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学 » 正文

  [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在此过程中,需尤为关注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应用成熟度、“数字鸿沟”发展现状以及数字经济发展协同性,并以这些关键要点为基准,构建一条有利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本文以此为基准展开论述,旨在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些许新的理论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数字经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0引言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相关内容来看,随着宽带、中国5G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发展,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超过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在此背景下,制造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关注数字经济时代的特点以及内涵,从提升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应用、关注“数字鸿沟”发展等方面入手,精准剖析和把握其中的要点,有的放矢,引入数字金融,才能切实取得成就。由此也决定了在实践中探讨数字经济时代下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价值。

  1数字经济时代概述

  1996年,美国商人唐·塔普斯科特在《数字经济》一书中最早明确提出“数字经济”一词。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其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和意义,此前受到人们广泛认可的是《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的描述,即认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合理、科学应用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1]。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成为关键热题,其应用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

  2数字经济时代下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过程即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切实提升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应用成熟度,关注“数字鸿沟”的发展现状,并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的协同性。
 

 
  2.1提升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应用成熟度

  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是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具体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其应用不仅有利于提升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也能够推动产品创新和业务模式变革,使得制造企业能够在数字经济时代保持竞争力,实现高效协同和创新发展。其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制造企业提供实时、海量的生产数据,助力其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数据分析,制造企业主体可洞察市场需求,进行精准营销,提升市场竞争力。另外,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之下,可对生产设备进行预测性维护,减少设备故障率,提升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提升产品一致性和生产效率;同时,有利于自动化决策的实现,提高管理效率[2]。此外,在制造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可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设备与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例如,在生产设备上安装传感器之后,便可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中问题,减少停机时间,提升生产效率。而区块链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体现在供应链管理和产品溯源方面。换言之,依托区块链技术,可在制造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和可信度,减少欺诈风险。

  2.2关注“数字鸿沟”发展现状

  “数字鸿沟”指由于地区、行业和人群在获取和应用数字技术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主体之间出现的数字化发展不平衡现象。对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关注,有利于制造企业消除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明确自身的发展空间。一般而言,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尤为明显,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在数字化转型层面上具有显著优势;而相对落后地区在此方面的表现较差,数字化进程较缓慢,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提升落后地区的数字化水平,提升当地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缩小地区间“数字鸿沟”[3]。另外,制造企业行业间的“数字鸿沟”值得特别关注。由于高科技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特点,数字化程度较高,而传统制造业因技术更新慢、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这就需要制造企业在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时切实考虑行业间数字化能力差异,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促进全行业数字化进程。例如,以龙头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向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提升数字化水平,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除此之外,人群间的“数字鸿沟”需要重点关注。企业内部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和素养直接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效果,这是人群间的“数字鸿沟”的重要体现。制造企业有必要在实践中通过员工培训、技能提升等措施,缩小员工间数字化能力差距,提升整体数字化素养。

  2.3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协同性

  制造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各环节实现高效协同,这一协同不仅体现为物理空间上的合作,更体现在数据和信息的共享与融合层面之上。在制造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企业间的协同性,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效率最大化。具体而言,在产业链层面,需要制造企业构建数字化平台,将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融为一体,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传统产业链信息传递依赖人工和纸质媒介,效率低,且易出错。而在其中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之后,制造企业可实时获取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各环节信息,实现端到端透明化管理;或可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动态化地掌握库存情况、运输状态和生产进度等,进而实现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库存积压和物流成本的目标[4]。在供应链层面,数字经济发展要求企业与供应链伙伴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即通过数字化协同平台,制造企业可与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共享需求预测、生产计划和库存信息,这无疑提升了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柔性。在价值链层面,数字经济要求制造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实现无缝对接和协同发展,即制造企业可在此过程当中实现从客户需求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可利用数字化营销工具,精准投放广告,提升市场推广效果和客户体验。

  3数字经济时代下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3.1未雨绸缪:引入数字金融,推动核心技术创新


