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为提升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效果,文章基于作者教学经验,简要说明了语篇分析理论下学生参与读写活动时需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教学案例指出,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读前写作、搭建支架、师生讨论、布置任务等策略开展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同时应注意在教学实践中适度提供指导、合理展开评价,更好地发挥语篇分析理论对读写结合教学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篇分析理论;读写教学

  语篇分析理论强调信息接收者在分析信息的过程中,要从语言形式、语言环境、语言特征、语篇的衔接性以及语篇主题意义等角度深度分析语篇信息。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教师结合语篇分析理论开展教学设计与实施工作有助于推动学生深入分析阅读材料,获取写作知识,提升读写结合的深度和效果,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探索如何基于语篇分析理论有效开展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工作。

  一、语篇分析理论下学生参与读写活动时需关注的问题

  在基于语篇分析理论进行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度解读书面材料,从中获取关键信息,学习写作技巧或写作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如下问题。

  第一,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解决这一问题是开展语篇分析活动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阅读材料,明确读写方向,奠定学习基础。

  第二,语篇的主题意义是什么?解决这一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语篇中作者的意图、价值理念和对待一件事物的看法等,还有助于学生与语篇作者进行“对话”,激发学生的思考动机,促使其产生表达个人观点的意愿。

  第三,作者如何传递信息?分析他人传递信息的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语篇的深度,从词汇的选取、句子的结构、衔接的技巧等多角度展开语言分析工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推动学生顺利迁移语篇中的语言知识并完成写作任务。

  二、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策略研究

      为有效开展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工作,在下文中,笔者结合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教学案例,系统介绍相关教学策略。

  (一)读前写作,推理语篇信息

  组织学生在阅读前推理语篇信息,并通过写作记录推理成果,可以起到以写促读的作用,使学生初步了解语篇主题,并在写作过程中产生通过深入开展语篇分析活动积累更多语言知识、提升写作效果的意愿,奠定良好的读写教学基础[1]。因此,教师可以设计读前写作活动,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单元话题、阅读提示以及课文对应的插图等信息推理语篇主题和内容,并初步展开写作。

  例如,在结合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Section B 2b中的语篇组织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读写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初步推理语篇内容,并通过微写作概括写作成果。在此期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阅读导语部分,重点关注“Tony and Mary”“healthy and unhealthy habits”这两个关键信息,并分析课文插图—正在吃午餐的Tony和正在打排球的Mary。由此,学生可以初步展开推理:课文介绍Tony和Mary两人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且两人均有一些好的习惯和不好的习惯。由此出发,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其结合单元所学知识展开进一步的推理,记录与两人习惯相关的词汇,如get up、exercise、go to bed等。这样,学生在进行阅读前,便可以初步展开推理活动,基于推理成果写一篇短文。最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关注:语篇内容的推理是否准确?如何将自己推理语篇内容的短文优化为精彩的长一文章?以此让学生投入到语篇分析活动中,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搭建支架,深度分析语篇

  在推动学生进入语篇分析状态之后,教师需为学生搭建支架,以指导学生深度分析语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常来说,教师可以结合语篇特点,从词汇和短语、语篇衔接技巧、语篇结构、语篇相关文化知识等角度为学生搭建一个或多个支架,确保学生可以有效展开阅读活动。

  例如,在结合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B 2b中的语篇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组织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读写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如下支架:

  1.导读清单支架

  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导读清单支架,提供有助于学生深度解析语篇的资源[2]。在导读清单支架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推动学生解读语篇。(1)启发学生分析语篇中的并列句和复杂句。教师可以通过将一个句子拆分为多个句子、划分句子结构等多种途径助力学生解读长难句,了解作者如何传达信息,并由此出发,积累精彩句式。(2)启发学生分析各段首句。本篇课文的各段首句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各段首句,助力其快速梳理语篇内容,加深对语篇主题的认识。(3)启发学生关注文章衔接性语言。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但衔接流畅。作者通过多个连词和具有统领性的句子,提升了语篇内容的衔接性。教师应由此出发,启发学生系统整合语篇衔接的技巧。

  2.影音资源支架

  部分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深度不足,难以想象作者通过文字描述的场景,即无法真正理解“do simple jobs over and over again”“make robots look like humans”等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篇内容,教师需要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音资源支架。教师可以分享与机器人相关的电影作品片段,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从而直观地了解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加深对机器人的认识,并由此发散思维:人们是否能够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思考?是否应该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思考?

