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胸前和肋间臂神经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给予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胸前和肋间臂神经,两组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皮肤感觉障碍、乳房美观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皮肤感觉障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乳房美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胸前和肋间臂神经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但更能降低乳腺癌患者皮肤感觉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乳房美观度。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并发症乳房美观度淋巴结
乳腺癌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与死亡率[1-2]。近年,因各种致癌因素的增加,乳腺癌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多[3-4]。乳腺癌起病隐匿,患病初期无典型表现,大部分患者在明确病情时已为中晚期,严重影响预后[5]。因此,及时诊断出乳腺癌,并对其施以针对性治疗,对于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为现阶段临床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术式,然而其手术期间未保存胸前、肋间臂神经,会破坏神经细小分子,术中容易出现感觉障碍、腋窝疼痛等状况,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6]。近年,伴随手术方案的不断改进,临床提出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胸前和肋间臂神经的手术方案,但该手术是否会影响淋巴结清扫效果、乳房美观度还需更深入分析。基于此,本研究探究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的具体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均为女性;②符合手术指征;③无其他恶性肿瘤;④生命体征稳定。(2)排除标准:①乳房皮肤水肿;②伴有精神障碍;③肝肾功能不全;④存在严重感染;⑤妊娠期或哺乳期;⑥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⑦术前接受过放化疗;⑧伴有精神障碍。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50.48±2.36)岁;患病部位:左侧28例,右侧21例。观察组,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50.67±2.48)岁;患病部位:左侧30例,右侧19例。两组年龄、患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铜仁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胸前和肋间臂神经。全身麻醉,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依据乳房大小、病灶部位等情况选择适当的切口;在距病灶≥3 cm处切开皮肤,从锁骨下缘至肋弓、胸骨外侧缘(同侧)至背阔肌前缘开展皮瓣游离;待充分游离后,将出现病变的乳腺、四周结缔及胸大肌浅表明筋膜组织彻底清除;沿胸大肌表面筋膜到胸大肌外侧,朝上、朝内对胸大肌牵拉,清理锁骨下、腋窝、胸大小肌间脂肪及淋巴结;在离断胸小肌离断及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期间需保存胸前神经,对肋间臂神经下部淋巴结清理时需保存肋间臂神经;清洗手术区域,置入引流管,闭合切口,术毕。
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具体术式步骤同对照组,但未对胸前神经、肋间臂神经保存。
两组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治疗,并持续随访1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皮肤感觉障碍:术后1个月检测两组患侧触觉障碍、痛觉障碍发生情况,触觉以手指触摸检查,痛觉采用大头针的针尖轻微针刺患者皮肤,患者需即刻说明实际感受。触觉、痛觉均正常则认定为感觉正常;患者无触觉(麻木)、感觉明显缺失则认定为感觉障碍。(2)乳房美观度:术后1个月评估两组乳房美观度,乳房美观度评价标准:乳房外观依然存在严重变形、色素沉着现象,乳房表面存在明显瘢痕为1分;乳房外观基本恢复,乳房下缘遮盖少量瘢痕为2分;乳房外观恢复,乳房表面无切口瘢痕为3分。(3)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4)并发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患肢麻木、腋窝疼痛、肌肉萎缩、皮下积液。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皮肤感觉障碍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皮肤感觉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1个月乳房美观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1个月乳房美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乳腺癌属于临床多发的恶性肿瘤,其患病率、致死率均处于较高水平[7-8]。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尚未完全明晰,往往认为与月经初潮年龄、遗传等因素有关[9-10]。乳腺癌起病初期缺乏典型表现,仅表现为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等,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治疗,病情进展到中晚期将会出现肿瘤细胞转移,损害机体其他脏器,对患者身心安全造成一定威胁[11-12]。
对此类患者,既往以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为主,该手术以最大程度去除病变组织并保存乳房外形为基本原则[13-14]。然而术后易造成乳房塌陷,对乳房美观度造成一定影响,且还会导致神经支配部位的肌肉萎缩,进而引起感觉障碍,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皮肤感觉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乳房美观度优于对照组。提示,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手术期间保存胸前和肋间臂神经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但能减少皮肤感觉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且还可提升乳房美观度。分析原因认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术式操作难度,尤其是肋间臂神经横穿腋窝脂肪组织,保留难度较大,因而手术时间较长[17]。胸前神经能支配胸肌功能,若切断该神经,则会造成肌肉神经影响下降,影响肌肉活性,从而造成胸肌功能下降,较易引起肌肉萎缩等情况[18]。肋间臂神经末梢能不间断接收皮层感觉刺激器发出的神经冲动,若未对其保留,将会引起感觉障碍、腋窝疼痛等[19]。本研究对两根神经进行保存,确保患者的神经功能依然存留,进而确保胸大肌尚可维持乳房形态,加之该手术通路从乳房下段入路,乳房能在一定程度上遮盖手术瘢痕,因而能提升乳房美观度[20]。另外,神经功能活性的保证,可使回心血量、肌肉血供恢复,由此减少因肌肉血供减少而引发的损害,最终降低皮肤感觉障碍及并发症发生率。但本研究所纳入样本量较少,临床还需增加样本量,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确保患者可获得更良好的预后。
