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融入游戏理念,可以体现游戏精神,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升幼儿的阅读水平。文章探讨绘本阅读游戏化的意义,提出绘本阅读游戏化的实施策略,强调关注游戏化阅读目标的可实施性,聚焦绘本阅读选材的可游戏性,保证绘本阅读游戏选择的多样性,凸显教师在绘本阅读游戏中的支持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绘本阅读;绘本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游戏是幼儿全部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儿童文学作品,感受语言所带来的美感,并通过多元有趣的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与内涵;教师要利用绘本、绘画以及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前阅读及书写的技能[1]。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阅读活动,在阅读中强调游戏精神,可以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丰富且愉悦的情感体验,进而促进幼儿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2]。游戏和绘本阅读都具备象征性的特点,因此游戏成为幼儿绘本阅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3]。二者的有效衔接,能够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将自己在绘本阅读中获得的间接经验内化为自身经验,从而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4]。

  一、绘本阅读游戏化的意义

  (一)“绘”游戏,悦心灵


  《指南》针对语言领域提出了“让幼儿喜欢阅读”的目标,因此幼儿园的阅读活动应该紧紧围绕幼儿的兴趣展开。与游戏相比,单纯的阅读活动容易让幼儿觉得单调,而幼儿期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期,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阅读活动。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并产生好奇心,教师需要使绘本与游戏有机联动,让幼儿的想象在游戏中得到践行,帮助幼儿体验绘本阅读的快乐,进而对绘本阅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促使幼儿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在幼儿发展语言能力、想象能力的关键时期,游戏化理念的融入,游戏化精神的渗透,能够让绘本阅读充满乐趣,使幼儿在阅读中爱上游戏,在游戏中品味阅读,用阅读滋养幼儿的心灵。
 

 
  (二)“绘”游戏,提质量

  脑科学的相关研究指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伙伴。幼儿在游戏时情绪处于积极状态,会通过刺激神经元促使神经网络的连接,为幼儿产生新想法奠定了生理基础。有目的地将游戏渗透绘本阅读中,能使幼儿的阅读质量得到提升,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游戏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采用绘本阅读与游戏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能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其次,游戏化的方式能帮助幼儿理解绘本的内容,体会绘本蕴含的教育价值,在游戏中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全面把握。最后,丰富多样的游戏设置,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善于观察、乐于探究、大胆表述、积极想象,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使幼儿对绘本内容产生新期待和新想法。在绘本游戏化活动中,幼儿能够不断萌生新想法,在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下,创编出内容新颖、充满童趣的故事情节,让阅读质量在游戏中得到提升。

  (三)“绘”阅读,育身心

  绘本阅读游戏化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在“静”的绘本阅读中渗透“动”的游戏,将“静”的绘本画面转化为“动”的游戏体验,帮助幼儿更直观地领略绘本的语言之美和情境之美。首先,在身心得到全面放松的前提下,在自主、愉悦的氛围下,在游戏化精神的引领下,在游戏中与绘本中的人物进行沟通、对话,将从绘本中获得的间接经验创造性地转化为直接经验,可以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次,将游戏引入阅读中,不同游戏内容会促进幼儿全方面多层次的发展。如将绘本阅读与表演游戏相结合,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及肢体表达能力提升;将绘本阅读和角色游戏相结合,能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将绘本阅读与建构游戏相结合,能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协调能力。因此,绘本阅读游戏化的实施,能够让幼儿在快乐阅读中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二、绘本阅读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在开展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其实质。实施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其获得全面发展。游戏只是一种教学方式,不能过于注重游戏在活动中的比重。在开展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游戏化阅读目标的可实施性,聚焦绘本阅读选材的可游戏性,保证绘本阅读游戏选择的多样性,凸显教师在绘本阅读游戏中的支持性。

  (一)定绘本目标

  首先,绘本阅读游戏化目标要紧扣《纲要》和《指南》制定,结合文件中提到的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所要达到的发展目标,开展绘本游戏化活动。如基于小班幼儿的发展目标,以绘本《火车火车呜呜叫》为例,教师可在游戏开展过程中,紧扣“火车”这一绘本主题,设置如下活动目标:在阅读中引入角色扮演的游戏,感受绘本情节的发展;通过设置火车桌面游戏,熟悉绘本内容,拓展绘本想象。通过设定这样的目标,可以让幼儿在游戏化的阅读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多种形式的游戏中开展绘本阅读。

  其次,绘本阅读游戏化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幼儿目前的能力水平,以此为基础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发展。如绘本《搬过来,搬过去》讲述了矮个子的鳄鱼先生和高个子的长颈鹿女士经过重重困难,最终在一起的故事。长颈鹿和鳄鱼要想长久的生活在一起,必须解决身高差带来的种种不便。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绘本内容创设建构游戏,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建构材料,让幼儿通过合作分工,建构适合长颈鹿和鳄鱼的家具,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理绘本情节

