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音乐鉴赏课兼具人文性与艺术性,能够让学生接触丰富的音乐作品,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针对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存在核心素养导向不明、教学方式单一和学生缺乏知识迁移能力的问题,文章提出教师应基于培育核心素养的要求优化目标设计,关联文化知识开展教学,以互动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创设拓展性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

  音乐鉴赏课是高中音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通过鉴赏优质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品位。传统的音乐鉴赏课关注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与理解,重在引导学生积累知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音乐学科教学的重心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培育核心素养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的藩篱,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理念,是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浅表化,缺乏核心素养导向

  目标设计是教学实践的牵引,可以让教师把握教学的方向。传统的音乐鉴赏课教学目标存在浅表化问题,局限于对具体音乐作品的欣赏。虽然教学目标中对知识掌握的要求界定明确,核心素养的导向却不太清晰。如人音版《姑苏风光》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圆滑线和附点节奏的用法,体会一字多音带来的艺术美感,并尝试用苏州方言演唱。以上教学目标符合歌曲特质,却未包含对江南小调风格的品鉴及江苏地方文化的认识,未能体现核心素养的深度。

  2.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低

       音乐鉴赏是学生逐渐把握作品风格、理解作品艺术价值的过程,需要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目前,部分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中大多数时间为教师单方面解析作品,留给学生的时间较少,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缺少细致分析音乐和表达观点的过程。从学习体验的角度看,单一的教学方式令课堂缺少生动性,不太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3.学生自主感悟较少,知识迁移能力不足

  核心素养是学生内在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可迁移性。学生是音乐鉴赏的主体,有效的教学能让学生形成自主感悟,并能在其他欣赏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传统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较为偏向知识讲授,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以识记为主,而未产生自主感悟。学生对关键的音乐知识和欣赏方法理解不太透彻,难以进行迁移运用。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策略

  培养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下出现的理念,是创新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基点。教师要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多维度运用优化策略,以音乐鉴赏助力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1.优化目标设计,突显核心素养培育

  基于核心素养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高效开展的关键。高中音乐学科中包括四点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分别为“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情趣”和“文化理解”。教师可以参考课标中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结合音乐作品的特质,设计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例如,教授人音版第四单元第七节“京剧《空城计》选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时,教师制订了如下的目标:分析和描述该曲目中的乐器、节奏、和声和演奏技巧等要素,体会京剧曲调中的独特韵味;通过观赏京剧选段,了解京剧行当,理解京剧这种综合性表演艺术的特点;模仿选段中的唱念做打,切身感受京剧的艺术表现力。以上目标中包含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导向,有助于学生发展可迁移、可持续的能力,其中突显了京剧的独特性,可以赏析教材选段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京剧这门艺术的审美特质与文化属性。

  2.关联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深入鉴赏

  将音乐知识与文化知识关联起来,可以拓展音乐鉴赏教学的范畴,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音乐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外延,具体的音乐作品背后通常都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教师在开展音乐鉴赏课教学时,不仅要关注作品的曲式结构、节奏特点等内容,还要重点挖掘音乐背后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学习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与此同时,对文化信息的吸收能够让学生提升对作品风格的整体把握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审美鉴赏。

  例如,人音版教材第十九节“学堂乐歌”中教授的歌曲中充满了朝气,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开展本课教学时,教师创设了单元导入活动,分三个步骤开展单元导入。首先,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结尾片段,结合其中的歌曲《送别》,让学生初步了解学堂乐歌的概念。其次,呈现学堂乐歌出现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把握学堂乐歌的思想主题。最后,让学生初步浏览本单元歌曲的歌词内容,感受其中的一致性。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下开展音乐鉴赏,把握歌曲传递的深意。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认识音乐,可以发展人文情怀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判断力。

  3.注重互动探究,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培育核心素养要求教师丰富教学方式,教师要注重在课中开展互动、组织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具有活力的音乐鉴赏课堂。

