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方法选取本中心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9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原菌培养结果。结果在90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有27例,感染率为30.00%;对27例开放性骨折并发医院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共检测出27株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随着病程的延续,住院时长的增加,以及骨折部位的多样性,开放性骨折患者在医院内发生感染的概率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骨折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性较大,应根据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关键词:开放性骨折;并发;医院感染;临床特征;预防研究
0引言
开放性骨折系指由于软组织、皮肤及其他皮下组织发生病变和损伤,进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所引发的严重且迅速的骨折现象[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开放性骨折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显著的经济负担[2]。由于医院环境的独特性,其内部细菌含量较高,特别是在骨折诊室中,存在大量高致病性细菌。若未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患者伤口感染的风险将大幅上升,从而可能诱发院内感染,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骨折愈合延迟、慢性骨髓炎及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3]。基于此,本研究对9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旨在研究开放骨折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为临床防治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9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40例,46例患者年龄为22~40岁、44例患者年龄为41~60岁,平均(40.12±1.19)岁;41例患者骨折病程<10h、49例患者骨折病程>10h,平均(9.42±4.36)h;开放性骨折损伤部位为:上肢35例、肩颈12例、下肢22例、腰髋21例。住院时间为:30例患者在院时间<30d、60例患者在院时间>30d。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原体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患者术前可给予抗感染治疗。分析患者感染因素、病原菌的分布及感染方式。在进行细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伤口的分泌物和脓液进行消毒收集。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生产厂家: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型号:RBT320)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
1.3观察指标
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分析开放骨折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感染类型及占比
在90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27例,感染率为30.00%。具体数据见表1。
2.2病原菌分布及占比
对27例开放性骨折并医院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共检测出27株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具体数据见表2。
2.3医院感染单因素分析和感染率
随着病程的延长,住院时间的延长,以及骨折部位的变化,开放性骨折患者并院感染的感染率会逐步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物质、精神需求均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然而,这一趋势亦伴随开放性骨折发病率的攀升及病情严重性的增加[4]。尽管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已显著提升,但患者骨折部位的恢复与显露仍需经历较长的时间[5]。且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若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极易引发院内感染,随后可能衍生出严重的并发症,从而使得骨折的治愈过程变得极为困难,患者病程延长,痛苦加剧,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鉴于此,对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及预防与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此举旨在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90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27例,感染率为30.00%;对27例开放性骨折并发医院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共检测出27株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随着病程的延长,住院时间的增加,以及骨折部位的多样性,开放性骨折患者在医院内发生感染的概率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为,医院环境细菌密度较高,导致开放性骨折患者在住院期间面临感染风险。此外,部分外科手术的流程不够规范,以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疏漏,这些因素共同加剧了患者感染的风险,进而可能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不良影响。由于缺乏对患者进行系统、及时和有效的医疗干预,非常容易发生院内感染[7]。常见的病原体有真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需要在术前使用抗感染药物来预防。另外,有很多其他因素也会引起感染,例如在医院的时间、病程的时间和骨折部位[8]。患者入院后,务必进行全面身体检查,确保伤口得到及时清洁,骨折得到迅速处理,止血措施得当,伤口缝合严谨,以防范因手术延误而引发的院内感染。在手术及医疗流程中,清洗伤口后,需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采取抗感染药物治疗措施。术后,务必重视病房的消毒工作,保障空气流通,为患者营造舒适、清洁的康复环境,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9]。在此期间,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消除负面情绪,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此外,还应加强患者的康复训练和运动指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应予以高度重视,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通过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可以显著减少其住院时长,提高治疗效果[10]。
综上所述,开放骨折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性较大,应根据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陈思凯,邢金明,蒋华,等.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感染与血清SAA、β-防御素-3水平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7):1030-1033.
[2]李品群,王伟勇,朱丹,等.开放性骨折并发气性坏疽12例治疗及医院感染管理分析[J].人民军医,2020,63(1):68-71.
[3]Wang JH,Du JY,Tu LA,et al.A Comparison of 30-Day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for Open Operative Care of Distal Upper-Extremity Fractures Treated by Orthopedic Versus Plastic Surgeons:A Study of the National Surgical Quality Improvement(NSQIP)Database[J].J Hand Surg Glob Online,2020,25(2):84-89.
[4]蔡磊,丁可,钱玉姝,等.上肢开放性骨折术后术区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21,37(1):16-19.
[5]顾翔,赵乐,陈林,等.开放性骨折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脓性分泌物分离CA-MRSA菌株分子型与耐药性及毒力特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33(4):578-583.
[6]陈国勋.开放性骨折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5-7.
[7]Chang Y,Bhandari M,Zhu KL,et al.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the Management of Open Fractures:A Systematic Survey of Current Practice and Recommendations[J].JBJS Rev,2019 Feb;7(2):e1.
[8]Cichos KH,Boyd B,McGwin G Jr,et al.Transverse posterior wall acetabular fracture patter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 n after co nversio n total hip arthroplasty[J].Injury,2023 Aug;54(8):110883.
[9]王成龙,罗岳,李存宽.上肢开放性骨折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9,45(5):419-422,500.
[10]Tucker A,Norrish AR,Fendius S,et al.Definitive Taylor Spatial Frame manage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energy open tibial fractures:Clinical and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J].Injury,2022,53(12):4104-4113.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