  数字金融,即利用数字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包括在线支付、数字货币和区块链金融等。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需未雨绸缪,在各个环节中引入数字金融,助力制造企业提升数字经济核心技术水平,为其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可依托数字金融,为制造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传统融资方式手续复杂,且审批时间较长;但在数字金融的加持下,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信用评估系统,精准评估企业信用状况,为其匹配适合的融资产品,这无疑提升了融资效率,也切实降低了融资成本,进而使企业更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5]。其次,可以数字货币为切入点,为制造企业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支付手段。数字货币具有去中心化、交易记录不可篡改等特点,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支付安全性、透明度。尤其在跨境交易中,数字货币的应用能使传统金融机构中介环节省略,降低交易成本,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升国际贸易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此外,可在实践中引入区块链金融,为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在实践中,制造企业可以此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追踪和记录,确保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和产品运输过程的可追溯性,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和信任度;或将其应用于供应链金融之中,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应收账款融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2因地制宜:消除“数字鸿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鸿沟”不仅影响个体信息获取和技能发展,还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显著影响。制造企业要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消除“数字鸿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首先,制造企业要推动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缩小区域间的“数字鸿沟”。通过跨区域合作,制造企业可分享技术经验、交流发展成果,推动区域共同进步。对于发达地区制造企业,可通过技术输出、人才交流和项目合作,帮助欠发达地区企业提升数字化能力,实现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可借助行业协会、商会等平台,推动区域间合作与交流,促进数字经济在更大范围内的协同发展。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是消除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和行业间的“数字鸿沟”的重要环节,需要在实践中践行。制造企业需积极投资建设现代化数字基础设施,如高速宽带网络、云计算平台和智能生产设备,支持数字化转型。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不足常制约企业数字化发展,此时,便需要其与地方政府合作,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或资金投入,以为数字基础建设奠定提供有力支持。最后,制造企业要加强技术培训投入,提升员工数字化素养和技能,消除人群间的“数字鸿沟”。具体而言,可组织培训班、技术讲座和在线学习平台,以为员工提供系统的数字化技术培训;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制定培训课程,帮助员工掌握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物联网管理等关键技术,提升整体数字化水平[6]。

  3.3融会贯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提升整体协同效应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过程要求其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即其必须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融会贯通,以此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具体需将数字技术融入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环节,以显著提高协同效应和资源配置效率[7]。

  首先,要在制造企业生产环节引入先进的数字化工具和平台。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可实现智能制造,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和废品率;或可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智能化生产网络,提升生产自动化和灵活性。其次,可在管理环节采用数字化手段,以提升制造企业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可在实践中构建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打破信息孤岛,提高工作效率;或设计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在其中整合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业务,实现数据统一管理和分析,支持高效决策。按照类似的方式,在制造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使用数字化工具,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最后,制造企业要重视数字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数字化转型需要技术和工具,更离不开具备数字化思维和技能的人才支持。可在实践中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招聘,打造高素质数字化团队;或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数字化技术培训,提高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吸引和培养专业人才,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制造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实践过程当中,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为其提供了有利契机和重要机遇。尤其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之下,制造企业主体更应牢牢把握机遇,切实关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与关键点,如提升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应用成熟度、关注“数字鸿沟”现状、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协同性等,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构建相应路径,即引入数字金融,推动核心技术创新;消除数字鸿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提升整体协同效应。

  主要参考文献

  [1]邱小红.论新形势下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路径[J].市场周刊,2024(12):29-32.

  [2]赵佰谦.新时期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探讨[J].市场周刊,2024(12):57-60.

  [3]敬国仁,陈沫锡.大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7(3):102-105.

  [4]金壮龙.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N].学习时报,2022-10-03(001).

  [5]龙帼琼.数字化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2.

  [6]袁燕.智能制造助力常熟龙腾特钢向高质量发展迈进[J].现代冶金,2020,48(2):69-70.

  [7]邱伏生.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信息平台发展与应用[J].物流技术与应用,2020,25(2):76-8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