综上所述,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胸前和肋间臂神经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但更能降低乳腺癌患者皮肤感觉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乳房美观度。
参考文献
[1]SALAFUDDIN M F,YARSO K Y,NUGROHO H A,et al.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is better for sexual satisfaction compared to a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for breast cancer[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23,24(6):2083-2088.
[2]YAN H,GAO P,KONG X,et al.Study on short-term cosmetic effects and quality of life after breast cance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combined with one-stage prosthesis implantation[J].J Cancer Res Ther,2022,18(7):1988-1993.
[3]彭永强,刘建军,王平,等.保乳术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影响对比[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3,51(4):458-461.
[4]袁忠,王科军,马海南.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核因子κB表达水平与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关系[J].医学综述,2022,28(11):2240-2244.
[5]李泽均,李耀松,梁开远,等.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23,51(2):194-196,199.
[6]刘盼,赵毅.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免疫功能及引流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11):1277-1281.
[7]冯凯,吴梓政,韦丽光,等.改良乳腺癌根治术联合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抵抗素、脂联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5):977-981.
[8]WU H X,LIN Z W,SONG T Y,et al.Efficacy of breast conservative surgery versus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for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sian J Surg,2022,45(7):1491-1493.
[9]LIN X,CAI Y,CHEN X,et al.Analgesia and stress attenua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modified pectoral nerve block type-Ⅱwith different volumes of 0.3%Ropivacain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for breast cancer:a prospective parallel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J Clin Pharm Ther,2022,47(10):1676-1683.
[10]汪金镇.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10):45-48.
[11]麻丽珍,潘静进.基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16):86-89.
[12]黄毅,李磊,胡勇,等.腋窝筋膜瓣组织成型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J].现代肿瘤医学,2022,30(20):3698-3702.
[13]李小平,田富国.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效果分析[J].癌症进展,2022,20(16):1667-1669,1673.
[14]屈洪波,朱芳,胡雄强,等.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假体乳房再造的效果[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21,27(1):38-41.
[15]李国明,刘宝胤.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及乳房Ⅰ期重建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1,26(7):525-529.
[16]刘社景,李林,赫阳森.术中保留胸前与肋间臂神经在早期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癌症杂志,2023,38(4):672-675.
[17]陈俊男,高波,汪龙庆,等.乳腺病灶手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运用效果[J].当代医学,2022,28(4):117-119.
[18]孙宏建,张蕾.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胸前、肋间臂神经对胸肌功能及感觉功能障碍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4):57-59.
[19]朱会利.保留肋间臂神经与胸前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患者疼痛程度及上肢功能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2,29(22):43-45.
[20]秦雪,刘广舒,张全刚.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12):34-3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