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7月10日—2022年7月10日昆山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数据中开展一项回顾性的队列研究,将期间就诊的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按照就诊过程中是否使用CDSS进行管理分为CDSS组和常规就诊组,分析两组患者管理1年后血压水平和血压控制率的差异,并使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的血压控制差异。结果CDSS组和常规就诊组分别纳入患者3304名,两组间主要危险因素在基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呈现大幅降低,且CDSS组血压达标率相比于常规诊疗组更高,收缩压、舒张压也比常规就诊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一级、二级、三级不同亚组中CDSS组血压控制情况均比常规诊疗组效果更好,且患者高血压分级越高血压降低程度越大。结论CDSS可以辅助基层医生快速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诊疗方案调整,同时能自动地给出危险预警和提醒,帮助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病人更好地控制血压。
关键词:社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高血压;血压控制
0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现为“井喷式”增长[1],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长期以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高误诊率、重复诊疗、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是制约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原因[2],*息时代的技术发展为改变这一状况提供了契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应运而生。本研究以昆山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数据开展一项回顾性的队列研究,旨在评价CDSS规范化诊疗工具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提升效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基于2018年7月10日—2022年7月10日在昆山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部署CDSS院内服务)就诊的常规高血压病患者(27325名)选取研究对象,将就诊过程中使用CDSS进行管理的患者作为CDSS组(3304名),同时对于CDSS组的患者,使用倾向性评分按照就诊时间、年龄、性别、血压分级等因素以1∶1的比例匹配常规就诊患者作为常规就诊组,共纳入研究对象6608名(CDSS组、常规就诊组各3304名)。在基线搜集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息(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吸烟情况、实验室检查*息及慢病共病情况。
纳入标准:年龄≥18;基线血压控制不达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排除标准:基线数据中没有血压记录的患者;失访患者。
1.2干预
1.2.1常规就诊组
社区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诊疗经验,指导患者及家属建立健康教育档案,注意形成控制体重、减少钠盐、高脂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并合理应用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进行血压控制治疗,每周监测一次血压,随时电话回访,指导患者治疗。
1.2.2 CDSS组
①通过系统智能识别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等基础*息,检验*息系统报告、放射*息管理系统、报告等病历文书,结合患者的生理、疾病状态等临床实际和最新指南精细化用药建议,推荐匹配率最高的诊断及伴生诊断、相应的检查检验、治疗处方和方案等;②系统通过深度学*和大数据挖掘,自动映射SNOMED-CT、LOINC、ICD-11等术语标准,并根据患者诊断、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向医生提供智能提醒与预警*息,帮助实现临床诊疗的科学化、规范化,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出针对性的建议;③在病历书写过程中对内容进行实时质控,对病历内容进行纠错提醒;④对患者的就诊*息、血压控制情况、病情变化、可能危险因素与用药情况进行实时比对,以周、月、季、年为单位进行*息反馈,帮助医务人员及时调整和改良临床治疗方案;⑤以临床证据数据库循证医学为基础,运用智能运算技术对患者的综合*息进行计算预测,评估患者10年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并依据评估的风险等级,给予对应的积极防治干预措施。
1.2.3健康管理干预时间
两组人群首次就诊时间作为起始干预时间,干预周期为1年。
1.3结局测量
搜集两组患者管理1年后院内的首次血压测量记录以及实验室检查*息,按照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作为血压是否达标的切点。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分析数据,年龄、体质指数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性别、文化水平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使用双侧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基线数据情况
CDSS组和常规诊疗组在年龄、性别、血压水平、血压分级上无显著差异(P>0.05),CDSS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者比例高于常规就诊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干预1年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呈现大幅度的降低,且CDSS组血压达标率相比于常规诊疗组更高,收缩压、舒张压也比常规就诊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DSS组在血脂水平降低上表现更好,其中干预1年后的总胆固醇水平较基线降低了0.07mmol/L。见表2。
2.3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血压减少差异比较
在高血压一级、二级、三级不同亚组中CDSS组血压控制情况均比常规诊疗组效果更好,且患者高血压分级越高血压降低程度越大,见图1。
3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高血压管理的“主战场”“主阵地”,其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趋势[3]。如何利用智能*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红利”,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成为了当前基础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4]。
本组研究显示,管理一年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呈现大幅度地降低,且CDSS组血压达标率相比于常规诊疗组更高,收缩压、舒张压也比常规就诊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认为,CDSS是一套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新型综合应用系统,通过利用*息化优势和系统的临床知识,对诊断、治疗、检查、检验、护理和费用等患者基本*息及病情*息进行分类与加工,达到帮助医护人员作出医疗决策、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的目的[5]。通过CDSS的智能辅助诊断、智能鉴别诊断、智能推荐治疗方案等功能与临床实践的有效连接,有助于辅助基层医生快速、科学、规范地评估高血压患者病情、预警提醒危险、调整优化诊疗方案,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血压控制效果[6]。
综上所述,CDSS可以辅助基层医生快速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诊疗方案调整,同时能自动地给出危险预警和提醒,帮助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病人更好地控制血压。
参考文献
[1]金静,戴朝晖,蒋志明.医联体管理模式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1,21(4):368-370.
[2]张艳春,秦江梅,董亚丽,等.社区“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9,38(6):54-57.
[3]郭田媛.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息文摘,2022,22(17):63-66.
[4]李光杰,石怀英,周鹏,等.海南省海口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22,39(3):180-182.
[5]黄月佳,肖静,何桂香,等.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2,45(2):214-218.
[6]胡红娟,伍利蓉,游紫为,等.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高血压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11):1051-105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