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学 » 正文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文章聚焦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合作的电梯维保订单班为例,总结四届订单班的办班经验,从多方面展示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指出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优化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

  0引言

  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围绕“赋能”和“提升”,提出5方面19个重点任务,即“1效应、2个基、1深化和1健全”。《方案》是指导2023—2025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系统性政策。同时,《方案》的印发,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视。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称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订单班是和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以下称三菱电梯公司)合作的电梯班,从2017年首届电梯班组建至今,已有7年时间。本文以我校电梯班为研究载体,探究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

  1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订单班的基本情况

  订单班聚焦企业需求岗位,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注重校企双重管理,在“学校+校企共建实训室+企业”三种环境下,构建“基础—核心—职业—岗位”四阶段递进式能力培养体系,形成“双主体、三环境、四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1]。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围绕电梯维保岗位的需求,该电梯班的课程体系,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岗位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岗位实习(见图1)。整个课程体系符合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的教育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2]。
 

 
  2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现状

  2.1重视企业主体作用,完善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


  2017年,我校与三菱电梯公司经过协商,决定组建“三菱电梯班”,实行订单式培养电梯维保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使订单班的学生更贴近企业的岗位要求,教研室的教师积极参加企业调研,听取企业人员的意见,针对订单班岗位技能需求,设置了电梯维修技术、自动扶梯原理与结构、电梯原理与结构、电梯维修、电梯安装等与直梯和扶梯有关的课程和实训项目,为订单班量身定制了电梯维保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校每年都会邀请三菱电梯公司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此调整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更新。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为有效实施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基本保障[3]。

  2.2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精神,我校强化教师社会实践,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在三菱电梯公司开展实践。在企业实践期间,教师深入一线,与技工深入交流,全面学习了现代电梯的架构原理和维护要点,在知识水平和技能上得到了提升。同时,还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结构、技术技能、思想品质等方面的要求。我校还提出在原有合作基础上进行校企深度合作,主要包括企业技师深入课堂参与教学和实践指导,校企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以及共建实践基地等。

  2.3引进企业导师,参与班级管理和教学

  专业教师进企业虽然显著提升技能水平,但实践经验远不及企业一线的电梯工程师。因此,我校聘请三菱电梯公司的工程师担任订单班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时常向学生宣传企业文化,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并参与直梯和扶梯相关课程的讲授,以实际项目为依托,更好地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特别是把大三的电梯修理(T)证的考试内容融入课堂,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更符合企业的岗位要求。

  2.4实施双证培养模式,培养电梯维保岗位新人

  学生大三上学期理论课结束后,会在三菱电梯公司的华中培训中心集中培训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电梯维修(T)证,也就是电梯上岗证的备考和考核。截至目前,四届订单班学生都能在大三上学期顺利通过电梯维修(T)证的考核,达到电梯维修工上岗的基本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技能证书的考核,更符合岗位要求,能为后续实习做好准备。

  3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1实训条件有限


  在2017年电梯班成立之初,我校只有一套直梯的模拟设备,远远满足不了教学需求,后续三菱电梯公司捐赠了一批真梯的设备,包括直梯的控制柜、曳引机、轿厢框架、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和扶梯的梯级等。这些设备虽然丰富了教学资源,但仍然满足不了人才培养需求。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电梯实训室的设备大多是零散的部件,学生可以进行观摩、拆装,但不能和真梯一样运行,这使得学生对电梯运动性能的理解大打折扣。

  3.2教师的技能水平有待提升

  现有订单班的师资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有电梯相关工作经验的校外教师匮乏。目前,我校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很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不足,毕竟电梯属于大型特种设备,如果不从事相关工作就很难接触到电梯运行的专业知识,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中以结构原理讲解为主,甚少涉及电梯性能和故障处理;二是很多新进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对前期校企合作的内容、岗位要求、电梯专业知识不甚了解,很难讲授相关专业知识。

  3.3订单班学生上岗后流失率较高

  在2024届订单班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在拿毕业证时,也就是实习大约半年后,就有62.5%的学生选择离职。离职学生集中反映出三大问题:一是工资低,不管是实习期还是转正后,工资都没有达到当初公司介绍的工资水平;二是很多站点人手不足,在遇到电梯维保和紧急抢修问题时,工作强度很大;三是工作环境差,对电梯维保工作岗位不满意,且职位的上升空间小。

