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雌激素、来曲唑联合绒促性素治疗内分泌失调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石狮市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内分泌失调患者。根据1∶1比例原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雌激素、来曲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绒促性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血清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均降低,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升高,观察组LH、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抑制素B(inhibin B,INHB)及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水平均降低,观察组AMH、INHB、Vasp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来曲唑和绒促性素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取得理想效果,可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且未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关键词】雌激素来曲唑绒促性素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是当前女性常见疾病类型之一,是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等疾病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会导致女性出现肌肤老化、肥胖、早衰等表现[1]。雌激素是治疗内分泌失调的常规方法,起效快、效果较好,但无法控制发病因素,治疗后复发率高[2]。来曲唑是一种临床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线促排卵药物,可改善激素分泌、卵巢功能[3]。绒促性素是一种促性腺激素药,具有促进及维持黄体功能,促使孕激素合成的作用[4]。基于内分泌失调发病机制复杂、复发率高等特点,仅常规用药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取得较好效果,但整体效果不佳,面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选取石狮市医院妇产科在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内分泌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雌激素、来曲唑和绒促性素针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应用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内分泌失调患者。纳入标准:(1)经临床表现、功能诊断、病因诊断等,符合内分泌失调标准[5];(2)均有性生活史;(3)暂无生育要求。排除标准:(1)伴有心血管疾病史;(2)近3个月有激素类用药史;(3)因其他因素导致的排卵或月经异常;(4)先天性生殖系统发育不良;(5)伴卵巢肿瘤、血液疾病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6)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7)研究期间退出。根据1︰1比例原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3.86±5.82)岁;体重指数18~28 kg/m2,平均体重指数(23.89±3.15)kg/m2;病程0.5~6.0年,平均病程(2.93±1.01)年。观察组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4.15±5.96)岁;体重指数18~28 kg/m2,平均体重指数(24.04±3.20)kg/m2;病程0.5~6.0年,平均病程(3.02±1.0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并审核通过。患者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雌激素、来曲唑治疗。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国药准字J20030089,规格:1 mg/片),1 mg/次,1次/d,于月经期第5天开始服用,月经期第1~4天停用;来曲唑片(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09,规格:2.5 mg/片),口服,5 mg/次,1次/d,于月经期第5天开始服用,月经期第1~4天停用;连续服用3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绒促性素(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44020672,规格:5 000 U),肌内注射,4 000 U/次,每3天注射1次;连续5次。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显效为临床症状均消失,超声检查卵泡直径超过18 mm,连续3个周期排卵,月经周期及量均恢复正常;有效为临床症状减轻,卵泡直径超过18 mm,间断周期排卵,月经周期及量均明显改善;无效为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性激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月经周期后的第3天采集患者静脉血样3 mL,对其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10 min,3 000 r/min),分离出的血清置于-20℃环境内保存待检。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3)血清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10 mL,在与以上相同条件离心后,将离心后的血清样本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抑制素B(inhibin B,INHB)及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4)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疹、乳房胀痛、肝肾功能异常、腹痛。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比较
治疗前,两组LH、FS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H、FSH水平均降低,E2水平升高,观察组LH、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AMH、INHB、Vasp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MH、INHB、Vaspin水平均降低,观察组AMH、INHB、Vasp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1例乳房胀痛,2例腹痛,1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1例乳房胀痛,1例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1,P=0.479)。
3讨论
内分泌是由分布在全身内分泌细胞及分泌腺构建的系统,系统中各种激素及神经系统起到调节人体代谢过程、生理功能、生殖衰老等诸多生理活动[6]。正常的内分泌系统是由各种激素通过反馈调节机制维持平衡状态,当某种激素过多、过少等原因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是妇科常见疾病,以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明显影响患者身体健康[7]。目前内分泌失调无特异药物,多进行药物治疗,但因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仅采用单一用药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故而多建议联合用药方案。
