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音乐素养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音乐鉴赏教学往往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沉浸在音乐情境中,以此获取良好的鉴赏体验。文章以《黄河大合唱》为例,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期构建以生为本、优质高效的音乐鉴赏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鉴赏;教学策略;《黄河大合唱》
  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必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聆听、体验等多种方式对音乐作品进行评价和赏析的一种课程模块。通常情况下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展开联想和想象,还原音乐作品中的画面、思想和情感,以此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并由此形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针对“音乐鉴赏”这一教学模块提出了多项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如“聆听音乐时,可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等。基于新课标,教师应在准确解读要求、领会建议的基础上,做好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工作,为学生搭建审美鉴赏、文化探究的平台,促使他们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中涵盖的审美要素和文化内涵。下面笔者以《黄河大合唱》为例,从三个方面展开探究,以此明确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具体路径。
  一、《黄河大合唱》的鉴赏要素
  《黄河大合唱》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十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蕴含着丰厚的黄河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将《黄河大合唱》作为音乐鉴赏的主要对象,教师要立足整体,梳理鉴赏要素,从而把握鉴赏教学的主要内容。从整体来看,《黄河大合唱》的鉴赏要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创作背景、艺术表现、时代意义。
  (一)创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其创作者是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他以光未然的诗歌《黄河吟》为主要素材,结合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为其谱曲,进
  而创作出这部音乐作品。抗战时期,光未然随着抗战部队前往延安,在路途中看到了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黄河景象以及船夫们英勇搏斗的场景,听到了动人心弦、高亢又充满激情的黄河号子,联想到正在前线奋战的战士们,胸中颇有感怀,进而于1937年着手创作了极富情怀、英雄气概的朗诵诗《黄河吟》,体现了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此后,留学归来的冼星海也来到了延安,读到《黄河吟》时,深受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震撼,并决定为这首朗诵诗谱曲,由此创作了爱国主义音乐巨作《黄河大合唱》,深刻地展现了中华儿女在困难面前不服输的伟大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以人音版《黄河大合唱》为例论文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将创作背景作为一个关键的鉴赏要素,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诞生时的社会全貌,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思想内核。
  (二)艺术表现
  总体来看,《黄河大合唱》共分为八个篇章,不同篇章的内容和演唱方式有所不同,但是都融合了朗诵和音乐两种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中华儿女的真实情感。音乐作品中,朗诵作为不同篇章的衔接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每一个篇章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紧紧围绕着抗战救国、浴血奋战这一主题展开。在探讨《黄河大合唱》的艺术表现特征时,要具体到每一章,梳理和探究不同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
  第一章,《黄河船夫曲》。这一篇章以黄河号子为主要素材,融合了黄河文化,借助两段不同的音乐旋律,再现了船夫们在黄河上与波澜壮阔的风作斗争的场面,也表现了船夫们胜利后积极、乐观的情绪。
  第二章,《黄河颂》。这一篇章以男声独唱为主,赞扬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黄河的壮阔景象,歌颂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黄河文化。
  第三章,《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一篇章以配乐诗朗诵为主要形式,与前一乐章的内容截然相反,以如泣如诉的方式回顾了中华民族遭遇的磨难,斥责了侵略者的恶行,并赞美了积极投入战争、为国效力的战士们,发出了誓死抵抗、英勇献身的号召。
  第四章,《黄水谣》。这一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抒情为主,描摹了奔腾不息的黄河,展现了两岸人民辛苦劳动的美好场景;第二部分的情感发生了巨大转变,其节奏缓慢、音调沉痛,寄托了创作者对侵略者的恨意以及对祖国山河被侵犯的悲痛;第三部分则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仍旧展现了奔腾不息的黄河景象,同时体现了中华民族及中华儿女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磨难与痛苦。
  第五章,《河边对口曲》。这一篇章以对唱为主要形式,融合了山西民歌,通过演绎两个老乡之间的对话,唱出了家园被侵犯、祖国被践踏的愤怒与无奈,并表达了他们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第六章,《黄河怨》。这一篇章以女高音独唱为主要形式,流露出了一种哀怨的情感,塑造了在战争中被敌人侵犯、侮辱的悲惨妇女形象,反映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心声。
  第七章,《保卫黄河》。这一篇章以卡农的演唱方式为主,激昂高亢,震撼人心,彰显了中华儿女奋勇抗争、不畏困难、保卫国家的强大决心和意志力。
  第八章,《怒吼吧黄河》。这一篇章以号角式的音调为主,作为八个音乐篇章中的最后一个,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强大的精神力量,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无限渴望与期待。
  通过以上分析,教师可以明确《黄河大合唱》八个篇章的艺术表现特征和情感内涵。在开展鉴赏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不同音乐篇章的艺术表现特征精心设计音乐鉴赏活动。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以人音版《黄河大合唱》为例论文

  (三)时代意义
  作为享誉全国的爱国乐曲,《黄河大合唱》一经发表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抗战时期的人民带去了精神曙光和无限的力量。在那个特殊年代,中华儿女受到了精神上的鼓舞,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念。而在当今的和平年代,《黄河大合唱》蕴含的民族精神、黄河文化等仍然是驱动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的巨大力量。
