to play soccer together some time?
—That sounds great!Here’s my contact info.Let’s stay in touch.
—Sure,I’ll reach out to you.Nice meeting you,Michael.
—Same here,Chen Hua.See you soon!
第三,应对文化差异。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文化差异的挑战,如礼仪上的不同、价值观的差异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尝试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同时展示自己的开放和包容态度。
最后,总结与反思。在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提出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萧好章和郭润玉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深入探究了角色扮演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质方面的作用。他们发现,围绕不同主题和社会语境,针对培养语言文化素质而设计的角色扮演实验,具有显著的多重效果。角色扮演实验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在实验中,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真实的社会交往场景,进行语言实践。这种实践不仅让学生能够掌握语言的正确使用方式,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口语表达的流畅度和准确性。此外,角色扮演实验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感受句式使用语境的机会。这种直观的感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律,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4.4.2即兴演讲任务
(1)准备
教师明确演讲主题为“交友与跨文化交际”。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包括不同文化的社交礼仪、习俗、价值观差异等,供学生在演讲时能够引用和参考。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演讲中可尝试融入跨文化交际的元素,如分享自己在跨文化交友中的经历、遇到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等。教师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及演讲者与听众的互动。
(2)流程
学生以四人为一组,抽取包括“文化差异对交友的影响”“如何克服跨文化交友中的障碍”“我的跨文化交友经历”等在内的一个话题作为本小组演讲的主题。小组成员围绕主题,通过头脑风暴梳理论点和论据,并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各自任务。演讲环节可以由小组派一名代表完成,也可以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教师根据演讲内容的合理性和连贯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演讲者的自信度,以及对该主题的理解进行综合评价,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侯素馨在其研究中深入探讨了课堂教学中即兴演讲环节的重要性。她认为,通过精心设计即兴演讲环节,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显著活跃课堂气氛。即兴演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口语表达能力的宝贵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组织思路、清晰表达观点,从而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即兴演讲任务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准备和进行演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并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习俗和社会规范,这有助于他们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意识。
4.4.3情景问答任务
(1)准备
教师在课前一周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合作小组,并提前为每个小组分配具体任务。各小组需分别研讨美国、马来西亚、阿拉伯、泰国、韩国等国人民的时间观念,及造成这种时间观念背后的文化因素。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份PPT,用于在课上汇报研究成果。
(2)流程
各小组依次派代表上台汇报研讨成果,并通过PPT向班级展示组内收集到的资料,并剖析造成不同时间观念的原因。待所有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将创设一些具体的交友场景,比如美国人与马来西亚人在晚宴上相遇并尝试建立友谊。在这种情境下,双方可能会因为时间观念产生文化冲突。教师向学生提问,例如,“你觉得美国人和马来西亚人在时间观念上有哪些明显的不同?”学生需要根据背景知识进行回答并说明理由。
张传蓓在其研究中指出,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情景创设方式,能够有效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活跃的英语口语表达氛围。这种氛围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英语口语的练习中来,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更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5.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与口语课结合使学生的口语学习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可以更加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大学口语教学更具针对性和趣味性,避免了传统口语教学的弊端。学生在完成教师设定的交际任务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对口语学习的兴趣。当然,任务型教学法并不是万能的,教师应根据具体学情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法。
参考文献
[1]Prabhu,N.S.Second Language Pedagog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Wi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Harlow,Essex:Longman,1996:58.
[3]韩敏.刍议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局限性及完善对策[J].海外英语,2010(11):573-574.
[4]侯素馨.即兴演讲设计在教师口语教学中的作用[J].群文天地,2012(06):88.
[5]贾冰冰.菲律宾初级汉语综合课任务型教学法行动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9.
[6]王开容.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重庆:西南大学,2008(09).
[7]萧好章,郭润玉.数码和网络环境下的角色扮演与外语学习者语言文化素养[J].外语界,2006(06):24-30.
[8]炎文晓.线上教学中提升高校英语口语学习成效的有效路径探究—以《大学思辨英语(口语3)》为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42(03):91-94.
[9]岳守国.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5):364-367.
[10]张传蓓.初中英语口语情景教学的创新策略[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1(23):52-53.
[11]张佳.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22.
[12]郑红苹.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内涵、特点及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06(01):51-55.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