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护理中早期精细化干预对患者自护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早期精细化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ESCA)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ESCA、FMA、SF-36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SCA、FMA、SF-36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ESCA、FMA、SF-36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早期精细化干预策略展现出显著的疗效。该方法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并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更有助于促进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迅速恢复。同时,通过早期精细化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精细化干预;自护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0引言

  脑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症,近年来患病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患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该病症呈现出发作迅猛、病情迅速恶化的特征,且其致残率和致死风险均极高,对患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病程中,患者常出现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1-2]。近年来,早期精细化干预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该干预方式将患者作为干预核心,给予患者生理心理双重精细化干预,旨在通过精细化干预措施增强患者积极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升干预质量[3-4]。本研究以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脑梗死护理中早期精细化干预对患者自护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60~82岁,平均(61.52±4.76)岁;轻度/中度为29/11例;颞叶、顶叶、基底核区、额叶依次为8、3、25、4例。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60~83岁,平均(71.61±4.88)岁;轻度/中度为30/10例;颞叶、顶叶、基底核区、额叶依次为7、3、26、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对研究有清晰认知,同意加入研究。本研究已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5]中脑梗死标准;②年龄≥60岁;③康复治疗阶段;④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凝血障碍;②伴自身免疫缺陷;③伴精神病症;④伴脏器功能不全。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


  护理人员予以患者心理、运动、饮食指导,讲解脑梗死及并发症相关知识,如发生原因、预防方式,耐心解答并解决其提出的问题等。

  1.2.2研究组采取早期精细化护理干预

  (1)建立干预小组:小组成员主要有主治医师、康复医师、护士长及护理人员,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并负责组织组内成员参与培训,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给予患者疾病知识、心理、用药及饮食指导等。

  (2)运动训练干预:针对患者肢体障碍、语言障碍情况予以个体化运动干预,卧床期间指导及协助患者翻身,开展手指抓握、上抬上肢、平举上肢等关节运动,当病情及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之后指导及协助患者站立,活动患肢,并进行跨步、行走等训练;同时,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关注*****,并加入**群,通过**平台每日定时对康复训练文章、视频予以推送,内容主要包括坐位平衡、身体协调性训练、重心转移、患侧肘关节伸展及肩关节外旋等,督促其仔细观看及学习,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主动性。

  (3)语言康复干预:鼓励、指导患者进行唇舌训练,如吹口哨、吹气、伸舌上下左右运动及鼓腮等,每日定时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对其听觉予以刺激,指导其进行单字、词语、语句等语言训练。

  (4)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药物使用、治疗进度及康复训练情况予以详细记录,及时予以鼓励,增强患者康复训练*心,减轻其负性情绪,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与康复进度制定并改进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加深患者对康复训练方式、注意事项的认知;同时,通过开设讲座、**群交流等一系列方式,加深患者对康复训练知识的认知,同时邀请训练积极、康复理想的患者面对面诉述自身的康复经验,为患者树立一个良好的康复榜样,进一步增强其康复成功*心。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FMA评分、SF-36评分、NIHSS评分。自护能力选取ESCA评分评估,总分172分,分值越高即自护能力越强。

  (2)观察两组运动功能选取FMA评分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即运动功能越佳。

  (3)观察两组生活质量选取SF-36评分评估,共包括8个评估项目: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各项100分,分值越低即质量越差。

  (4)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满分42分,分值越低即损伤越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ESCA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ES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干预前,两组干预后ESCA评分更高,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FMA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F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干预前,两组干预后FMA评分更高,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SF-36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更高,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NIHS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较干预前更低,且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脑梗死的症状以耳鸣、眩晕及头痛为主,致病因素包括肥胖、饮酒、高脂血症、冠心病及高血压等,残疾、死亡风险高,易出现语言、肢体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应重视合理干预[6-7]。以往老年脑梗死患者以常规护理方式为主,但这一模式内容单一化,忽略了个体化存在的差异,护理效果不佳。近年来,早期精细化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模式可有效规避多种问题,提升干预质量[8]。

  本研究结果显示:较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ESCA、FMA、SF-36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老年脑梗死护理中早期精细化干预效果显著,关键在于早期精细化干预可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可使干预内容更为详尽精细,包含建立干预小组、运动训练、语言康复及心理干预等多个环节,其中建立干预小组可增强医护人员对早期精细化干预模式的认知,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确保干预工作的顺序开展;运动训练干预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各项康复运动训练,通过**平台定时推送康复训练相关知识内容文章及视频,不仅能够激发其积极主动性,还可加深其对康复训练的认知;语言康复干预通过鼓励、指导患者进行唇舌训练、听觉刺激、语言训练,可进一步促使患者语言功能快速恢复;心理干预通过及时给予患者鼓励及支持,可提升其康复*心,减轻其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负性情绪,使其保持最佳训练状态,还可进一步增强患者康复*心,提升其康复训练配合度,使其充分认识到合理康复训练对改善自身症状的重要性,确保训练的合理性、时效性及规范性[9]。

  综上所述,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精细化干预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干预方法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还能有效促进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快速恢复。此外,通过早期精细化干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倩.精细化护理在急诊重症脑梗死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8):18-21.

  [2]矫力秀.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药,2023,36(1):221-223.

  [3]李武芬,甘谱琴,李梦,等.早期精细化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2):5**1-5**3.

  [4]李红.团队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2):6124-6126.

  [5]蓝雯翡.精细化护理结合个体化饮食管理对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名医,2021,114(15):139-140.

  [6]申丽霞,刘丽爽,刘爱贤,等.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经高压氧治疗后所致中耳气压伤疗效及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15):1694-1697.

  [7]宁蒙蒙.精细化护理在老年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 0 21,2 9(4):175-177.

  [8]朱芳霞,崔晓洁,李娜.精细化管理理念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11):1555-1556.

  [9]沈荣.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11):182-183.

  [10]丁小曼,唐静,李婷婷.基于目标管理的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8):124-126.

  [11]蔡莉莉,吴琼,王育宁,等.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早期精细化护理改善青年脑梗死病人抑郁的效果[J].护理研究,2023,37(19):3582-3586.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