  4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优化策略

  4.1强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训条件


  三菱电梯订单班主要培养的是电梯维保岗位人才,该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电梯的维护保养、排查故障和维修。但是,目前我校的实训室设备以静态展示为主,不能动态运行,这严重制约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基于此,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完善实训条件。

  一是校企共建电梯培训中心,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电梯设备,由可拆装、可运行的直梯和扶梯设备建成可供校企共同使用的培训中心。该培训中心可供我校进行电梯相关的实训教学,可供企业进行员工培训、考证,也可作为我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电梯安装维修工”的考证设备,同时可用于师资培训,以提升教师技能水平。

  二是在学校实训场地有限,不能安置大型电梯设备的情况下,购置电梯电气安装与调试相关实训装置,这样就可以开展电梯机构安装、调整与线路连接,电梯电气控制柜的器件安装与线路连接,电梯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电梯故障诊断与排除,以及电梯调试、保养、机械故障排除与检验等相关实训项目。
 

 
  4.2校企互助,完善课程内容

  由校企共同组建订单班教师团队,共同备课,在课程内容设置、教材选用等方面深入交流与讨论。特别是电梯维修、电梯安装等实训课程,在实训条件有限、教学资料选用困难的情况下,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教学资源,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导向,以电梯维保岗位工作内容为案例编制教材,在学校环境不能实际操作设备时,以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补充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订单班人才培养质量[4]。

  4.3调整组班策略,宣传企业文化

  目前,电梯订单班的组班方式是,大一新生自愿报名,在参加企业宣讲、由企业人员面试选拔后,大约在第一学期的10月份完成组班。在24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有12.5%的学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的订单班,因为在大一刚入校时,学生对未来就业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订单班的组班时间可以适当推迟,组班时间可以调整到大二上学期,这样学生经过一年的时间可以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订单班的合作企业、就业岗位等进行多方面的了解,而且大一订单班和非订单班的基础课程差别不大,不会对订单班学生的培养产生影响。

  在2024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有34.38%的学生是为了转专业而加入订单班,这一部分学生对专业是认同的,但是对三菱电梯公司和电梯维保岗位的认识不足,不确定以后是否一定要进入三菱电梯公司工作,这就为后续学生的离职埋下了隐患。因此,订单班要定期邀请企业人员举办讲座,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形成系统化的企业文化认知课程,也可以把企业文化、电梯维保岗位的相关素材作为课程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

  4.4推进校企协同,畅通沟通渠道

  目前,订单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上岗后流失率较高。针对此问题,建议校企双方畅通沟通渠道。例如,在学生上岗后,企业如果对相关策略有所调整,应及时告知学校和学生,特别是学生关心的工资待遇、职位上升空间等问题,校方也要及时收集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与企业沟通,让学生安心工作,降低订单班学生的离职率[5]。

  4.5关注学生的实习状态,帮助学生适应角色的转变

  学生上岗实习后,会被分配到市区的各站点,这时更需要学校和企业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企业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通过“传帮带”,使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工作技能,增强工作的满足感。同时,为工作表现良好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奖励,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另外,学校班主任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应多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可以组织线上班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负面情绪,或者将线上班会当成座谈会,让学生集中反映问题;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每周实习报告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动态,或通过线上联系,主动询问学生近况,帮助学生缓解初入工作岗位的不适应感,从而使学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5结束语

  本文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三菱电梯公司合作的订单班为研究对象,总结四届订单班的办班经验,从多方面展示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分析订单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希望能更好地推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三菱电梯公司的合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春芳,马晓伟,张洋.基于“三主体、六融合”的邮轮工程技术专业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3):51-56,62.

  [2]王海平,金燕,刘小阳,等.高职机电类专业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人福订单班为例[J].现代农机,2024(3):114-117.

  [3]潘发兴,熊征伟.高职院校现代物流智能装备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J].模具制造,2024(6):29-31.

  [4]陆中石,董钢,杨婷婷.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订单班建设实践与思考:以合肥地铁司机订单班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78-79.

  [5]张丰.DK公司应用型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23.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