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整本书阅读因为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所以成为新的阅读教学优化路径之一。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际,围绕《秘密花园》一书,就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进行思考、分析,以期对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有启示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秘密花园》

  引言

  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关键,也是初中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英语教学应以阅读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偏重于知识教学,阅读领域偏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知识的吸收效率。英语整本书阅读是一项集阅读、翻译、探究于一体的学习活动,因为其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维、阅读、学习能力,所以亟待全面落实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去。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整本书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初中在小学到高中的教育过程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与偏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小学英语教学不同,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相对复杂且自成体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要拓展他们的词汇量和开阔其文化视野,还要锻炼其思维方式,培养其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让其深度学习。而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都要以阅读理解为基础,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持续学习。但是,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只关注知识点讲解,习惯照本宣科地输出内容、信息,要求学生推敲、了解每句话的准确意义,却忽视了英语的实际应用、文化意义及魅力,很少拓展教学,更不用说引导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徐晶2023),导致他们的思维和视野狭隘,无法理解英语的意义,也不会将英语用于实际。如何解决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阅读主体失衡的问题,引起了广大英语教师的关注和热议。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英语教学工作的重心。许多教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改进了教学模式(王璐2022)。整本书阅读指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围绕整本书展开的,以养成阅读习惯、探索阅读方法、建构阅读经验为目的的阅读活动。整本书阅读与碎片化阅读、单篇阅读不同,它需要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发挥自主性,与作者、文本、教师、同伴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揣摩作品情感、内涵,尽享阅读的快乐。英语整本书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使其感受文字的美感和阅读的魅力,还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他们的词汇、语法、句型、语篇积累,使其对英语语言风格、表达方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增强其语感,提升其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英语原版书籍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培养其阅读习惯,提高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正视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做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并借助整本书阅读弥补课堂阅读教学的不足,以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读物,做好阅读教学设计


  在英语整本书阅读中,学生需要集学习理解、实践应用、迁移创新于一体,进行深度学习。不过,这一切都要根据学生实际,从选择合适的英文原版书籍开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是,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有限,语法水平、逻辑推理、分析论证能力较弱,在深度阅读、高难度阅读方面有一定的难度。结合实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选择与教材资源主题相符或相关,语句简单、情节有趣、富有寓意的英文原版书籍,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等进行整本书阅读,确保其对整本书阅读有兴趣。

  例如,《黑布林英语阅读丛书》初二第1辑中的《秘密花园》(The Secret Garden),为20世纪美国女作家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的代表作,被誉为伴随青少年内心秘密成长,深受时代关注和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作品明线、暗线相互交织,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了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刻画了人物性格,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带有浓浓的童真和童趣。此外,《黑布林英语阅读丛书》在编写时充分考虑了阅读主体的特殊性,在选词方面非常讲究、注意,没有使用过于深奥、拗口的词汇,而且此书有许多地方以对话的方式展开,语言风格接近口语,这样更能让阅读能力不高的群体理解和接受。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本书是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很好选择。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从《黑布林英语阅读丛书》中选择此书,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并针对整本书阅读进行教学设计,将整本书阅读分为自主阅读、分享阅读和反思阅读三个阶段,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向,明确不同阶段的阅读任务、目的,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有效学习。比如,给学生留出两周或一个月的自主阅读时间,让他们制订阅读计划,编写阅读日志,完成《秘密花园》整本书阅读,获取故事人物、情节等信息。在分享阅读阶段,开启理解向运用、创新过渡的活动路径,让学生回顾章节内容,研读书籍结构,分析人物和主题,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在反思阅读阶段,尊重学生的差异,创设语境,让他们进行读后续写,或者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重视课前导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虽然初中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在信息整合、深度阅读方面还有欠缺。整本书阅读如果仅依靠学生独立阅读,他们可能很难坚持下去,也无法理解书籍的深层意义。针对学生的情况,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自信,教师的研读指导尤其重要、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应打破常规,从文学鉴赏、高阶思维视角进行整本书阅读设计,做好课前阅读导读规划,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为他们提供阅读指导,以加深其对作品的理解,发掘其阅读兴趣,让其联系实际进行个性化学习(李新博、郑蒙蒙、李滨2022)。

  例如,在《秘密花园》整本书阅读前,教师要做好导读课规划设计,在学生阅读图书前,或展示与故事相关的插图,播放导读视频、PPT,介绍作者的成就、经历、创作背景,故事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关系,然后整体介绍书籍。或采用话题导入法,结合学生实际,从生活角度提出有趣的问题,激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让他们带着好奇、目的去阅读,使其与角色、书籍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以开发其阅读动力,让其爱上阅读。比如,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生能大致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与人物性格对应的形容词,用一个词(growth/friendship/nature)概括故事的主题,并诠释这一主题对他们的启示,思考故事中的问题,如父母怎样才算爱孩子、心理强大的意义。或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目标,选取精彩片段着重朗读和记忆,让他们试着翻译章节标题、精彩段落,并进行译文对比,培养其读、译、创新的能力。比如,《秘密花园》一书的译文有很多版本,李文俊在翻译时,将第二章标题译为《玛丽小姐倔乖乖》,学生可以将其所译章节标题与自己的进行对比,思考叠词的作用、原文风格和跨文化交流要注意的问题。这样,可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积极投入整本书阅读中。

