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2020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收集所有患者临床特征。比较所有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HER-2、Ki-67、PTEN阳性率。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癌组织HER-2、Ki-67、PTEN阳性率。比较存活组及死亡组癌组织HER-2、Ki-67、PTEN阳性率。结果:乳腺癌组织HER-2、Ki-67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TEN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侵袭、脉管侵袭的癌组织HER-2、Ki-67阳性率均高于无淋巴结侵袭、脉管侵袭的乳腺癌组织,PTEN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侵袭、脉管侵袭的乳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乳腺癌组织HER-2、Ki-67阳性率均低于死亡组,PTEN阳性率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PTEN阳性表达率较低,且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侵袭、脉管侵袭密切相关,另外低表达的HER-2、Ki-67及高表达的PTEN可能意味着较高的存活率,或可作为临床理想的乳腺癌预后标志物与未来的肿瘤治疗靶点。

  【关键词】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Ki-67 PTEN乳腺癌预后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通常发生于乳房腺上皮组织,少见男性患病,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晰,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如雌激素、孕激素及泌乳素等,而临床调查表明,雌酮与雌二醇与乳腺癌的发生具有紧密联系。早期乳腺癌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常以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溢液等局部症状为主,且表现并不明显,极易被患者忽视,而一旦发展至晚期则可发生癌细胞远处转移,出现全身多器官病变,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目前,国内对于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等,且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但调查显示,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存活率远高于晚期患者,而乳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导致发现时病情多已发展至晚期,即使接受了手术治疗,仍存在较高的术后复发及转移风险[3-4]。因此,如何寻找对于乳腺癌具有高敏感、特异性的指标对于其病情进展、预后及生存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研究使得更多的肿瘤标志物被相继发现,本研究旨在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核相关抗原Ki-67、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以期为乳腺癌的病情监测、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帮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2020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均为女性;符合参考文献[5]中标准;术前未接受其他治疗;无患侧手术史。排除标准:临床资料缺失;合并脏器功能不全;既往有恶性肿瘤治疗史。年龄26~88岁,平均年龄(57.05±9.48)岁;肿瘤大小:>2 cm 57例,≤2 cm 28例。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对本研究内容进行审核后批准。

  1.2方法

  (1)收集所有患者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收集患者乳腺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5 cm以上的癌旁正常组织,组织离体后立刻以10%甲醛进行浸泡并进行石蜡包埋处理,将经石蜡处理后的标本切成5μm的切片并以65℃的温度进行烘烤,时间为1 h,然后以二甲苯及梯度乙醇对标本进行脱蜡水化,然后放入0.01 M的枸橼酸盐并以微波炉加热进行抗原修复,然后以3%浓度的过氧化氢对标本进行浸泡,时间为30 min,浸泡完成后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对标本进行冲洗3次。然后加入10%胎牛血清以37℃封闭30 min,后加入1∶500稀释的抗BCA7兔单克隆体并放入4℃的冰箱进行过夜,然后洗去一抗加入二抗并在37℃的温度中放置30 min,最后进行DNA显色脱水、透明固定,染色结果以双盲法进行评分,病理切片由院内2位病理科主任进行检阅,病理切片以光学显微镜随机观察高倍视野(×200)5个,每个视野计数200个肿瘤细胞。HER-2染色定位于细胞浆或细胞膜,细胞无染色或者染色细胞≤10%为0,细胞染色>10%、呈不完整的微弱细胞膜染色为1+;细胞染色>10%、呈不完整的中等强度细胞膜染色,或肿瘤细胞染色<10%、肿瘤呈完整的细胞膜染色为2+;细胞染色>10%,呈完整的强度细胞膜染色为3+;HER-2免疫组2+者再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无扩增者为阴性,2+检测扩增与3+均为阳性。Ki-67染色定位于细胞核,阳性结果为细胞核呈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以任意5个高倍镜视野中阳性细胞计数所占细胞比例的平均值定义为阳性细胞百分比,其中阳性细胞数<5%为阴性,≥5%为阳性(其中阳性细胞数为5%~25%为弱阳性、26%~50%为中等阳性、>50%为强阳性)。PTEN染色定位于细胞质或细胞核,阳性表达为棕黄色颗粒,依据切片中细胞染色强度及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对染色结果进行判定,染色强度:0分为无染色;1分为浅棕黄色;2分为棕黄色;3分为棕褐色。阳性细胞比例评分:0分为0~5%;1分为6%~24%;2分为25%~49%;3分为50%~74%;4分为≥75%。两积分之和≤3分为阴性,>3分为阳性。(2)收集所有患者临床特征。根据院内电子病历系统对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进行收集,包括年龄(<50岁,≥50岁)、淋巴结侵袭(有,无)、脉管侵袭(有,无)。(3)所有患者均持续跟踪3年,并统计其生存情况,并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所有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HER-2、Ki-67、PTEN阳性率。(2)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癌组织HER-2、Ki-67、PTEN阳性率。(3)比较存活组及死亡组癌组织HER-2、Ki-67、PTEN阳性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所有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HER-2、Ki-67、PTEN阳性率比较


