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评估两种置管方式肠内营养(EN)应用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行EN的86例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纳入43例,采用鼻胃管肠内营养(NGEN)]、观察组[纳入43例,采用鼻空肠管肠内营养(NJEN)],评价组间营养指标、T细胞亚群、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炎症因子、并发症。结果①置管前,组间营养指标、T细胞亚群、APACHEⅡ、GCS、炎症因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2周后,观察组营养指标、T细胞亚群、APACHEⅡ、GCS、炎症因子更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消化道出血、腹泻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对神经重症患者实施NJEN,可以尽快改善营养及免疫状况,促进意识与病情恢复,控制炎症状态,减少返流、误吸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置管方式;肠内营养;神经重症

  0引言

  神经重症医学科(NICU)是基于神经病学的一类亚专科,主要救治恶性颅内高压、癫痫持续状态、危重症脑血管病、颅内感染、重症颅脑损伤等患者,可以向此类患者提供更有效、更专业、更全面的监护及治疗措施,挽救患者生命。但是由于神经重症疾病具有代谢反应改变、炎症反应剧烈、起病急等特点,加之此类患者往往伴有基础疾病、年龄较大,一旦出现神经性胃肠损害、延髓性麻痹、意识障碍等情况,机体受创严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影响原发病治疗,甚至提高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预后质量,故有必要关注此类患者营养问题[1-2]。肠内营养(EN)是一项重要的营养支持手段,可以促进肠黏膜上皮细胞修复、增生,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重症患者营养状态[3-4]。该法主要包括鼻胃管肠内营养(NGEN)、鼻空肠管肠内营养(NJEN)两种置管方式,关于二者应用在神经重症中的疗效尚有争议。因此,本文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行EN的86例神经重症患者,就两种置管方式EN应用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行EN的86例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为47~78岁,平均(62.2±6.5)岁;疾病类型包括动脉瘤5例、脑出血15例、颅脑外伤23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为45~77岁,平均(61.9±6.0)岁;疾病类型包括动脉瘤6例、脑出血13例、颅脑外伤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伴有明显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改变,中重度昏迷>12h;②胃肠功能正常;③无严重应激性溃疡、休克;④家属知情且接受研究方法。

  排除标准:①生命体征无法维持者;②合并严重消化道出血无法耐受EN者;③胃镜检查禁忌者;④合并严重多发伤者;⑤肠梗阻、小肠运动障碍者;⑥因存在头面部骨折、颅底骨折等置管禁忌而无法置管者;⑦胃肠道手术史者;⑧心肝肾等功能严重障碍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NGEN):置管前排除置管禁忌证,置管时选用14号鼻胃管,调节为平卧位头后仰,以湿棉签清洁鼻腔,鼻饲管前端用石蜡油润滑,同时在鼻腔内涂适量石蜡油,缓解插管刺激,再测量发际/鼻尖到剑突长度(45~55cm),从较通畅侧鼻腔缓慢插入鼻胃管,待插入至咽喉部(10~15cm),托起患者头部,让下颌贴近胸骨柄,再缓慢插入鼻胃管,利用注入气体听诊、抽吸方式确认胃管头端有无处于胃腔,最后妥善固定胃管即可。

  观察组(采用NJEN):置管时选择10号螺旋形鼻肠管(145cm),前期流程同对照组,在置入胃腔后仍不拔出金属导丝,让患者保持右侧卧位,缓慢进管,期间以食指、拇指、中指做捻发状进管,动作宜慢,避免空肠管头端顶在十二指肠管壁或幽门上,以及用温水(35~45℃)缓慢冲胃腔,保持置管深度95~110cm,最后通过床边腹部X线确认空肠管是否在位,若是置管失败,需要在消化内窥镜或X线透视下辅助置管。

  1.3观察指标

  选取营养指标、T细胞亚群、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炎症因子、并发症。

  (1)营养指标:评价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方法:采血(5mL空腹静脉血)、获取血清(10min、3000r/min),Hb以全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化验,ALB、TP以东芝TBA-2000FR生化分析仪检测。

  (2)T细胞亚群:评价指标为CD4+/CD8+、CD4+、CD3+,方法:以日本希森美康流式细胞仪检测。

  (3)APACHEⅡ:涉及3个维度、71分,随着分值增加,提示病情加重[5-6]。

  (4)GCS:涉及3个部分、15分,随着分值增加,提示昏迷程度及病情减轻[7]。

  (5)炎症因子:评价指标为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 RP)、白细胞计数(WBC),方法:采血、获取血清步骤同(1),PCT、CRP以东芝TBA-2000FR生化分析仪检测,WBC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6)并发症:统计且记录反流、消化道出血、误吸、吸入性肺炎、腹泻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分析数据,营养指标、T细胞亚群、APACHEⅡ、GCS、炎症因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提示数据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分析营养指标


