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梅毒疾病患者实施头孢克肟与苄星青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目的选取南通瑞慈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48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药物,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头孢克肟药物,比较两组梅毒患者治疗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梅毒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22/24),高于对照组的66.6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5)。研究组治疗梅毒患者期间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药物治疗期间梅毒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患者实施头孢克肟与苄星青霉素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疗效,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用药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梅毒;头孢克肟;苄星青霉素;免疫功能;临床疗效
梅毒俗称为杨梅疮或花柳病,是由梅毒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染疾病[1]。在临床上,该病患者常在感染后2~3周左右发病,无任何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硬下疳、淋巴结肿大等,若患者早期阶段未及时控制治疗,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皮疹、骨关节病变及其他脏器病变等多系统损伤症状,直至侵袭全身各个器官,不仅增加患者临床治疗难度,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其死亡[2]。由此,在梅毒患者早期阶段及时干预治疗十分关键,这对患者病情早期康复及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对梅毒患者治疗方法以青霉素类药物治疗为主,通常治疗一段时间后部分患者可治愈,但也有部分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存在过敏反应,不得不选用其他药物替代治疗。裴晓燕等[3]研究指出,口服头孢克肟治疗早期显性梅毒患者疗效、安全性与苄星青霉素相当。鉴于此,本研究比较分析实施头孢克肟、苄星青霉素药物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的选取南通瑞慈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48例梅毒患者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18~77岁,平均(52.36±3.5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例,高中阶段9例,专科及以上12例;早期梅毒类型:Ⅰ期12例,Ⅱ期10例,潜伏期2例。研究组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20~76岁,平均(53.21±2.7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例,高中阶段10例,专科及以上11例;早期梅毒类型:Ⅰ期10例,Ⅱ期11例,潜伏期3例。两组梅毒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通瑞慈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20200106),参与患者及陪同家属均自愿加入研究项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门诊问诊、血液检查等,符合《皮肤性病学》中的相关标准,且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梅毒颗粒凝聚实验结果均为阳性;年龄≥18岁,梅毒病程<2年;首次进行梅毒相关治疗,对研究药物无过敏,且病理资料数据完整,无数据缺失;配合度、依从性良好,可顺利完成研究项目。
排除标准:对研究所用苄星青霉素、头孢克肟严重过敏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正处于妊娠哺乳期间者;合并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及其他性传播疾病者;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器官功能性障碍者:存在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完成研究内容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3方法
对照组治疗予以肌内注射药物苄星青霉素(国药准字H20033291;规格:120万U),240万U/次,1次/周,连续治疗共3周。用法操作:对患者双侧臀部注射部位消毒,注射苄星青霉素120万U,嘱咐患者短期内避免注射部位沾水,并注意保持清洁、干燥,饮食尽量保持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与饮酒,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孢克肟药物口服治疗,苄星青霉素批次、用法及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头孢克肟药(国药准字H20070101;规格:按C16H15N507S2计0.1 g)100 mg/次,2次/d,温水吞服,连续治疗共3周。
1.4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患者用药治疗后硬下疳、玫瑰疹、扁平湿疣及掌跖梅毒疹等症状及椭圆形硬结或疹子、体质量减轻、全身不适、慢性腹泻等体征全部消失,且血清学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cting ring card test,RPR)复查转阴,表示为痊愈;患者用药治疗后硬下疳、玫瑰疹、扁平湿疣及掌跖梅毒疹等症状及椭圆形硬结或疹子、体质量减轻、全身不适、慢性腹泻等体征基本消失,且血清学RPR复查降低4个滴度及以上,表示为好转;患者用药治疗后硬下疳、玫瑰疹、扁平湿疣及掌跖梅毒疹等症状及椭圆形硬结或疹子、体质量减轻、全身不适、慢性腹泻等体征无改变,且血清学RPR复查降低不足4个滴度或升高,表示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临床症状:在患用药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硬下疳、玫瑰疹、扁平湿疣及掌跖梅毒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记录缓解时间。
不良反应情况:在患者服药治疗期间随访观察,对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等不良反应记录与比较。
