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化的学习方式,能够体现出学习者的探究过程,帮助学习者在探究中深刻掌握技能与知识。主题课程教学是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围绕一个核心内容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幼儿教育中,项目式学习与主题课程教学的结合可以帮助幼儿在统一的内容主题下实现自主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项目式学习;主题课程
3~6岁的儿童正处于感知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知识经验形成的关键时期。项目式教学的灵活运用,能使幼儿在项目驱动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主题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可以使幼儿在统一主题下探究学习,在统一的学习情境下增强探索欲望。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将项目式学习同主题课程教学进行科学融合,助力幼儿实现长远、综合的发展。
一、项目式学习与主题课程教学的概念及应用背景
(一)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指将学习活动放置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安排幼儿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幼儿在探索中学习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问题解决意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法。项目式学习强调让幼儿以有意义、真实性的问题为核心开展探究活动,在问题的探索、解决中提升思维能力,同时建构新的经验与知识。
(二)主题课程教学
主题课程教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围绕一个核心内容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幼儿园主题课程在本质上属于整合性课程,其主题不仅局限于中心议题,还包括与中心议题相关或内含于中心议题之中的问题。主题课程教学有助于幼儿获得具有联系性和整体性的经验。
(三)应用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要最大限度支持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直接感知获取经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学习会受到自身需求与兴趣的驱动。在幼儿教育中,引导幼儿发现、感受身边的事物,是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增强幼儿好奇心的重要途径。实践探究能够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在探究中积累科学知识,发展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最终获得全面发展。通过开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幼儿园主题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在统一的主题背景下,组织幼儿以项目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发展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不仅能够满足《指南》的相关要求,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1]。
二、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幼儿园主题课程开展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主题背景下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能够促使幼儿针对同一个问题情境进行观察并发现问题。幼儿好奇心较强,在面对真实情景中的事物时,能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在相互作用下构建认知。
(二)提升思维水平
基于主题的项目式教学活动更强调幼儿的实践探究过程。在幼儿自主探究过程中,“问题”是核心要素,也是项目式学习的起点。幼儿在根据问题探索、形成解决思路的过程中,将主动建立生活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提升思维水平,构建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解决项目问题。
(三)培养探究能力
基于主题的项目式教学活动更加强调幼儿的自主、合作、探究。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将在统一的主题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形成项目探究经验,从而较好地发展自身的探究能力[2]。三、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幼儿园主题课程教学实践路径
(一)倾听幼儿声音,确定项目主题
在项目式教学中,确定项目主题是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前提。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往往会对新知识产生困惑与兴趣,会根据探究内容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与争论。此时,教师要及时从幼儿的语言、对话中捕捉与甄别信息,寻找适合的教学切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兴趣点。兴趣点主要是从幼儿的谈话中捕捉与提炼的。当一个主题活动实施到一定阶段时,幼儿将明显表现出对其中部分内容的兴趣。此时,教师要通过幼儿的自由谈话、课程日志等活动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和探究欲望,并在此兴趣点上拓展项目式主题课程。二是争论点。争论点主要是从幼儿之间的辩论中提炼的。在主题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其中的新、旧知识点,幼儿间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冲突。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提炼幼儿辩论中的核心争论点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项目主题。三是挑战点。挑战点主要是从拓展活动中获得的。在主题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适度拓展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这有助于幼儿在现有主题经验基础上,从认知层面重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在充分把握以上要点后,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学习需求确定项目主题,确保主题内容是幼儿所感兴趣的[3]。
如在“荷花探究”主题活动中,考虑到幼儿平时已经学习过很多关于荷花的诗词、故事,看过关于荷花的动画,已经对荷花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认知,教师可以在班级主题墙上设置问题搜集箱,并询问幼儿“大家想不想讨论一下荷花?”“对于荷花,你们有什么问题?”等问题,通过问题帮助幼儿对荷花形成初步认知。在幼儿表达出想要探究的方向、存在的疑惑后,教师可以同幼儿一起将其写出来,粘贴在班级中适当的位置,使幼儿可以随时回顾自己提出的问题,并及时获取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幼儿针对主题产生的问题,鼓励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与想法。此外,教师在确定主题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保证所确定的主题是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二)保持持续探究,促进幼儿思考
