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和学习产生的影响深远而复杂。本文研究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探讨通过转变监护人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与留守儿童建立和谐关系,以及用亲情、师情、友情和自信等多种举措,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影响策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劳动力的外流,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父母长期外出工作,容易错失对子女进行人生塑造的最佳时机;部分父母片面重视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感,用物质的过度供给弥补不能陪伴的遗憾;部分临时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任务,孩子成长所需的营养、保健、安全等问题难以落到实处。留守儿童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家庭关爱与教育,这对其心理、行为、学习乃至未来发展都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1.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

  家庭教育的缺失和教育方法不恰当常常导致留守儿童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交流较少,父母不能及时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和引导,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无助,容易形成内向、沉默的性格,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情绪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可能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

  2.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留守儿童的行为

  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和引导,留守儿童往往缺乏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容易出现不良行为,如逃学、旷课、沉迷网络游戏等,也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还可能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人际关系以及道德品质。

  3.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不能监督和辅导孩子学习,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同时,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也可能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进而影响其学习效果。
 

 
  二、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影响的应对策略

  1.广泛宣传,转变监护人教育理念


  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教育讲座和研讨会,邀请教育专家、学者为监护人讲解教育理念,也可以利用宣传册、学校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等广泛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让监护人能随时随地获取教育资讯和学习资源,普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帮助其转变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理念:一是转变单纯以成绩的高低评价留守儿童优劣的思想,注重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品质培养;二是转变“读书无用论”的思想,重视德智并育,充分认识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性;三是转变“健康就是身体好”的思想,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注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培训指导,改进监护人教育方法

  培训指导监护人改进教育方法,是确保留守儿童得到适当和有效教育的关键措施。首先,开展系统性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学校和教师可以定期举办监护人教育培训班,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等,为监护人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这些培训应涵盖儿童心理发展、沟通技巧、情绪管理、学习辅导等方面,借助案例分析让监护人、家长从实际案例中学习和借鉴成功的教育经验,以帮助他们全面提升教育能力。其次,实施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可以通过家访、电话访问等方式,深入了解监护人的教育困惑和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例如,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可以指导监护人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提供有效的学习辅导方法;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可以指导他们如何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交流,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此外,在培训指导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反馈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监护人的学习情况和教育方法的改进情况。最后,要鼓励监护人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促使监护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引导监护人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线上课程、与其他家长交流等方式,提升自身教育素养和能力。

  3.家访沟通,促进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建立和谐关系

  家访沟通是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桥梁。首先,教师精心准备家访活动。家访前,教师应制订明确的计划和目标,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家庭背景,确保家访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其次,与监护人进行深入交流。在家访过程中,教师要与监护人坦诚地沟通,了解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通过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立场和难处,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此外,教师还可以分享一些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和经验,激发监护人的信心和动力。同时,也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兴趣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找到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联系的关键点,通过耐心指导和深入交流帮助双方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教师应该建立定期家访机制,这不仅可以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的最新情况,还可以为监护人提供持续的教育指导和支持。

  4.开展“爱在身边”活动,让亲情助力成长

  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开展“爱在身边”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更加幸福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助力他们健康成长。首先,可以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联系。如通过举办线上“我和爸妈一起写作业”“给父母写信”“父母给我打电话”等,让留守儿童有机会与父母共度美好时光,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让他们感受到远在外地父母的关爱,健康、快乐地成长。其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了解父母的活动。如“父母工作”视频展、“父母的一天”征文比赛等,让留守儿童通过视频、采访等方式了解父母的艰辛,体会父母的难处;可以倡议有条件的学生在寒暑假去外地与父母团聚,近距离了解父母的生活,拉近彼此距离,促进双方相互理解。再次,可以发动学生寻找身边亲人的爱,虽然父母没有陪伴在身边,身边还有很多亲人爱着他们。总之,开展“爱在身边”活动能够通过亲情的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更加温暖的成长环境。

  5.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让师情助力成长

  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每位教师承担几名留守儿童教育任务,与他们牵手,做他们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情感交流,为留守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学习指导和成长引领,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实现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经常与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给他们安慰、鼓励、建议。这种情感的沟通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温暖。其次,教师要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其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针对性制订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案,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提高学习成绩。再次,教师可以引导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教师可以带领留守儿童开展集体活动,如户外拓展、团队合作游戏等,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提升社交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增强集体荣誉感。

  6.开展“手拉手”活动,让友情助力成长

  开展“手拉手”活动,把班级中的留守儿童分置到小组中,或者一个留守儿童与一个非留守儿童结对子,通过同龄伙伴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为留守儿童搭建一个友谊的桥梁,让他们在友情的陪伴下快乐成长。首先,“手拉手”活动能缓解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通过与同龄伙伴的接触和交流,他们可以分享彼此的心声和感受,找到共同的兴趣和话题,从而减轻孤独感,增强归属感。其次,“手拉手”活动能够促进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在“手拉手”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一起参与各种有趣的游戏、学习和探索活动,共同面对挑战并解决问题。这样的经历不仅能够加深他们之间的友谊,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友情的力量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一个温暖、互助的友情环境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乐观向上的心态,增强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通过“手拉手”活动,留守儿童可以感受到来自同龄伙伴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更加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7.开展“进步星”活动,让自信助力成长

  开展“进步星”活动,每周评选、表彰在学业、生活、品德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的留守儿童,以此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勇往直前。通过评选和表彰进步之星,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和肯定,增强了自信心,更加努力地学习、生活,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在评选进步之星的过程中,留守儿童会相互比较、相互学习,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也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形成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通过表彰勤奋学习、乐于助人、品德优良的留守儿童,教师能够向其他留守儿童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自觉、自发、自主参与学习和成长。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能够使留守儿童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更能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实现从外部激励到内部驱动的转变。

  三、结语

  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这项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每一位教师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家校联动,指导家长和监护人科学教育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通过多种举措开展助长活动,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还丽.乡村留守儿童校园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小学班主任,2023(18):53-55.

  [2]姜焦焦.“留”住温暖,“守”住希望[J].新班主任,2023(24):60-61.

  [3]黄玉华.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3):25-26.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