  (三)师生讨论,整合探究成果

  教师可以设计师生讨论活动,启发学生在讨论期间整合探究成果[3]。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更多独立解析语篇时未发现的细节,从而提升语篇分析深度,并系统整合所学信息,为开展写作活动作准备。讨论期间,教师可以从语篇结构、语篇主题意义、语篇中的语言知识等多个角度提出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话题分享探究成果,对作者的观点、同学的想法等进行评价,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流程图、气泡图、表格等思维可视化工具梳理学生的探究成果。
 

 
  例如,在结合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Section A 3a中的语篇Students Who Volunteer组织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多个讨论话题,辅助学生系统整合语篇分析成果。教师可以先请学生围绕“说明自己或他人参与志愿活动的经历”的角度展开讨论。这一话题可以促使学生深度梳理写作思路。在讨论中,学生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愿意参加志愿活动的原因、开始时间、频率、活动感受和意义,从而从这些角度出发介绍志愿服务经历。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启发学生围绕“志愿活动的意义”展开深度讨论,并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能结合课内语篇和自己阅读期间的感悟作答,认识到参与志愿活动能够起到发挥自身特长、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助力个人实现理想等作用,深挖语篇主题意义。最后,教师应启发学生围绕“语篇中值得积累的语言知识”展开讨论。相关讨论活动可以推动学生再次浏览文本,积累与“志愿服务”这一话题相关的词块,如“volunteers at”“learn more about”“Last year,she decided to try out for...”等。另外,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质疑等途径帮助学生深度分析各个表达方式的用法,辅助学生在语篇分析活动中顺利建构语言知识网络,并能够在后续写作活动中迁移所学词汇,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四)布置任务,读写深度结合

  学生完成语篇分析活动后,教师需要布置任务,将阅读与写作活动深度结合。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先设计简单的翻译句子、仿写句子、补全句子等任务,使学生初步形成迁移运用语篇分析期间积累的语言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布置语篇续写或新文章创作任务,在课上与学生共同探索写作思路,鼓励学生基于课堂分析成果,利用课余时间修改、完善写作大纲,并结合大纲完成写作任务,然后通过进一步分析教材语篇获取修改作文的思路。

  例如,在结合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Section B 2b中的语篇Beauty in Common Things组织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读写结合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结合语篇特点布置读写任务,具体如下:

  1.翻译任务

  教师可设计翻译任务,要求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关注语篇解读期间积累的语言知识。如在结合课文第三段内容实施教学期间,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翻译任务:

  请翻译下列句子。(1)剪纸艺术的存在已经超过1500年。(提示:have been)(2)剪纸听起来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很难。(3)它们被放在窗户、门和墙上,作为好运的象征。(提示:被动语态)

  这样,在翻译句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复习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加深对语言知识的印象。

  2.语篇续写

  课文介绍了“sky lanterns”“paper cutting”和“Ch-inese clay art”三个中国传统艺术,说明了相关艺术作品中的美好元素。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续写活动,即编写一个新段落,以此更多地展示中国传统艺术之美。在此期间,教师可以“sugarfigurine”为关键词,为学生提供讨论写作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到可以从制作材料、制作工具、作品造型等多个角度介绍糖人这一民间艺术,并确定写作提纲。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更多与糖人相关的信息,细化提纲内容,从而完成续写任务,并将自己所写的段落与教材语篇进行对比,发现续写段落中的不足之处,迁移教材语篇中的语言表达、句段衔接方法,完善自己的作品。

  三、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注意事项

  (一)教师适度指导,学生深度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并从多角度细致解读语篇细节[4]。考虑到部分学生存在语篇分析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做到适度指导,即基于教学研究经验,分析学生的读写水平,确定其最近发展区,制订能够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案。鉴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所差异,教师可以将他们划分为多个层次,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符合其特点的读写目标、语篇分析支架等。

 
  (二)关注过程性评价,优化教学细节

  在学生参与语篇分析活动时,可能会出现学习情况与教师预设情况不符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关注过程性评价,了解学生的语篇分析深度,不断优化教学细节。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直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语篇分析的过程中积极展开自评,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5]。

  四、结束语

  基于语篇分析理论展开初中英语读写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先组织以写促读活动,鼓励学生结合已有信息推理语篇内容,强化写作知识和学习意愿的同时,为深度解析文本的主题和内容作准备。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通过提供支架、组织师生讨论等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语篇分析深度,并通过读写结合任务提升学生的语篇分析效果,以此提高初中英语读写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余军.语篇分析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仁爱版为例[J].教师,2022(34):48-50.

  [2]李春清.基于读写结合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22(33):21-23.

  [3]陈瑶.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校园英语,2022(41):64-66.

  [4]周娟.如何将语篇分析融入初中英语阅读课堂[J].求知导刊,2022(24):56-58.

  [5]曾雴,章倩妮.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运用:以Unit 6 Section B 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阅读课为例[J].英语教师,2022,22(3):153-15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