  (1)提供问题支架,共同交流鉴赏体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外部灌输的结果,而是学生凭借一定的支架自主建构而成的。问题就是一种重要的支架,可以让学生在聆听音乐时融入思考,开展深度鉴赏。基于问题产生的交流活动则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令学生分享鉴赏体验,共同分析作品中美的来源。

  例如,德彪西的《大海》第一乐章《在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中包含三段主题音乐。这些音乐用模糊的旋律线条、缥缈的音色和独特的和声,营造了大海朦胧的意境。教师针对这首作品设计了如下问题链:第一主题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发展部分的音乐在音色、旋律方面有什么特点?尾声部分中,由英国管演奏的这段旋律进行方向有什么特点?以上问题分别针对三段主题音乐的鉴赏活动,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教师可在课堂中先完整播放音乐,然后展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段鉴赏、开展交流。本次教学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素养,让学生发展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敏锐地把握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独特性。

  (2)创设学习任务,引领小组合作探究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并促进个体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究,突破了学生孤立的状态,让学生可以用同伴互助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师在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时,可基于教材内容的特质创设学习任务,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

  例如,教授人音版第十八单元“爵士乐掠影”时,要先让学生掌握有关爵士乐的概念。教师可提前创设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各小组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开展探究,如从发展历史、艺术特色、种类、影响的角度探究,也可选取具体的爵士乐作品进行分析。课堂上,各小组选出代表作报告,介绍前期搜集的资料。学生完成报告后,其他小组的学生针对报告内容作进一步的交流与讨论。每名学生的发言都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启发,丰富学生对爵士乐的认知。学生开展资料收集和知识分享的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学习策略,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

  (3)开展音乐实践,多维感受艺术内涵

  音乐实践指学生用歌唱、演奏、舞蹈等方式表现音乐的活动。音乐鉴赏课中以作品分析为主体活动,音乐实践则可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单纯的音乐鉴赏较被动,即使有思维的参与,学生的情感也未完全调动起来。开展音乐实践则可以促进学生对某部作品的深入认识,让学生体会作品的内在情感,从多维度感受艺术内涵。
 

 
  例如,人音版第二十节“人民音乐家”中,收入了《黄河大合唱》这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首先,教师在课堂中播放《黄河大合唱》全曲,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曲子的音乐情绪。其次,从中选取几首曲子做细致赏析,让学生从演唱形式、乐器等方面展开探究。最后,针对《保卫黄河》一曲开展歌唱活动。这是一首进行曲体的轮唱曲,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三组开展轮唱,引导学生表现作品中气势磅礴、朴实优美的艺术特质。音乐实践是学生全身心参与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美的感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意表达的核心素养。

  4.引入相关作品,开展自主欣赏活动

  培育核心素养应关注学生的真实发展,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培育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可在主体教学活动结束后引入相关作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欣赏活动。

  例如,开展人教版第四节“辽阔的草原”的教学活动时,首先,教师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知识信息,让学生了解蒙古民歌中长调和短调的区别。其次,教师引入了《嘎达梅林》,让学生聆听音乐,并针对欣赏活动提出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首作品是短调还是长调;结合《辽阔的草原》的欣赏体验,说说两首作品的不同之处。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判断学生是否习得了本课中的核心知识,能否正确把握蒙古族民歌的艺术风格。教师在课堂中开展拓展性学习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有助于其提升审美情趣。

  三、结语

  音乐鉴赏课教学是培养高中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学生形成对美的判断力,拓宽文化视野。教师要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确立教育目标,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教学价值,课堂上要着力优化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以互动、探究、实践的方式开展学习,让学生沉浸于音乐艺术中,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丁晓丽.基于音乐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21(30):136-137.

  [2]陈季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以花城版音乐教材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14):119-121.

  [3]寿果.浅谈高中《音乐鉴赏》中国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策略[J].艺术评鉴,2022(11):130-13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