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情志疗法联合针灸对肝郁气滞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肝郁气滞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和观察组(中医情志疗法联合针灸,3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症候积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活质量[简易生活量表(SF-36)]。结果: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疗法与针灸联合应用于肝郁气滞型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且有助于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关键词】乳腺癌肝郁气滞中医情志疗法针灸心理状态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由于工作与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大,乳腺癌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并出现低龄化的发展趋势[1]。传统中医中,乳腺癌多归属于“乳岩”“翻花”等范畴,肝郁气滞型是乳腺癌重要证型之一,该证型发病与情志不畅、正气不足、气血凝滞等有关,可导致激素代谢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加重病情[2]。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患者会因乳房缺损,第二女性特征丧失,使躯体和心灵承担了很大的负担,生活品质也逐渐降低,不利于术后康复[3]。因此加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疏导与康复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中医情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负性情感加以引导,从而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进疾病康复[4]。近几年,中医情志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干预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5]。因此,本研究对中医情志疗法与针灸联合在肝郁气滞型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肝郁气滞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2)符合肝郁气滞型证型标准;(3)年龄18~65岁;(4)采取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严重躯体疾病;(2)复发乳腺癌;(3)认知及交流沟通障碍;(4)临床资料患者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和观察组(中医情志疗法联合针灸,30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5.37±8.79)岁;病理分期:Ⅰ期11例,Ⅱ期9例,Ⅲ期7例,Ⅳ期3例;婚姻状况:已婚18例,未婚6例,离异4例,丧偶2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4.85±9.34)岁;病理分期:Ⅰ期14例,Ⅱ期10例,Ⅲ期4例,Ⅳ期2例;婚姻状况:已婚19例,未婚7例,离异3例,丧偶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海安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护理、常规心理疏导等。

  1.2.2观察组

  实施中医情志疗法联合针灸。(1)中医情志疗法。①谈心释疑: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同时了解患者目前存在的顾虑,根据具体顾虑给予针对性的开导,让患者能积极面对疾病。②情志相胜:向患者讲解乳腺癌术后的护理要点等内容,让其能正确认识疾病,同时向患者传递正能量,如讲解一些术后康复较好的病例,使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念,同时告诉患者应保持一种积极开朗的情绪,因为积极的心态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让患者意识到术后治疗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干预过程中。③情志转移:即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其感兴趣的事情或过往开心的事情上,消除负性情绪。如音乐疗法(让患者听一些比较轻松、舒缓的音乐)、冥想(安排患者处于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想象,从而放松身心)、暗示(可以通过暗示疾病康复后5年存活率,激励患者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④以情胜情:即通过“以喜胜优”的理论为依据,护理人员通过激发患者的某些情绪反应以消除原有的负性情绪,可通过为患者播放喜欢的电视节目或进行户外活动,使患者能心情愉悦。⑤情绪宣泄:乳腺癌肝郁气滞型患者因采取手术治疗,常导致生理和心理不适,加之处于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护理人员要采取各种方法来动员社会支持系统效应,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其体会到来自家属与朋友之间的关怀,协助其消化负性情感。同时帮助患者表达内心的郁结,将负面情感发泄出来,并耐心听取患者倾诉,找出问题,予以针对性的引导。20~40 min/次,1次/d,共2周。(2)针灸。选择心、神门、外关、曲池、关元、三阴交、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根据患者术后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宜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患者取仰卧位,将针灸部位全部暴露,并消毒穴位,取28号针灸针刺入所选的穴位,30 min/次,3次/周,共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7个维度,各维度评分0~3分,满分0~21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6]。(2)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每个量表均包含20个条目,各条目评分1~4分,分数越高焦虑、抑郁水平也越高[7]。(3)中医症候积分:采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肝郁气滞型患者临床症候表现来评估临床症候,包含6个维度,每个维度0~6分,满分0~36分,中医症候积分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8]。(4)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患者根据自身感觉将疼痛程度在0~10的刻度上进行标记,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5)生活质量:采用简易生活量表(SF-36)评定两组生活质量,满分0~100分,评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9]。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干预前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干预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传统中医认为肝郁气滞型乳腺癌多为外感六淫之邪,邪毒蕴结,客于乳络而发病,因此它的发生与情志之间的联系很密切,情志不顺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气滞痰凝,经络痞涩,最终也会导致本病[10]。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常会出现负性情绪、失眠、疼痛等,如何帮助患者减少以上情况是目前研究的重点[11]。中医情志疗法,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通过将人的五行与五种情感相联系,基于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使各种情绪之间可以相互抵消,最终战胜病魔[12]。同时针灸又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被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目前将针灸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中也逐渐增多,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失眠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常见情况,患者因为自己所患疾病为癌症而过于哀伤,导致七情过度,加之通过手术等治疗方式,使机体能量严重消耗,心神失养,最终导致失眠。本研究运用中医情志疗法,通过谈心释疑、情志相胜、情志转移等方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所了解并进行了相应的疏导,帮助患者调节气机舒缓心情,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睡眠状态。且在情志疗法的基础上又在相应穴位上进行针灸疗法,通过经络的运行,调和阴阳,从而提高了睡眠质量,缩短了入睡时间等。中医情志疗法联合针灸应用于肝郁气滞型乳腺癌术后患者可以调节心理状态。情志疗法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语、态度以及行为等方面对心理状态产生了影响,使患者能更好地接受情志疗法,并且通过护患双方频繁交流沟通,提高了双方之间的信任度,从而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信心,消除了负性不良情绪。且辅以针灸治疗,通过在相应穴位施针,可进一步疏通经络、调养静气,进一步缓解负性情绪。中医情志疗法历史悠久,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标本共治的效果,加之针灸经济实惠,而且效果快,将两者联合应用,可以起到驱邪扶正、固本培元的作用,从根本上治疗中医症候。中医情志疗法通过调节患者情绪,以及将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分散到其他地方,有效地缓解了疼痛反应,同时通过针灸等中医护理方式,可以起到良好的疏通经络及通络止痛的效果。中医情志疗法联合针灸可促进患者恢复,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与相关研究一致[13]。

  综上所述,中医情志疗法联合针灸对肝郁气滞型乳腺癌术后患者有显著的影响,能改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程度和中医症候。

  参考文献

  [1]张清旭,李冰,魏超.消癌顺气汤联合全乳腺放射治疗肝郁气滞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42(9):42-45.

  [2]骆学新,李银银,周罗瑜,等.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22,57(6):412-413.

  [3]林小佳,谭银欢,徐成.康复志愿者人文关怀支持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天津护理,2022,30(4):379-383.

  [4]包丰源,招辉.中医情志疗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J].江西中医药,2022,53(8):17-20.

  [5]闫萍.中医情志疗法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6):740-742.

  [6]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7]谢丹,刘德虎,侯伟,等.五行音乐疗法对肝郁气滞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心理、睡眠干预的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7):1276-1278.

  [8]陈智慧,张会永,裴宇鹏,等.基于中医证候量表探讨建立智能化中医药临床决策与疗效评价模式的设想[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3):221-225.

  [9]全金芝.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S1):201,203.

  [10]师宇,陈波,谢伟,等.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患者伴随症状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J].中医药导报,2022,28(10):145-149.

  [11]王功命,梁嘉仪,顾意鸣,等.针灸治疗乳腺癌相关症状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23):229-233.

  [12]吕丽琼,马燕琼,唐香.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8):99-101.

  [13]李亚娜,文敏,肖剑.中医情志护理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9):1142-114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