  教师可以根据节气时令或者幼儿在阅读活动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选择绘本,并对绘本情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梳理。在对绘本情节进行梳理时,教师要关注绘本的多元性,具体表现为绘本的主题、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等,绘本的材质、绘本的装订方式、绘本的排版也很重要。同时,要关注绘本的语言,其中要有一定的游戏元素,并能够利用现有的条件将这些游戏元素转化为可操作、可实施的语言游戏活动。如绘本《跑跑镇》以跑跑镇为故事背景,这里的居民每天都喜欢快跑,总是会撞在一起,而且两个不相关的事物撞在一起之后,会变成出乎意料的新事物,如小猫和小鹰撞在一起后会变成猫头鹰。在开展游戏时,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绘本开展语言游戏,鼓励幼儿利用绘本中的“哒哒哒,哒哒哒,咣”句式,说出两个事物相撞后变成的新事物。此外,

  教师要关注绘本的人物设计,引导幼儿进行创意表达。如绘本《长坂坡》讲述了一个半夜没有人的剧场里,猫变成三国中的人物,上演了一场三国里面的精彩剧情的故事。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将绘本与表演游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创设“京剧猫”小剧场,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用恰当的台词和表情来表现人物特点,创造性地进行表演,体会角色扮演的乐趣。由此可以通过表演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京剧这一艺术形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明绘本创意

  绘本往往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的内容,教师的游戏设计要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在游戏的选择上,教师要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多元一体的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方式,尝试通过多感官融合的方式,将绘本阅读创造性地改变为听的游戏、说的游戏、看的游戏、讲的游戏、演的游戏、操作的游戏或者运动的游戏,改变幼儿坐在椅子上听故事的状态,让幼儿动起来,让绘本活起来。

  在确定绘本类型时,教师要关注绘本的创意以及独特的价值。游戏作为幼儿开展绘本阅读的方式之一,应始终围绕故事活动开展。在绘本阅读中引入表演游戏,可以通过表演再现故事内容和情节,让幼儿通过语言、动作和表情对绘本进行演绎。在绘本阅读中引入建构游戏,可以让幼儿利用低结构材料对故事内容进行表达,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在绘本阅读中引入音乐游戏,可以让绘本故事情节在音乐的伴奏下逐步呈现,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以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教师可采用将音乐游戏与故事情节融合的方式,让幼儿借用拟声词,并配以合适的打击乐,丰富贪吃的狐狸想要吃掉母鸡而遇到的倒霉事情的画面,使幼儿在演奏的过程中回忆故事情节,增强绘本阅读的趣味性。
 

 
  除以上几种游戏外,围绕绘本阅读还可开展体育游戏、益智游戏等。只要是能帮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情节、探究故事内在价值的游戏,都值得运用并推广,以此真正体现游戏为阅读服务这一理念。游戏化的绘本阅读设计,还可根据开展游戏的时间点进行划分。绘本阅读前开展的游戏旨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丰富幼儿相关经验,为后续的绘本阅读奠定基础;绘本阅读中开展的游戏要聚焦幼儿对绘本的理解及情感表达,帮助幼儿解决绘本阅读中遇到的难点,有效内化绘本主题;在绘本阅读之后开展的游戏要具有拓展性及延伸性,帮助幼儿挖掘绘本内在的教育价值,让绘本与幼儿生活融合,引领幼儿健康成长。

  (四)析绘本价值

  教师在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因此为幼儿提供有效的引导是开展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的关键。在开展绘本阅读游戏化活动前,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绘本,并对绘本进行创造性加工,是绘本阅读游戏化的先行者;在开展绘本阅读游戏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不同环节设置不同的游戏,保证游戏符合教学活动要求并服务于教学活动,是绘本阅读游戏化的引导者;在绘本阅读游戏化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幼儿进行总结,并根据幼儿对绘本的理解程度,开展具有创造性的延伸活动,反思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后续的绘本阅读游戏化活动积累经验。

  基于教师在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从而提升幼儿的阅读质量和效率。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绘本内容进行一定的修改,目的是帮助幼儿理解,也为后期游戏的开展提供便利。第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绘本的呈现方式进行优化,便于幼儿阅读和开展游戏。以绘本《落叶跳舞》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落叶宝宝各种姿态的舞蹈”呈现出来,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忽而飘向远方”“哗的散落一地”等画面。第三,要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游戏的机会。鉴于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所不同,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要提倡大带小、高帮低的游戏互助模式,重视游戏的生成性。

  综上所述,图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营养品。优秀的绘本就像宝藏,教师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开展绘本阅读,也就是带着幼儿开启寻宝的旅途。对此,幼儿教师要积极探索绘本阅读游戏化的策略,将游戏与绘本阅读紧密结合,以此促进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171.

  [2]曹中平,韦丹,蔡铭烨.幼儿园游戏指导[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3,175.

  [3]高晓妹,周兢.游戏阅读教育的观念与模式[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3):29-32,41.

  [4]高爱京,辛均庚.阅读游戏化与游戏化阅读[J].基础教育研究,2019(15):86-89.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