  乳腺癌组织HER-2、Ki-67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TEN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癌组织HER-2、Ki-67、PTEN阳性率比较

  有淋巴结侵袭、脉管侵袭的癌组织HER-2、Ki-67阳性率均高于无淋巴结侵袭、脉管侵袭的乳腺癌组织,PTEN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侵袭、脉管侵袭的乳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存活组及死亡组癌组织HER-2、Ki-67、PTEN阳性率比较

  存活组乳腺癌组织HER-2、Ki-67阳性率均低于死亡组,PTEN阳性率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全球女性的身心健康,且多数女性对于乳腺癌的认知不足,而乳腺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仅在乳房深处内形成微小肿块,且肿瘤早期生长缓慢,易被患者忽视的同时也难以检测,而一旦发生明显症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即使进行相关治疗,术后仍具有较高的复发、转移风险,对患者的生存可能形成严重威胁[6-7]。因此临床也不断在寻求能够更为准确地对乳腺癌患者预后进行有效预测的肿瘤标志物,从而进行有效监测,增加治愈生存可能[8-9]。

  HER-2是目前医学界研究较为彻底的基因之一,且其与乳腺癌为主的一系列癌症均具有紧密联系,其能够使自然情况下应死亡的细胞停止死亡,并促使其不断增殖,因此对于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供给肿瘤生长的血管和淋巴管生长侵袭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在病理状态下,其在细胞膜的过度表达也会致使细胞不断增殖从而迅速形成肿瘤,是一种致癌基因[10]。Ki-67是一种能够存在于细胞核中的蛋白,是一种增殖细胞的相关抗原,其功能与有丝分裂密切相关,是细胞增殖不可缺少的一环,且其数量与细胞的分裂周期具有紧密联系,其表达越高,则说明处于增殖周期的细胞比例越高,肿瘤细胞愈发活跃,则肿瘤生长越快,组织分化能力越差,恶性程度越高[11]。PTEN具有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双重特异性,在细胞内多条信号传导途径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与凋亡,并能够使肿瘤细胞生长发育停滞,并诱导其开始程序性死亡,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重特性磷酸酶活性的肿瘤抑制基因[12]。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HER-2、Ki-67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TEN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表明HER-2、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较高,而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较低,进一步统计显示,有淋巴结侵袭、脉管侵袭的癌组织HER-2、Ki-67阳性率均高于无淋巴结侵袭、脉管侵袭的乳腺癌组织,PTEN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侵袭、脉管侵袭的乳腺癌组织,表明HER-2、Ki-67与PTEN的表达水平可能与淋巴结侵袭、脉管侵袭密切相关,存在有淋巴结侵袭、脉管侵袭的乳腺癌患者HER-2、Ki-67呈高表达水平,而PTEN呈低表达水平,而后续跟踪显示,低表达的HER-2、Ki-67及高表达的PTEN可能意味着较高的存活率。

  综上所述,HER-2、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低,且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侵袭、脉管侵袭密切相关,并根据随访结果可得知,低表达的HER-2、Ki-67及高表达的PTEN可能意味着较高的存活率,或可作为临床理想的乳腺癌预后标志物与未来的肿瘤治疗靶点。

  参考文献

  [1]周卫平,昝星有,刘晓,等.基于扩散峰度成像多参数回归模型预测雌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乳腺癌的复发风险[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4,58(2):201-208.

  [2]雷少元,郑荣寿,张思维,等.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全球模式:一项基于人群的2000-2020年肿瘤登记数据分析研究[J].癌症,2022,41(7):324-335.

  [3]李玉舟,隋愿,金红瑞,等.基于MRI影像组学三阴性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23,21(3):103-106.

  [4]金泽宇,陆裕杰,陈伟国,等.乳腺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及再手术选择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9,57(5):366-372.

  [5]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5,25(9):692-754.

  [6]宋竹清,全舒萍,朱宁,等.个体化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风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实用癌症杂志,2021,36(8):1347-1351.

  [7]何梅,赵振慧,李迅.乳腺癌规范化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多因素调查[J].河北医药,2021,43(11):1735-1738,1742.

  [8]贺帅,刘欣媛,马俊兵,等.乳腺癌中SIRT5,PKM2及HK2的表达及其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0,36(5):520-523.

  [9]李慧芳,地力木拉提·艾斯木吐拉,郭晨明,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及血清CA125、COX-2、sTNFR-P55的预测价值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2):308,384-389.

  [10]张国平,陈小龙,杨传盛,等.HER-2、Ki-67及CD14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对病情进展和预后生存的评估[J].临床误诊误治,2021,34(6):66-70.

  [11]吕德明,俎彩霞,吕凌霄.乳腺癌PTEN、Ki-67、Bcl-2和BRCA-1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0):1921-1924.

  [12]周虹,钱金锋,杨其昌,等.PTEN、MMP-2、AK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药,2021,43(22):3405-340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