项目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幼儿需根据教学主题进行主动探究,并能通过多种方式完成探究与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做好幼儿的引导与鼓励工作,使其在项目推进中主动发现、主动学习,逐步建构新的经验与认知。在主题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针对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创设项目式学习环境,结合教学需求提供相应的材料,积极鼓励幼儿进行深度学习与主动探索。同时,教师还要科学制订引导计划,以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为基础,从整体角度进行设计规划,为幼儿的进一步探索、学习提供支持[4]。
如在“荷花探究”主题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延伸到莲藕,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不同的项目探究方式。一是初步认识。教师可与幼儿一起探索莲藕孔数上的不同,如七孔、九孔藕的区别。在简单的讲解后,教师可安排幼儿进行实物对比,使其在观察中认识不同孔数的藕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幼儿将自主确定探究方式,包括向家长提问、到菜市场亲眼见证、在课下寻找资料等。通过一系列项目式探究活动,幼儿可以在外观不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两种藕的不同:七孔藕淀粉含量更高,可以用来制作藕粉;九孔藕水分含量高,适合生吃。二是同类事物比较。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什么是藕粉?”幼儿将以此为主题进行讨论。在幼儿的讨论中,教师可以看到幼儿对“什么是藕粉”以及“藕粉的制作方法”非常感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幼儿搜集藕粉的制作方法,并鼓励幼儿在课堂上为大家介绍藕粉的制作方法,说一说自己认为哪个步骤最关键。通过同类事物比较,幼儿不仅能进一步提升探索热情,还能积极投入到课堂讨论活动中。在整个环节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幼儿自主提问与自由探索的权利,及时记录幼儿的想法,并在互动中向幼儿提出其他问题,使其根据问题进行思考、保持持续的探索。
(三)鼓励回顾总结,促进经验形成
反思和回顾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幼儿园主题课程教学的重点环节,旨在使幼儿在不断地反思、总结中积累经验,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在实施项目活动时,教师需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回顾、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深入反思和总结,将反思和总结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如在“莲蓬”主题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提前为幼儿准备一些莲蓬,让幼儿比较哪个莲蓬的莲子更多、哪个莲蓬更大,鼓励幼儿以图文、语言的方式来展现自己数莲子的方式,以此实现项目式学习的可视化。在幼儿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幼儿拍摄照片,打印后粘贴在班级的主题墙上,使幼儿在活动结束后能够通过图片来回忆学习过程,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除了回忆外,分享也是幼儿进行回顾总结的有效方式。当幼儿在回顾学习过程时,会不由自主地同家长、伙伴进行交流与分享。此过程能够使幼儿深入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回顾与反思的最关键作用就是帮助幼儿在学习中积累、总结经验,强化学习热情,并从学习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新问题的指引下进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实现持续性的发展。
(四)引导深入探究,解决重点问题
在实施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幼儿园主题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发现幼儿感兴趣、喜欢的事物,而且要充分关注相关事物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在教学课堂中,教学内容并非凭空形成的,而是与周边环境、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幼儿参与的学习活动、发现的现象与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等。针对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点拨,在情境中提炼问题,引导幼儿形成兴趣,进入更为深入的目标探索中。
在以“莲蓬”为主题的项目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以不同的方式加强与幼儿的互动,在激发幼儿学习热情的基础上,使幼儿在深入探究中解决重点问题[6]。如在活动中,教师继续组织幼儿观察莲蓬。幼儿在观察中,会与小组同学互相提问“你是怎么数莲子的?”“你的莲蓬有多少个莲子?”。在幼儿观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观察与记录工作,并进行适当引导。在幼儿相互交流经验与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幼儿发现了多种计数方式,包括画格子计数、从外向内计数、用笔画点计数等。之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数莲子比赛,看谁数的最快、最准,使幼儿将获得的经验应用在实际中。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剥莲子比赛,使幼儿进一步探究剥莲子的方法与技巧。在此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小组合作中加强讨论与探索,在实际情境中积累知识,强化学习探究,增强对探究活动的感受。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实际情境中设置问题的方式促使幼儿同环境进行互动,积极思考探究情境问题,有效增强幼儿探究的持久性与专注度,帮助幼儿解决重点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幼儿园主题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在实践体验中实现深度学习,还有利于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策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师需充分结合幼儿学习需求确定活动主题,在主题课程教学中为幼儿设计有深度、有内涵的项目式活动,鼓励幼儿以合作的方式深入探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不断尝试中积累知识经验,帮助幼儿获得多项能力的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涓.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践探究[J].教育界,2023(20):110-112.
[2]陈胜兰,吴小平,李俭寅,等.以项目式学习促进幼儿园本土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3(5):13-15.
[3]邢燕虹,刘芳,袁晓渝.基于STEAM理念的幼儿园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以某幼儿园种植活动为例[J].教育观察,2022,11(30):53-56.
[4]黄剑琴.沿海农村幼儿园海洋主题课程实施策略探究:以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东甲中心小学为例[J].教师,2023(16):87-89.
[5]翁旭艳.四要素:幼儿园创生主题课程优化实施的策略研究:以主题课程“瓶罐总动员”为例[J].早期教育,2023(26):47-50.
[6]罗越萍.“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主题活动策略与方法[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23(Z1):32-3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