有研究表明,内分泌失调患者多存在雌激素降低情况,而长期雌激素不足会加重疾病程度,使卵巢功能下降,体型肥胖等[8]。因此雌激素疗法是治疗内分泌失调的有效药物,戊酸雌二醇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雌激素类药物,可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及子宫内膜生长,修复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同时补充人体缺乏的雌激素,可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减轻内分泌异常,反馈性抑制垂体的性功能调节轴,改善患者内分泌功能[9]。来曲唑是临床多用于抗肿瘤、促排卵药物,作为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对芳香化酶合成途径的抑制,阻断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过程,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可相应纠正患者雌激素水平过度的情况[10]。同时来曲唑可促进排卵期优势卵子的数量,改善卵泡过多及机体卵巢功能[11]。绒促性素是一种糖蛋白,可促进机体卵泡成熟,促进排卵;同时可促进体内黄体生成素,使机体内激素水平维持动态平衡状态,改善内分泌失调症状[12]。本组研究,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其结果表明雌激素、来曲唑和绒促性素联合用药能提高妇科内分泌失调治疗效果,由于上述3种药物均会纠正体内激素紊乱情况,但单一用药的效果并不理想,而联合用药可调节雌激素、卵泡刺激素等水平,使各种激素均处于平衡的状态,进而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在治疗期间,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说明联合各种药物并未增加患者副作用,具有一定安全性,但本研究样本量少、研究时间短,使其研究副作用不明显。另外在激素类药物治疗时,药物具有明确指征,并要定期体检,在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处理,从而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
E2、FSH、LH是人体内分泌常见的激素,其中FSH具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性成熟及卵泡成熟的生理功能;E2是由机体卵巢成熟滤泡分泌,具有调节女性激素,改善内分泌失调激素分泌不足的问题;LH具有促进黄体生成及促排卵的功能[13]。本组研究,治疗后,两组LH、FSH水平均降低,E2水平升高,观察组LH、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说明雌激素、来曲唑和绒促性素能够调节患者激素平衡。分析原因是采用雌激素治疗,可调节机体雌激素水平,避免FSH、LH过度导致的内分泌失调症状;同时联合来曲唑治疗可降低雌激素的合成物,阻断下丘脑及垂体的负反馈机制,促进垂体分泌FSH,改善人体排卵功能;同时来曲唑不会结合雌激素受体,其半衰期短,故而结合雌激素疗法,可相应调节E2、FSH含量,使其维持动态平衡的状态;另外采用绒促性素治疗,可改善患者黄体功能,促进体内雌孕激素的分泌,可模拟人体正常的月经周期,改善LH水平[14]。因此雌激素、来曲唑和绒促性素作用机制不同,可相应调节人体激素水平,使其维持平衡的生理状态,改善患者内分泌功能。
因内分泌失调患者因激素分泌紊乱,会影响卵泡发育及排出功能,导致卵巢功能下降。AMH是评价女性卵巢的储备功能的指标,其水平过高,可能会导致卵巢发育异常;INHB反映颗粒细胞功能;Vaspin是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其水平升高,极易造成内分泌紊乱[15]。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AMH、INHB、Vaspin水平均降低,观察组AMH、INHB、Vasp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雌激素、来曲唑和绒促性素联合用药可调节人体卵巢功能,改善内分泌紊乱症状。原因是三药结合可调节人体激素水平,维持体内雌孕激素的平衡,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进而能改善患者卵巢功能,纠正其内分泌紊乱。
综上所述,雌激素、来曲唑和绒促性素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取得理想效果,能够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使体内激素维持平衡的生理状态,改善患者卵巢功能,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且未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马玉秀,杨惠林,马永萍,等.益肾活血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20,33(8):112-115.
[2]朱玲玲,邵选,郭瑢婷.克罗米芬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对内分泌失调性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与妊娠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21):3976-3979.
[3]王明星,尹谦,张晓丹,等.来曲唑联合高脂膳食诱导PCOS-IR大鼠模型复制时间及其内分泌、代谢改变的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1):1-7.
[4]贾姣姣,陈辉莲,唐慧珍.绒促性素联合G-CSF宫内灌注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妊娠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1,30(4):85-88.
[5]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6.
[6]叶茂盛.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行内分泌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z1):55-56.
[7]刘春梅.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5):793-794.
[8]苗芸,傅玉娟,宋芳霞,等.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内分泌失调女性内分泌轴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15):2941-2944.
[9]陈峦峦,李斯晨,钟鑫琪,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黄体支持加用戊酸雌二醇对活产率和早产率的影响[J].中国药业,2023,32(4):66-69.
[10]崔荣荣,王晨鸽,尹东升.来曲唑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22,51(3):359-362.
[11]张平,曹浩哲,曹晶,等.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月经期间应用来曲唑促排卵治疗的最佳剂量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5):832-835.
[12]尹轶莎,李秋圆,陈圆辉,等.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使用绒促性素诱发排卵后不同胚胎移植时间临床结局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7):510-514.
[13]郑敏慧,潘一红.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对性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19):3597-3600.
[14]杨翠荣,胡豪,闫炯,等.孕康颗粒联合绒促性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9):2717-2719.
[15]廖鑫,张开羽,高琳,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PTX3、vaspin水平的观察研究[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8,38(4):228-23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