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白蛋白(CAR)、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该院收治的303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10 d内患者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将其分为发生组(n=41)与未发生组(n=262)。比较两组术后3 d时CAR、PCT、TNF-α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R、PCT、TNF-α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诊断中的效能。结果:术后3 d,发生组CAR、PCT、TNF-α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 d时CAR、PCT、TNF-α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0.790、0.804、0.947,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且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效能高于三者单项检测。结论:CAR、PCT、TNF-α水平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效能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关键词】结直肠癌;C反应蛋白/白蛋白;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吻合口瘘;诊断

  腹腔镜根治术辅以放化疗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手段,但部分患者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增加患者病死风险[1-2]。既往临床多通过观察腹腔引流液和临床表现等综合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吻合口瘘,但特异性差,难以开展早期干预[3]。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炎性因子[4-5]。C反应蛋白/白蛋白(CAR)与多种肿瘤不良预后相关[6-7]。本文观察CAR、PCT、TNF-α水平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诊断中的效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本院收治的303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中结直肠癌的相关诊断标准[8],且经体格检查、结肠镜等检查确诊;临床分期Ⅰ~Ⅲ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引流管留置时间≥3 d;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恶性肿瘤;术中中转开腹治疗;人工缝合吻合口;既往有化疗、大面积放疗史;存在心、肝、肾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或其他局部脏器感染。依据术后10 d内患者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将其分为发生组(n=41)与未发生组(n=262)。发生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42~62岁,平均(51.85±3.37)岁;发病部位:直肠25例,结肠16例;临床分期:Ⅰ期16例,Ⅱ期25例。未发生组男170例,女92例;年龄40~63岁,平均(51.59±3.41)岁;发病部位:直肠157例,结肠105例;临床分期:Ⅰ期106例,Ⅱ期15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后早期CAR、PCT、TNF-α水平检测:于术后3 d采集患者外周血3 mL、腹腔引流液5 mL,外周血离心(速度4000 r/min,半径10 cm)10 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白蛋白水平,计算CAR值。腹腔引流液离心处理(速度2000 r/min,半径10 cm)10 min后,取血清,采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水平。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诊断标准[9]:有脓性或粪渣样引流物自肛门、引流管流出;直肠指诊为低位直肠瘘;二次手术直视下证实;术后患者出现高热、腹胀或腹痛症状,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消化道造影剂发现造影剂瘘口流出,符合上述任意2项及以上则诊断为吻合口瘘。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3 d时CAR、PCT、TNF-α水平。(2)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R、PCT、TNF-α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诊断中的效能。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绘制ROC曲线分析CAR、PCT、TNF-α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诊断中的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AUC<0.5表示无价值,0.5≤AUC<0.7诊断价值较低,0.7≤AUC<0.9诊断价值中等,AUC≥0.9诊断价值高,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3 d时CAR、PCT、TNF-α水平比较


  术后3 d时,发生组CAR、PCT、TNF-α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CAR、PCT、TNF-α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诊断中的效能

  以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患者是否发生吻合口瘘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术后3 d时CAR、PCT、TNF-α作为检验变量,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 d时CAR、PCT、TNF-α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AUC分别为0.810、0.790、0.804、0.947,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且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效能高于三者单项检测。见表2、图1。
  3讨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重要方式,但因结直肠生理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导致部分患者术后易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是常见类型[10]。既往多数吻合口瘘患者确诊时已经出现明显的体征、症状和影像学变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死风险高[11]。因此,积极探寻有效的生物学指标予以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 d,发生组CAR、PCT、TNF-α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分析原因为PCT为高敏感性、特异性的细菌炎症疾病感染标志物,术后3 d时患者PCT水平升高,提示肠内细菌毒素已通过瘘口进入腹腔导致局部感染[12-13]。TNF-α水平持续升高可导致免疫细胞募集异常、蛋白水解平衡改变及血管形成受损,造成吻合口长期不愈合、诱发细菌感染,继而增加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14-15]。CAR作为一个综合指标,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可反映炎症反应较重,与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的上调密切相关,抑制组织再生,影响吻合口处细胞的黏附、迁移与增殖,与术后短期感染发生相关[16]。白蛋白是一种负急性相蛋白,低白蛋白水平可能与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相关,可减缓伤口愈合速度,间接加剧了吻合口闭合困难[17]。

  本研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 d时CAR、PCT、TNF-α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AUC分别为0.810、0.790、0.804、0.947,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且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效能高于三者单项检测。提示临床可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3 d时进行腹腔引流液中PCT、TNF-α及外周血CAR水平检测,及早筛选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高风险患者,积极开展针对性抗炎以及营养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CAR、PCT、TNF-α水平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效能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参考文献

  [1]张卫星,张波涛,乔海军.腹腔镜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标志物水平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21,36(8):1317-1320.

  [2]刘英俊,高重庆,王刚成,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早期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20,42(1):70-73.

  [3]袁锡裕,李庆贤,龚时文,等.结直肠癌术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危险因素分析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20):3929-3934.

  [4]杨江民,付长海,马新福.联合检测血清CRP、PCT及MMP-9在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20,42(3):370-373.

  [5]刘凯东,白月奎,张乐,等.快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miR-21、VEGF、MMP-9、炎症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临床消化病杂志,2022,34(5):355-360.

  [6]张帅,葛晓晴,张进,等.术后早期血脂代谢水平、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效果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22,38(3):199-204.

  [7]徐明月,李园,王有龙,等.术后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与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21,59(2):144-148.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8,56(4):241-258.

  [9]胡侃,张裕桂,朱融慧,等.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结直肠癌吻合口瘘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9,37(3):433-434.

  [10]尹伟,徐靖,赵永捷.慢传输型便秘对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及原因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0,26(3):502-506.

  [11]寇克剑,许军.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影响因素及早期预测指标[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22(3):248-252.

  [12]姚奇,何兰珍,刘贤明,等.腹腔镜Dixon直肠癌术后动态监测腹腔引流液中降钙素原、CRP水平对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J].新医学,2019,50(11):850-854.

  [13]张盟,金洪永,樊奇浩,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血液中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结合血清白蛋白预测早期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2):211-215.

  [14]何英爱,姚叶林,杨素冰,等.术前C反应蛋白与清蛋白比值联合腹腔引流液炎症细胞因子检测对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62-66.

  [15]郭小艳.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7):60-64.

  [16]李伟,杨文昶,孙雄,等.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早期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J].腹部外科,2020,33(1):22-27.

  [17]刘智龙,杜晓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J].海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43(7):778-783.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