  基于《黄河大合唱》的鉴赏要素,教师要在全面把握其创作背景、艺术表现及时代意义的前提下,带领学生鉴赏音乐作品,促使他们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时代内涵。
  二、《黄河大合唱》鉴赏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设计目标,明确导向
  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鉴赏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初期,教师要结合鉴赏要素、教学要求以及音乐核心素养等设计鉴赏教学目标,以此明确鉴赏教学的基本导向[1]。以《黄河大合唱》为例,结合上文提出的鉴赏要素,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目标,帮助学生明确音乐鉴赏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主要目标。
  目标组合一:①聆听音乐作品,了解其节奏和旋律的变化,真切地体会音乐情感,并在欣赏不同篇章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绪变化;②了解黄河号子等音乐元素的特征,体会黄河音乐文化的基本特点,从鉴赏的角度欣赏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地域特色。
  目标组合二:①全面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艺术表现特征及时代意义,学唱其中的某一个或者多个乐章;②了解黄河在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文化象征意义,进而深入把握《黄河大合唱》的文化内核。
  目标组合三:①鉴赏《黄河大合唱》,随着乐曲的不断变化还原黄河波澜壮阔、生生不息的景象,深入理解中华儿女艰苦奋斗、不畏强暴的伟大精神;②在鉴赏和学唱的过程中体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爱国情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认同,并自觉地传承黄河文化、民族精神。
  基于以上三组目标,教师可以依据《黄河大合唱》的基本内容及课程特征开展音乐鉴赏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
  (二)巧妙导入,吸引关注
  一堂优秀的音乐鉴赏课往往离不开对导入环节的精心打磨。教师可以精选课堂导入环节的内容,为学生打造别开生面的互动平台,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2]。教师所选的导入素材或导入形式要与鉴赏教学的内容紧密相关,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从导入环节过渡至课堂学习环节。
  以《黄河大合唱》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前搜集与黄河号子相关的文字、音频和视频材料,并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再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这一问题为支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给出“黄河号子”这一答案时,教师可继续追问:“你对黄河号子有哪些了解?黄河号子有什么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科普有关黄河号子的知识,如黄河号子是民歌的一种类型,主要分为船工号子、打夯号子等。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后,教师可以引出课题,带领学生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等基本信息,并为他们布置相关的鉴赏任务[3]。
  (三)小组合作,深度赏析
  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深度探究能力。在课堂导入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创建合作小组,并提出相应的导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要求开展深度赏析活动,深挖音乐作品中的思想与情感[4]。
  在《黄河大合唱》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分组之前提出导学问题:“《黄河大合唱》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八个乐章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分别具有怎样的思想内涵?”在导学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可在小组内搜集材料、互动探讨,查阅有冼星海、光未然以及《黄河大合唱》的相关信息,了解乐曲中蕴藏的真实情感和精神寄托,初步领会《黄河大合唱》的艺术特征。当学生掌握了大量信息后,教师便可以指导他们围绕具体的音乐篇章进行小组鉴赏。以《黄河颂》为例,在听赏之后,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体验,如“在听赏第一乐段的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波澜壮阔的景象,了解了黄河悠久的历史……”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音乐鉴赏任务,如“查阅有关于黄河文化的相关信息,编创一段或一组乐曲,表达你对黄河的赞美之情”,从而将音乐鉴赏活动延伸到课外[5]。
  三、《黄河大合唱》鉴赏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在《黄河大合唱》的鉴赏教学中,教师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设计了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了恰当的教学内容,使用了适宜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如下教学效果:第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相契合,能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第二,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学生的理解度和接受度良好,部分学生对黄河文化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第三,教学方法多元化,能引发学生的关注;第四,教学工具更加新颖,引入了电子音箱、微课等智能化、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为学生带来了新颖的学习体验;第五,学生的表现较为积极主动,能够全程参与音乐鉴赏活动,并积极地与其他同学互动与交流。
  此外,在《黄河大合唱》的鉴赏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无法完全沉浸于课堂情境中,且教学场地狭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鉴赏教学效果。对此,在后续的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规避问题、补足缺陷。
  综上所述,本文从创作背景、艺术表现和时代意义三个层面梳理了《黄河大合唱》的鉴赏要素,并从设计目标、巧妙导入、小组合作三个角度探究了鉴赏教学的基本策略,进而针对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音乐鉴赏教学,学生掌握了音乐鉴赏的方法与技巧,音乐核心素养和艺术敏锐度也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J].学园,2022(33).
  [2]张婷婷.音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2(29).
  [3]王永棣.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问题的思考[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9).
  [4]温玉玲.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7).
  [5]李侠.浅析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J].中学课程辅导,2022(16).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