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因子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神经递质指标[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水平,以及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GRP、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β-EP、5-H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神经递质指标水平,降低神经内分泌因子指标水平和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关键词】加巴喷丁;微血管减压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复发率;神经内分泌因子;神经递质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面颊上下颌和舌部出现明显的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具有突发、突止性,严重时可导致面肌反射性抽搐[1]。临床常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完好地保留三叉神经功能,缓解疼痛[2]。但该术式因术中移位不到位、神经根周围增厚粘连的蛛网膜未完全分离、责任血管遗漏等因素影响,导致复发风险较高。加巴喷丁为中枢神经钙离子通道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拮抗剂,能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提高疼痛阈值[3]。本文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相关标准[4];脑电图检查显示患者脑部出现棘波、阵发性慢波、快波活动及弥漫性漫波等异常波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基础代谢性疾病;意识及智力障碍;研究期间,患者或家属依从性差;在研究未结束之前退出或不配合研究者;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22A10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49~72岁,平均(61.30±3.35)岁;病程2.5~4.9年,平均(3.53±0.51)年;左侧29例,右侧1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50~72岁,平均(61.10±3.40)岁;病程2.6~4.7年,平均(3.60±0.58)年;左侧28例,右侧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全身麻醉后消毒铺巾,于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耳后乳突枕部作一长约6 cm的纵形切口,暴露枕骨和乳突后,在乳突后作一4.5 cm×2.5 cm的骨窗,而后切开硬脑膜,释放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待小脑半球下陷后探查小脑角区,打开蛛网膜下隙,确定三叉神经位置和受压迫血管,分离血管和神经组织,充分游离后在血管和三叉神经间置入并固定垫片,止血后逐层缝合切口,手术结束。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巴喷丁(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67,100 mg)口服治疗,手术当日300 mg/次,睡前口服,术后次日300 mg/次,2次/d,术后第3天,300 mg/次,3次/d,治疗周期为28 d。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5]。显效:治疗结束后1个月,患者三叉神经分布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90%;有效:20%≤VAS评分降低<90%;无效:VAS评分降低<2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因子指标水平。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3 mL,3000 r/min,离心半径8 c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指标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β-内啡肽(β-EP)和5-羟色胺(5-HT)水平。(4)比较两组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因子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GRP、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GRP、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β-EP、5-H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EP、5-H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短暂剧痛为主要病理特征,具有反复发作性[6-7]。微血管减压术为临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用术式,能够精准分离三叉神经和血管,减轻神经压迫程度,具有创伤小、起效快、预后良好等优势[8-9]。但受限于该术式术后责任血管遗漏、血管移位不到位或再压迫、神经根周围增厚粘连的蛛网膜未完全分离等因素影响,复发风险仍然存在[10]。加巴喷丁可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抑制神经递质传导,减轻痛觉刺激,从而缓解三叉神经疼痛症状,提高痛觉阈值[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微血管减压术中游离血管和三叉神经根组织,可减少神经压迫导致的神经细胞过度兴奋和疼痛表现;加巴喷丁能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抑制痛觉神经信号传导,提高疼痛阈值;二者联合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已知β-EP作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可阻断痛觉信号传递,5-HT水平升高能提高疼痛阈值,CGRP参与三叉神经尾核激活、神经内源性疼痛信号传导,NES在神经系统代谢和血管监测中起关键作用[13-14]。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研究组β-EP、5-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SE、CG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可在微血管减压术分离血管和神经组织、缓解神经压迫的基础上,抑制痛觉神经信号传递,提高疼痛感知阈值,从而缓解中枢神经痛觉刺激。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微血管减压术的基础上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加巴喷丁联合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神经递质指标水平,降低神经内分泌因子指标水平和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贺辉辉.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疼痛缓解、应激指标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1,37(9):25-27.

  [2]崔承志,刘翠,丛培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加巴喷丁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2,46(2):233-234.

  [3]康光明,侯萍萍,武俐君,等.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病的临床效果[刀.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3):132-134

  [4]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姐,中国国师协会神经外科国师,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等.三叉神娃诊行中国专爱共识具中学外科志,2015,53(9)657-654.

  [5]米重阳,李宇飞,曲志钊,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病的治疗进展贝神经损伤与功能重性,2021,16(6):350-351

  [6]杨吕宏.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效果[切中华养生保健,2021,39(7):41-42.

  [7]师志杰,高轻生,范超凡,等.3DSlicer三维重建彩像在做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病中的应用切.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1,26(11):827-829

  [8]付冷.微血管减压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息者生活质量及疼病情况的影响以中国医学创新,2021,18(22):41-45.

  [9]彭伟没,关峰,胡志强,等.全程神经内镜下线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商效果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12):856-860.

  [10装万新,石男,邓林高.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病的疗效及并发症风险因素分析[刀.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6):148-150

  [11]刘丽琼.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具北方药学,2020,17(6):162-163.

  [12]豆春网.加巴喷丁结合神经阻考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病的效果研究[小数理医的学杂志,2022,35(1):85-87.

  [13]柳双桂,朱灿教,杨婷.加巴喷丁联合A型肉毒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病的疗效分析[中国现代国学杂志,2022,32(16):69-73.

  [14]:王东晓,豆国庆,韩东,等.全程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病的效果比较[.河南医学研究,2023,32(13):2397-240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