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4个院区的1256名儿科护士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儿科护士的一般资料,采用知识共享行为量表(KSBS)评估其知识共享行为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1256名儿科护士平均KSBS评分为(69.75±13.28)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儿科护士的KS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为硕士及以上、职称为副主任及主任护师、月平均收入≥6000元、月平均夜班数0次、工作年限>15年、有临床带教任务、职业定向与规划水平优秀的儿科护士KSBS评分均高于其他类型儿科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为硕士及以上、职称为副主任及主任护师、月平均收入≥6000元、月平均夜班数0次、工作年限>15年、有临床带教任务、职业定向与规划水平优秀是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的积极影响因素(P<0.05)。结论:学历为硕士及以上、职称为副主任及主任护师、月平均收入≥6000元、月平均夜班数0次、工作年限>15年、有临床带教任务、职业定向与规划水平优秀是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的积极影响因素。
【关键词】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
知识共享行为是指知识拥有者创造、使用、分享知识的行为[1]。良好的知识共享行为能促进知识流动,提升员工绩效和工作质量[2]。目前,知识共享行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学生、企业员工中,在儿科护理领域尚缺乏关注度。了解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促进护士群体的知识交流、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3-4]。本文分析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1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4个院区的1256名儿科护士进行横断面研究。纳入标准:取得护士职业资格证书;工作时间>3个月;沟通、理解能力良好。排除标准:进修、规培护士;中途退出,无法全程参与研究。
1.2方法
1.2.1一般资料收集
采用本院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包括性别、年龄(<30岁、30~40岁、>40岁)、学历(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职称(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及主任护师)、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异/丧偶)、月平均收入(<6000元、≥6000元)、月平均夜班数(0次、1~3次、4~6次、>6次)、工作年限(<1年、1~5年、6~15年、>15年)、临床带教任务(有、无)。
1.2.2知识共享行为评估
采用知识共享行为量表(KSBS)评估[5],包括书面贡献(4个条目,4~20分)、组织交流(8个条目,8~40分)、个人互动(5个条目,5~25分)、实践社团(5个条目,5~25分)4个维度,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总分22~110分,评分越高表明知识共享行为水平越高,其中<60分为低水平;60~89分为一般水平;>89分为高水平。
1.2.3职业定向与规划水平评估
采用本院自制的护士职业定向与规划量表评估,包括确立职业目标及策略、注重关系、继续学习、自我展示4个维度,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14~56分,评分越高表明护士职业定向与规划水平越好,其中14~30分为职业定向与规划水平较差;31~40分为职业定向与规划水平一般;41~56分为职业定向与规划水平优秀。
1.3观察指标
(1)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现状。(2)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的单因素分析。(3)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现状
1256名儿科护士平均KSBS评分为(69.75±13.28)分,其中实践社团(14.63±4.58)分、个人交流(26.87±5.25)分、组织沟通(15.90±4.82)分、书面贡献(12.35±4.10)分。
2.2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儿科护士的KS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为硕士及以上、职称为副主任及主任护师、月平均收入≥6000元、月平均夜班数0次、工作年限>15年、有临床带教任务、职业定向与规划水平优秀的儿科护士KSBS评分均高于其他类型儿科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儿科护士KSBS评分作为因变量,以表1中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为硕士及以上、职称为副主任及主任护师、月平均收入≥6000元、月平均夜班数0次、工作年限>15年、有临床带教任务、职业定向与规划水平优秀是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的积极影响因素(P<0.05)。见表2。
3讨论
儿科护士因日常工作节奏紧张,知识共享的积极性较低[6]。本研究结果显示,1256名儿科护士平均KSBS评分为(69.75±13.28)分,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吻合[7]。提示儿科护士的知识共享行为处于一般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本研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为硕士及以上、职称为副主任及主任护师、月平均收入≥6000元、月平均夜班数0次、工作年限>15年、有临床带教任务、职业定向与规划水平优秀是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的积极影响因素。分析原因:(1)学历为硕士及以上、职称为副主任及主任护师。高学历、高职称的儿科护士知识掌握能力较强,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最新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因此其知识共享意愿较强[8]。对此,建议医院重视护士的学历提升,提供更多的系统性学习机会。(2)月平均收入≥6000元、月平均夜班数0次。月平均收入较高的儿科护士具有稳定的职业保障,有利于良好心态和长期职业规划的建立,从而提高其知识共享的积极性[9]。月平均夜班数0次的儿科护士不受睡眠颠倒的影响,工作时精力较充沛,其知识共享行为水平较高[10]。对此,建议医院制订科学、合理的护士薪资制度,同时根据人员配置合理安排夜班,控制护士夜班频率。(3)工作年限>15年、有临床带教任务。工作年限长的儿科护士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同时身兼临床带教任务,在高能力和责任感的驱使下,与他人分享知识的积极性较高[11-12]。对此,建议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具有临床带教任务的护士充分利用机会,促进知识共享。(4)职业定向与规划水平优秀。职业定向与规划水平优秀的儿科护士对护理工作及自我认知较为准确,有利于强化信息意识,提高知识共享行为[13]。对此,建议医院完善职业规划培训及引导。
综上所述,学历为硕士及以上、职称为副主任及主任护师、月平均收入≥6000元、月平均夜班数0次、工作年限>15年、有临床带教任务、职业定向与规划水平优秀是儿科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的积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Xu B,Yang W,Li S,et al.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ur among critical care nurse specialists:a cross-sectional study[J].J Nurs Manag,2022,30(7):2881-2888.
[2]刘倩,肖婷,林文淇,等.二级甲等医院护士知识共享行为与组织支持感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1):39-42.
[3]胡文文.口腔护士职业认同与知识共享行为及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1):62.
[4]肖婷,刘倩,许叶,等.二级医院护士心理资本、信息意识及知识共享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9):629-632.
[5]陈阳广,吴艳平.中文版知识共享行为量表用于临床护士信效度的测评[J].护理学杂志,2015,30(22):66-69.
[6]康蓉,刘晶晶,梁玉猛,等.某市三甲医院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9,40(4):131-133.
[7]陈伟仙,王谊,孙素亚,等.炎症性肠病专业护士知识共享行为与护理信息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3,38(2):97-101.
[8]陈阳广,甘素灵,赵嘉,等.临床护士知识共享行为与组织信任、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1,21(2):77-81.
[9]张小莉,宾捷,田荷艳.临床护士组织氛围感知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5):372-376.
[10]徐立敏,钱志刚.带教教师临床教学行为与隐性知识共享现状及其相关性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22,21(1):51-57.
[11]王旋,苟莉,温贤秀.护士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3,38(7):125-128.
[12]冯荣梅,黄彩音.知识共享行为与一般自我效能和口腔专科医院护士职业认同的关系[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228-231.
[13]李付粉,朱秀丽,姜园园.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获益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J].护理学报,2020,27(19):6-1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