  置管前,组间H b、A L B、T P无差异(P>0.05);置管2周后,观察组Hb、ALB、TP偏高(P<0.05),见表1。
 

 
  2.2分析T细胞亚群

  置管前,组间CD4+/CD8+、CD4+、CD3+无差异(P>0.05);置管2周后,观察组CD4+/CD8+、CD4+、CD3+偏高(P<0.05),见表2。
 

 
  2.3分析APACHEⅡ、GCS

  置管前,组间APACHEⅡ、GCS无差异(P>0.05);置管2周后,观察组APACHEⅡ偏低,GCS偏高(P<0.05),见表3。
 

 
  2.4分析炎症因子

  置管前,组间PCT、C RP、WBC无差异(P>0.05);置管2周后,观察组PCT、CRP、WBC偏低(P<0.05),见表4。
 

 
  2.5分析并发症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更低(P<0.05),组间消化道出血、腹泻发生率无差异(P>0.05),见表5。
 

 
  3讨论

  神经重症患者往往伴有意识障碍,无法自主进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问题。EN是改善神经重症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手段,可以保护消化道黏膜完整性,促进肠蠕动,抑制炎性介质异常释放,阻止病情恶化,但是关于采用何种置管方式尚有争议[8-9]。

  本次研究表明,NJEN对神经重症患者有较好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Hb、ALB、TP偏高,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更低(P<0.05),与王翊飞等[10]学者的报道一致,分析原因:Hb、ALB、TP均是评估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而从研究结果来看,采用NJEN时更能减少返流、误吸等并发症,改善上述指标,促使患者储存更多能量,为接受治疗、提高预后创造良好条件,可能是因为:NGEN具有经济、操作方便、无需X光片确认、无创等优点,能够耐受多种类流食,但是较之其他EN置管途径,该法更易堵管、脱管,以及在喂养时容易出现误吸、返流等风险,加之神经重症患者往往伴有意识障碍、胃瘫,胃肠动力较差,故采用NGEN并发症风险高,而NJEN能够直达空肠,使得机体从空肠摄入营养,不易因胃瘫而影响营养吸收,亦不会因返流、误吸而中断EN,所以可以保证营养治疗的完全性与连续性,有效改善营养状况[11-12]。

  (2)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D4+/CD8+、CD4+、CD3+偏高(P<0.05),与王翊飞等[13]学者的报道一致,分析原因:营养不良容易引起免疫功能紊乱,减少B细胞、淋巴细胞数量,而随着提供EN,能够改善免疫功能,并且从研究结果来看,NGEN、NJEN均能调节免疫活性细胞因子形成与释放,激活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但是相较而言,后者更能满足神经重症患者营养需求,所以在改善T细胞亚群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

  (3)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APACHEⅡ偏低,GCS偏高(P<0.05),分析原因:NGEN操作方便,但是鼻饲期间容易出现误吸等情况,降低EN耐受程度,而NJEN直接跨越上消化道,进入屈氏韧带以下空肠部位,可以减少误吸等发生率,提高EN耐受性,改善营养及免疫状态,促进病情转归[14]。

  (4)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CT、CRP、WBC偏低(P<0.05),分析原因:PCT、CRP、WBC均能评估神经重症患者炎症状态,而从研究结果来看,两组采用EN后PCT、CRP、WBC均有所升高,但是观察组采用NJEN时上述炎性因子提升水平不高,并且明显低于采用NGEN的对照组患者,提示NJEN更能控制炎症状态,降低病死率[15]。

  综上所述,由于对神经重症患者实施NJEN,既能促进营养及免疫状况改善,尽快缓解病情,也能减少返流、误吸等并发症,亦能有效避免炎症状态加重,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倩.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干预对神经外科中老年重症患者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36):116-120.

  [2]李红炎,金静芬,姚梅琪,等.神经重症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与康复,2022,21(12):21-25.

  [3]范小宁,孙盼盼,靳玉萍,等.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喂养策略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2):2151-2155.

  [4]董晓露,刘静.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对神经重症患者短期疗效的评价[J].安徽医专学报,2022,21(4):143-145.

  [5]杨杏珍,龚少逸,罗爱华.早期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联合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6):148-151.

  [6]党辉,陈军,陈伟荣,等.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肌力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31):104-107.

  [7]阴翘.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3):3388-3389.

  [8]梁锡泉,农勇军,覃善都.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老年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22,8(3):21-25.

  [9]万燕,冯霁,谢丽媛,等.不同剂量早期肠内营养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后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20):4400-4403.

  [10]王翊飞,张李涛,朱坤灿,等.两种置管方式肠内营养治疗神经重症的疗效比较[J].浙江医学,2021,43(17):1896-1898,1901.

  [11]俞彩华,王幼红,何佳乐.鼻胃管减压联合鼻空肠置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中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22,34(1):78-79,112.

  [12]徐娟,高玉玲,赵萍.不同肠内营养置管方式在脑血管疾病行机械辅助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138-139.

  [13]王翊飞,陈颖,张李涛,等.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在神经重症患者快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2):160-162.

  [14]高云峰.两种肠内营养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效果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9):3114-3117.

  [15]史颖,金鑫,冯鑫利,等.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误吸风险的重症脑血管病老年患者的应用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5):585-589,59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