1.5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其中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属于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属于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用药疗效比较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梅毒属于皮肤性病科常见慢性病,主要通过安全性行为、加强婚前与产前检查来预防[4-5]。据流行病学梅毒情况结果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梅毒发病率近十年间年均增长高达13.37%,由之前的4.50/10万上升至32.86/10万。由于梅毒可通过血液、母婴及性生活传播,所产生的危害性较大,现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梅毒不能自愈,现阶段对其治疗期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治愈。值得注意的是对梅毒患者治疗的同时,也要对其性伴侣进行检查与治疗。刘丹[6]、张鑫等[7]研究指出,对于早期梅毒疾病患者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效果显著。丁倩倩等[8]研究指出,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不同试剂给药苄星青霉素治疗,可影响母婴结局。黄小玲[9]研究指出,盐酸多西环素药物治疗梅毒疾病效果显著。本研究中显示,研究组梅毒患者联合用药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66.67%)(P<0.05),这与徐金华[10]、梁军[11]相关研究中结果基本一致。这是由于苄星青霉素属于长效青霉素,临床可抗多种细菌感染,梅毒患者通过肌内注射后,身体吸收比较慢,血液药物维持时间超过7 d,对梅毒疾病患者治疗较好。但是,苄星青霉素在血液中浓度较低,需要大剂量使用,而长期肌内注射该药物会产生耐药性,且有部分患者会对青霉素类药物产生过敏,临床需要选择更合适的药物替代治疗[12]。头孢克肟具有抗菌谱广、吸收快及半衰期长等特点。患者口服该药物后可迅速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梅毒患者更适合。研究组用药治疗梅毒患者的硬下疳、玫瑰疹、扁平湿疣及掌跖梅毒疹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6.02±1.01)d、(9.10±1.51)d、(9.90±1.72)d、(8.90±1.25)d,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与王润龙等[13]研究组中硬下疳、玫瑰疹、掌跖梅毒疹、扁平湿疣症状改善时间(6.03±1.02)d、(9.11±1.53)d、(8.91±1.24)d、(9.91±1.75)d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这是由于苄星青霉素能抗多种细菌感染,头孢克肟为广谱抗生素,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有抗菌活性,药物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硬下疳、玫瑰疹、扁平湿疣及掌跖梅毒疹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服药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等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这与黄丽滨[14]、孙晶[15]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这是由于头孢克肟、苄星青霉素药物半衰期较长,患者服药期间因个体差异性,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但停药后可缓解。
综上所述,梅毒疾病患者实施头孢克肟与苄星青霉素联合治疗优于单一用药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此研究结果纳入的样本量仅有48例,且局限于处于早期阶段的后天性梅毒患者,可扩大样本量或延伸研究范围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黄晓霞,黄桂英,郑振芳,等.苄星青霉素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梅毒的效果比较[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3,29(12):2173-2176,2180.
[2]Ikeuchi K,Fukushima K,Tanaka M,et al.Clinical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1.5 g/day oral amoxicillin therapy without probenecid for the treatment of syphilis[J].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2022,98(3):173-177.
[3]裴晓燕,杨永华,赵伟,等.口服头孢克肟治疗早期显性梅毒疗效评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1,37(6):373-375.
[4]倪晨宁,朱金土.金银花汤联合苄星青霉素对梅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0,29(6):105-107.
[5]刘艺英,陈群,刘甜.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改良技术在治疗梅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22,40(2):206-208.
[6]刘丹.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24):122-126.
[7]张鑫,刘样满,王润龙,等.苄星青霉素对比头孢曲松钠治疗无症状神经梅毒的临床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3,47(6):695-697.
[8]丁倩倩,沈丽君,俞娟,等.基于母婴结局、TRUST滴度评价苄星青霉素G用药不同时机治疗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效果[J].中国性科学,2023,32(9):148-152.
[9]黄小玲.盐酸多西环素对梅毒的治疗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0,10(2):109-110.
[10]徐金华.梅毒治疗和疗效判断中存在的争议[J].皮肤科学通报,2021,38(1):19-23.
[11]梁军.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隐性梅毒感染患者的疗效评价[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5):678-679.
[12]曾建程.苄星青霉素与胸腺五肽联合治疗对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免疫功能及TRUST转阴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25):13-16.
[13]王润龙,张海璐.苄星青霉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5):2592-2594.
[14]黄丽滨.苄星青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效果对比[J].中国性科学,2020,29(11):131-134.
[15]孙晶.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对各期不同滴度梅毒患者血清学转归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1,45(8):1277-1279.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