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临床内科治疗方式对血糖以及心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内科综合治疗手段。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治疗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而观察组趋势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T波总倒置、ST段总压低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患者T波总倒置、ST段总压低水平均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而观察组趋势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临床内科治疗方式,对患者的血糖状况与心电图指标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治疗效果更好,更能令患者满意。

  关键词: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血糖;心电图

  0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极大。而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患者在治疗干预过程中,体内的血糖水平发生了异常波动,从而导致患者的血糖突发性转化为低血糖,二者进行交替,从而使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升高[2]。因此,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使医疗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医院要加强诊断和治疗,避免其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临床内科治疗方式对血糖以及心电图指标的影响,本文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70例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48~76岁,平均(64.82±4.96)岁;患病时间为1~7年,平均(3.67±1.23)年。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47~77岁,平均(64.49±4.92)岁;患病时间为1~8年,平均(3.84±1.3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人员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研究的意义以及安全性,取得其同意后签署相关文件;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了解研究具体内容,并同意试验研究。

  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存在明显的心血管疾病症状,血糖存在明显的升高现象;在参与研究之前,未接受其他治疗方式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如近期有糖尿病治疗史等;过敏体质,对研究所使用药物发生超敏反应;依从性不强,无法有效配合相关医护人员。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临床常规的控糖治疗手法,患者每天服用0.5g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60230),在此基础上注射胰岛素,并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患者糖分的摄入量。观察组患者需要在以上常规控糖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以此来预防心肌梗塞,除此之外控制患者血压,指导患者饮食,减少糖分以及盐分的摄入量。

  1.3观察指标

  ①对治疗后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并作出组间比较。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消失,血糖控制情况明显较好;好转:治疗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与血糖状况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表现没有减轻,血糖控制情况不佳;去除无效率即为临床疗效。②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的统计学计算。③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的统计学计算。④分析治疗后患者的满意情况,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部分由SPSS 22.0操作完成,所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分析方法为t检验,P<0.05为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而观察组趋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与睡眠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T波总倒置、ST段总压低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患者T波总倒置、ST段总压低水平均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而观察组趋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随着社会结构的持续变化,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伴随而来的就是各类疾病的发生,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此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群体中的慢性疾病增多,高血压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伴随着糖尿病的发病,其体内一些因素的刺激和影响,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升高,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加大了医疗诊断的难度[3-4]。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多发病,其原因有环境、遗传性等多个方面,患有糖尿病的人往往会出现日渐消瘦、暴饮暴食、肥胖、多尿等症状,并且长时间保持高血糖,并且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特别是心、脑血管和眼部功能性障碍[5]。根据有关的研究报道,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从而形成合并性疾病,从而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同时患者的病情也会呈现出严重的状况,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6]。

  不同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当前,还没有找到能够彻底治愈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只能通过控糖等手段来抑制疾病的恶化。但是,如果患者没有在时效期内对糖尿病进行控制,那么就会出现较高的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因为患者的体内血糖长时间处于较高的评分状态,在服用药物后,血糖会迅速下降,从而导致高、低血糖的交替出现,使得心脑血管的疾病更加严重,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为糖尿病在早期的时候比较隐蔽,而在确诊之后,症状就已经很明显了,而且在确诊糖尿病的时候,也会检查出其他局部的并发症,这对患者的机体功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会对重要脏器系统造成损害[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而观察组趋势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T波总倒置、ST段总压低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患者T波总倒置、ST段总压低水平均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而观察组趋势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说明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临床内科治疗方式,对患者的血糖状况与心电图指标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治疗效果更好,更能令患者满意。

  当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时,大部分患者都会有较长周期的高血糖症状,以及心血管功能不健全等,因此,对血糖指标的控制是对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首要步骤,同时也要注意并改善心血管系统的不适状况;而在临床内科综合性的治疗模式中,主要是将血糖、血压、体重、血脂等各项指标的有效控制作为主导干预的内容,再加上运动疗法的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疾病预后恢复质量[8]。此外,还要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还要注意患者的科学生活饮食习惯,比如每天的钠盐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整体疗效。另外,患者在接受了全面的药物疗法后,其对医疗品质的满意度得分有明显的提升,其疗效也是比较理想的。在临床上,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内科治疗工作中,患者要积极配合,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9]。其实,许多患者的生活习惯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许多患者本身就有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比如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卫生,这都会给患者的病情造成更大的影响。所以,患者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一种更健康、更科学的生活方式,从心理、精神两个层面上进行管理,从而使自己的疾病得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在患者的临床内科治疗中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医护人员要主动掌握患者的心态,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在患者的空余时间里,还可以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增强他们的身体功能,加速他们的康复进程[10]。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临床内科治疗方式,对患者的血糖状况与心电图指标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治疗效果更好,更能令患者满意,此种治疗方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绍巍,李新,袁柏欣,等.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内科观察及治疗[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3):42-43.

  [2]韩春艳.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9):127.

  [3]He Q,Pan J,Wang L,et al.A Prospective Study: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o-cereb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Jou r n a l o f Diab e t e s I n v e s tig a ti o n,2021,12(10):1845-1854.

  [4]刘晓红,孙勇.自拟益气养阴化瘀汤在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2):89-93.

  [5]王中瑞,符宇,赵瑞霞,等.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中医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评估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0):2450-2456.

  [6]朱爽.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透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1,27(19):139-141.

  [7]魏昌军.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内科治疗效果[J].智慧健康,2019,5(14):128-129.

  [8]崔野.丹参多酚酸盐对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22):68-70.

  [9]田宇.不同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合并心脑血管病效果的临床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2):67,70.

  [10]崔元哲.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内科观察及治疗[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5):4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