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对中国水彩画民族化的思考论文

 人参与  2024-07-13 13:35:17  分类 : 教育论文  点这评论  作者:团论文网  来源:https://www.tuanlunwen.com/
  水彩原本属于西方绘画的一种,在中西合璧的大环境下被引入中国,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慢慢地被人们认可,并融合了中国元素,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特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水彩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元素。

  一、中国水彩画价值

  (一)情感价值

  水彩画是一种表现人类内在情绪的形式,它是创作者对人、对事、对周围一切事物的一种全面的表现。也是一种以水、色、形等综合内涵为一体的艺术语言,能引起人对民族感情和感受产生共鸣。因此,水彩画的情感价值是直接的,也是间接的,是激发与觉醒的情感体验。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可以表现出对本土色彩语言的理解,以及对视觉的理解。因为欣赏者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不同等因素,它们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因此对于同一幅水彩画,不同的人会有着不同的鉴赏角度,无论是在语言、精神、视觉的感悟上,还是在创造、启发上,都是不一样的。

  水彩的审美选择是指人们对水彩艺术的直观感觉以及由其表现出来的创作者对事物的情感的倾向性、选择性表达。也就是说,审美不是纯粹的理智的鉴赏与创造,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感情成分,要用一种超越功利的水彩美学的目光去寻找和挑选美。如果说,审美是一种浅层次的美学,而审美情趣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学,它是对水彩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创造者的智力和美学趣味的理解。“似与非”“明快飘逸”“朦胧空灵”等都是水彩画形态美的特征,也是水彩画的美学象征。
 

 
  (二)认知价值

  对水彩画中国化的认识活动离不开三个因素:观察、思维、操作。通过现象看问题,可以看出问题的本质。从观察的角度来看,可以分成观察的主动性和敏感性两种。水彩画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由创造者和欣赏者共同参与的一种艺术行为。创造者要主动地关注周围的事情和人的活动,以自己特有的角度去观察和发现,利用自己的职业敏感去处理和创造周围的存在,把真实世界中的事情的对立关系,重新处理成一种对立的整体,并且把它呈现给更多的观众。思维是对观察成果的一种重新处理,重现了真实,并反映了创作者特有的观察角度,这样的思维既能持续地促使创作者观察到真实,又能启发、引导观察者和欣赏者对创作者的美学进行重新审视,将经验融入创作者的作品中,并对创作加以反思,使自己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充实。

  相对于观察、思维,中国水彩画的运作行为更多讲的是一种实用性,它既需要手绘的作用和技法,也需要对观察与思维的具体表现,需在真实的创造情境中对素材进行直接加工。水彩画在中国绘画中的运用,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技法上的综合运用。受绘画素材的制约,水彩画的实际操作在经验与技术上都受到了极大考验。要精通水色的语言,这是一种将水、色、形融于一体的当代美术形态,需要在一次次的练习中,使笔的精准度、画面的真实感,以及技术的娴熟随意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业务流程的顺畅。用笔轻盈,颜色柔和,如同素描和速写般流露,是水彩艺术技能熟练高超的标志。

  二、中国水彩画的具体表现

  中国水彩画是在中西合璧的背景下发展而来的一种具有鲜明本土色彩的画种,它在材料技术、表现形式和思想情感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

  (一)材料技法本土化

  中国水彩画在创造与表现过程中,必须使用某种物质,如水、色、笔、纸等,并将相关的技法与之结合,从而形成一幅具有整体美感的水彩作品。

  第一,中国的“水”有更深刻的含义,比如“上善若水”“智者若水”,许多文人墨客,都是借水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而在书画艺术中,水作为一种物质,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好地表现自己。因此,不少艺术家会选用具有极高吸收性的笔墨,以创造一种“水乳相融”的特色。另外,水彩纸和中国的纸张有着显著的区别,许多艺术家都是通过将水彩纸上的水浸湿,来获得类似于宣纸的渗透作用。

  第二,在用色方面,中国水彩吸取了中国传统的笔墨技法,努力以颜色的组合和搭配,墨色的恰当组合,把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都表达出来,突出了轻快、明亮的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就作品《晨曦》来说,阳太阳老师在描绘天空、江水、鱼鹰、泛舟等时,运用了浅墨和浓墨交错的手法,呈现了空寂浩渺的意境。