  (三)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学习语言不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是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及其所传递的文化信息。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以利于理解和使用英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需要设计与学科核心素养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活动,由浅入深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理解力、鉴别力。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爱好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借助专题阅读强化文化输出,借助地道的语言鉴赏、品析进行文化融入,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意义,为其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助力。

  例如,在《秘密花园》整本书阅读中,有的学生对其中描绘的庄园生活、语言方式感到非常陌生,对西方人的生态思想及“成长”这个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也不深。为此,教师以“Growth”为主题,解释其在西方文学世界中的意义,剖析作者的情感。比如,在西方文化世界中,成长是主题文学创作、精神追寻的重要领域,许多与成长有关的作品都涉及人与社会的游离,人与自然的对峙,人与自我、社会的和解,喜欢以小见大,从孩子的视角描绘人与社会的冲撞、蔚为壮观的生命境遇,从而赋予作品丰富、饱满的生命张力。安徒生的《丑小鸭》如此,《秘密花园》如此,马克·吐温笔下历险的孩子们也是如此。从整体来看,这些作品、故事、人物都反映了时代特色,带有社会的烙印。成长也是中华民族聚焦的对象,但是在我国人的文学母题中,成长的关键在于教人做人,成己成物,重视对原有限制的突破,以及人的自性与佛性、道德、天地的合一。《宝莲灯》中的沉香,《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虽然成长模式不同,但是都重视心性修养对于成长的意义。如此这般,借助举例、对比等进行文化融入和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四)深入研读文本,逐步加深学生的认知

  整本书阅读与单篇阅读不同,它涉及更深、更广的阅读内容和领域,需要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许多问题,也需要教师考虑学生,深挖、追求整本书的育人价值,将阅读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在整本书阅读中,准确进行文本解读是基础,也是前提。要想让学生准确解读文本,就需要教师重视导读激趣、读中推进、读后分享三大板块设计。教师应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指导,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让学生有兴趣、有计划地读下去,读出感受,读得进去。简而言之,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以“有协助能力的大人”的身份,借助导学案、导读课“引着”学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陪着学生阅读,通过师生共读,圈点批注,让学生留下阅读的痕迹;在阅读后,推着学生进行阅读分享,交流互动,使他们的阅读活动具有主体性。

  例如,在《秘密花园》整本书阅读中,鉴于整本书篇幅较长,词汇量较大,教师让学生采用圈点批注法,将不认识的单词、长句、精彩段落标记出来,并联系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结合时态、句子结构进行句子分析,背诵精彩段落。然后让学生借助字典、词典等查询词义,将句型用法、要点写在空白处,以拓展他们的知识体系,增加其文化储备。在学生对文章有大致了解后,让他们绘制思维导图,将故事发展脉络、关键转折点在思维导图上标记出来,并提炼中心主旨,让其以小组为单位,就重要情节、问题如“What caused Mary’s temper to change?”“Mr.Colin seemed to be sick despite not being sick.”“What caused him to do this?”“How did Mary help him solve the problem?”等进行重点研究,让其明白作品内涵,深化认知。在学生讨论前,让他们重读故事,从书中寻找蛛丝马迹。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鼓励他们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认真观察学生表现,及时引导和启示学生,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书籍的距离。

  (五)分享阅读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在整本书阅读中,阅读成果展示、交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自信和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学生进行持续阅读或完成阅读成果后,教师要设置相应的展示课,师生一起以“分享阅读成果、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为核心,让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展示成果,汇报成绩,提出和讨论问题,感受阅读的乐趣。

  例如,在《秘密花园》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让学生记读书笔记,写读后感或书评。在一段时间后,在班级举办《秘密花园》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以手绘海报、短视频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情况、阅读成果、书中人物关系,分享其中的精彩片段,解读故事内容和思想内涵,展示、传阅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围绕《秘密花园》中的某个主题或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如在整本书阅读中如何快速抓住、理清故事主线,在英语阅读中如何理解复杂的句子,如何在不使用工具书的情况下提高阅读效率,如何将书籍与电影相结合进行英语学习,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使他们在相互启发、思想碰撞、“头脑风暴”中受益。结合学生的阅读情况和成果,教师设计了一些探究性学习任务,并进行阶段阅读总结,给学生提出建议,如让学生探究故事背景,将阅读所得应用于实际,鼓励学生保持阅读习惯,培养阅读的毅力。

  结语

  整本书阅读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做好规划与设计。因此,在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设计师、辅助者、引导者的作用,精心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采用有效的方式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夯实其终身发展的根基。

  引用文献

  李新博,郑蒙蒙,李滨.2022.浅谈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J].中学生英语,(40):67-68.

  王璐.2022.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35):37-38,41.

  徐晶.2023.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6):218-22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