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初中化学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能有效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在跨学科融合学习中深度掌握化学知识。本文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探讨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包括立足化学教材,提炼学科融合支点;整合学科资源,制作学科融合材料;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科融合实效;优化评价模式,提升学科融合水平等。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化学学科作为常态化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生活化元素,而且与其他学科具有较高的兼容性和相容性,这些都为其跨学科融合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概念及价值

  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指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以化学学习为核心,拓展化学学习与运用领域,加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通过整合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等,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促使学生深化对化学知识的把握,增强化学技能,提升化学素养。

  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真正延伸了化学教学的边界,打破了化学学习的时空限制,使化学学习贯穿于不同场所、不同学科的学习中,呈现出更丰富的样态。同时,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也改变传统的化学学习方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起来,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化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显然,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既能保持化学课程的基本属性,也能将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实现全方位的成长。

  二、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关注不同学习领域,使初中生在不同学科的融合学习中,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提升初中化学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新课标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发展学生的学习品质。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可以总结出如下的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立足化学教材,提炼学科融合支点

  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意味着要将初中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寻找融合教学的支点,促使初中生在相同主题下感受不同内容,从而实现跨学科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初中化学教材是整个融合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跨学科教学的基点,更是各项学习任务的基础。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以化学教材为根,深入审议和解读化学教材,凝练化学教学主题,提炼化学教学支点,同时收集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打造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

  例如,水是学生极为熟悉的生活元素,地理、生物和化学中均有关于水元素的教学内容。地理教材中呈现了水循环、降水等相关内容,生物教材中呈现了水对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则向学生介绍了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引导他们爱护水资源,增强节水意识。在这里,“水”是共同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科融合支点。化学教师可以将化学、地理和生物三个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合起来,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探究水资源的相关知识,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观念。

  2.整合学科资源,制作学科融合材料

  跨学科融合教学关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教学资源的挖掘,围绕教学主题进行资源整合,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造和设计,制作不同形式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资料,从而为教学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显然,整合不同学科资源,制作跨学科融合教学材料是教师关注的重中之重。在挖掘、梳理、整合不同学科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化学教学实际,充分利用上述教学资源,制作跨学科融合教学材料,使整个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有章可循。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制作多样化的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材料。

  例如,教师可以抓住“水”这个主线,深入挖掘化学、地理、物理等学科的教学资源,在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立足“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课时的教材内容,确定教学主题为“水与生活”,设计教学活动,制作课件,引导学生自觉树立节约水资源的观念,了解水净化的相关知识。在制作教学材料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呈现教学主题相关的资源和知识,如地理学科可探讨水与自然灾害的发生,生物学科可探讨绿色植物在涵养水源方面的作用,化学学科可探讨污水净化器的制作;其次,依据上述探究思路,撰写教学设计“水与生活”,将整个教学活动通过文本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整个活动制作精美课件。

  3.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科融合实效

  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以化学学科为核心,融合其他学科,真正扩大了化学教学的范围,在丰富化学学科外延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获得多样化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教师还需要在跨学科教学理念指导下,创新跨学科融合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更有成效。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至关重要。在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审议的基础上,抓住教材主线,融合其他学科资源,设计不同层次的化学学习任务群,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任务群的驱动下,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在主题引领、目标导向、任务驱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提升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效果。

  例如,人在生存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的运转,“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初中生物也涉及营养物质的相关内容,尤其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营养物质”主题导向下,化学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活动“膳食指南”,方便学生了解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哪些,以及食物能否提供这些营养物质,并设计如下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呢?食物能够为人类提供哪些营养物质?列出一些典型代表食物,请学生为自己制作一份健康食谱,食谱中的食物要能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将化学学科和生物学科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围绕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展开探索,创造性地结合生活情境,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指导学生改进自身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4.优化评价模式,提升学科融合水平

  跨学科融合教学不仅要实现教学内容的跨学科,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角度进行教学调整,从而真正提升跨学科融合教学水平,带给学生真实、有趣的跨学科学习体验。例如,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需要重视评价育人的价值和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以进一步提升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水平。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倡导基于证据诊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重视学科和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评价”。教师要深入挖掘评价的价值,不断优化评价模式,明确评价标准,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评价策略和方法,以评促学、促教。
 

 
  跨学科学习更强调发展综合能力,解决真实问题。例如,在化学教学活动“膳食指南”的评价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教师并没有采取传统的评价方式,而是设计了全程参与式学习评价。在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和学生组队,从学习初始阶段就设定目标,包括掌握人所需的营养物质;掌握食物能够为人提供的营养物质;知道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后,人会有哪些反应。明确目标后,师生签订学习合约,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的项目,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同时便于在任务结束后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跨学科学习中,学生还需要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经常性反思。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技术能力反思表,引导学生对自身技术能力进行自评和互评,直观地呈现学习效果。

  三、结语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教学,能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课改方向。初中化学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要立足化学教材,挖掘不同学科的资源,寻找学科融合支点,还要设计丰富的可视化教学资料,引领整个教学活动。要创新使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做到任务驱动,还要采用具有跨学科特色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深度参与,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深度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有效管理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金新华.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性质与转化”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9):123-124.

  [2]罗春芳.跨学科知识整合视角下初中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J].天津教育,2023(22):63-64.

  [3]宋存定.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跨学科单元教学研究[J].甘肃教育,2023(13):85-87.

  [4]吴玉纯,谢丽梅.初中化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以“抗酸胃药的研发”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5):112-116.

  [5]薛磊,王伟群.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化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以“从人类社会发展看金属的冶炼与应用”为例[J].化学教学,2023(7):52-56,97.

  [6]郑明贤,洪兹田.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以“绣球花种植中的化学”跨学科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8):108-11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