  第三,在笔法上,一改西洋水彩常用的圆头笔和扁头笔,而采用中国毛笔来创作,中国毛笔的表现力和书写能力很强,吸收能力也很强,既能充分利用水分进行着色,又能利用笔尖进行刻画,还能灵活地勾线,在画面的表现和情绪的表现上都有着很高的运用价值。在中国水彩艺术中,吸取西方水彩笔的成功之处,以笔墨把“形”“气”“情”“力”融入中国水彩作品之中,传达出一种特殊美感,使观者感受到一种轻快活泼的感觉,这对于丰富中国水彩表达语言有重大的实践价值。王维新、周刚等现代水彩画家,创作时就多用毛笔,力图通过笔墨的运用,来获得随意、自然的意境。

  第四,就纸张而言,用于中国绘画的纸张和水彩,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在水分的浸润下,各种色素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这有助于把“光与色”的技法与水彩的创作相结合,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笔情墨趣”的意蕴,又以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赋予其全新的表现语言。例如,萧淑芳先生善于画花鸟,她的水彩画是用羊皮纸绘制的;蒋振立先生以麻布为笔墨,描绘纯朴的村落独特的质地。因此对于中国水彩技法的使用,许多水彩艺术家都在不断地摸索。
 

 
  (二)表现形式本土化

  就表达方式而言,中国水彩以写意为主,与以现实主义为特征的西洋水彩有着鲜明的区别。形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意识之中,又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那些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艺术家,一定会把自己的形象思想渗透进去,不追求准确、完整地表现出目标的外在形态,而是将它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也正因为“不似之似”,艺术家与观赏者都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在艺术上,“不似之似”指的是身体空间,而“不似之似”的意象有无限的可能性。比如《屈子祠写意》有着一种简单而又清晰的色彩,画家黄铁山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屈子祠的外部形象展现出来,然而,就其总体而言,还是能够感觉到屈原的灵魂特质,这种中华文化内涵,在《屈子祠写意》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三)思想情感本土化

  西方的水彩艺术在与中华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要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而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潜能。中国山水画强调“气”和“意”的结合,在“气”的影响下,不但要勾勒出一个大概的轮廓,而且要把作者的意念和情绪融入意境的营造当中。通过笔墨的表现,将中国画的神韵发挥到极致,让画面充满生机,让人觉得它是“活”的。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读书人书画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情怀,它们构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水彩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擅长创造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注重“技”和“情”的交融,画面中的花草树木,一花一树,一人一风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的关系,在互相映衬中,使形象跃然而出,即中国水彩既要保持西方水彩艺术的特点,又要突出东方特色。

  例如林风眠的《秋鹭》,一大批野鹭逆风而行,在晃动的芦苇丛里快速飞翔,这个场景恰好和苍茫的黄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作者的情绪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意境表现达到了一种升华的效果。天空和背景主要运用淡色、幻彩等技法,可以“留白”欣赏者,使欣赏者尽情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在虚与实之间展示形象,营造出一种境界。中国水彩“留白”可以为欣赏者提供无限的想象余地,它是作品、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三、对中国水彩画的思考探索

  在进行水彩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正确地把握本土化和时代性的关系,在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与时俱进地进行适度革新。要始终保持中国水彩艺术的发展之根,不能一味地追求新的东西,而放弃自己的民族精神。这也是中国水彩艺术发展的根本所在。另外,一件优秀的水彩艺术作品,除了要在技术上让观者折服,更重要的是要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借助于艺术语言,以相应的绘画形式,在画面原理和构成要素上将“水、色和形”进行统一融合,在画面中加入作者的感情、个性元素,让水彩画充满生气和活力。

  四、结语

  在中西合璧的大背景下,水彩画作为一种西洋绘画形式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持续革新与发展。在材料技术、表现形式和思想情感等多个层面,水彩能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在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结合当代的发展情况,把新的时代元素、绘画技法、创作方法等纳入作品中,并使中国水彩更好地展现中国韵味。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