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构建以生为本的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对激活课堂、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至关重要。戏剧表演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戏剧表演形式来进行课程内容、基础知识的教学,并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足,课堂氛围沉闷,将戏剧表演教学法应用于其中对改善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帮助。但是现阶段部分英语教师戏剧表演教学法的应用不重视,没有掌握具体的应用方法,导致戏剧表演教学法实施情况不够理想。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戏剧表演教学法的研究,促使其深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提升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本文首先对戏剧表演教学法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并分析将其应用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具体探讨基于戏剧表演教学法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1.戏剧表演教学法概述
戏剧表演教学法与其他教学形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明显的“戏剧”元素,是通过表演的形式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从“戏剧”一词的概念上不难看出,其是融合音乐、文学、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借助演员的角色扮演、相关场景的假定与创建来完成对某一故事的演绎。戏剧表演教学法就是巧妙地利用这种戏剧表演技巧和手段,促使学科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提升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中,诸多学者对于戏剧表演教学法的概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有的学生认为戏剧表演教学法实际上就是在教学中融入戏剧元素,采用戏剧表演的方式或者活动开展教学。还有的学者认为,戏剧表演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借助科学规划与设计戏剧程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构建课堂上有效的群体互动关系,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合作精神,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虽然在教育领域关于戏剧表演教学法的概念众说纷纭,但从整体上来看诸多学者给出的结论大同小异,都是强调戏剧表演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发挥戏剧表演的优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戏剧表演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2.1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学习的主要内在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对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有重要帮助。传统英语课堂以单一主体灌输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影响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而在戏剧表演教学法的应用下,通过戏剧元素的融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为提升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课堂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了趣味性,让学生可以尽情地享受学习过程。由此可见,科学的应用戏剧表演教学法,对营造轻松愉悦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等有重要价值。
2.2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戏剧表演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合理运用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有重要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戏剧表演教学法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基于自身英语基础以及课程主题,自编自导自演相关的剧情,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英语主题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
(2)学生通过在戏剧表演互动中完成对英语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又能扎实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全面训练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的能力,对提高其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有重要帮助。
(3)借助于戏剧表演教学法,不仅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全程都有充分参与,能够顺利完成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而且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比如学习策略得到有效提升,学习态度更加积极等。
2.3有利于提升英语课程教育意义
素质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人生观等的形成与发展,英语课程教学不只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更要充分利用英语课程资源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意义。戏剧表演教学法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戏剧的编排和表演,使学生在巩固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深入走进戏剧角色,感受角色的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与感知人物身上所具备的良好品质和品格,并在富有教育意义的剧情中产生情感共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戏剧表演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对于提升初中英语课程的教育意义也具有重要价值。
3.戏剧表演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教师在开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为提升戏剧表演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要加大对戏剧表演教学法应用方法和策略的研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需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按照戏剧表演程序完成对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表演的指导和引导,进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以下围绕“Good manners”这一单元的Reading部分教学内容,具体探讨了戏剧表演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分析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是牛津译林版初中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5 Good manners中的Reading部分,本单元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礼仪相关的英语词汇,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礼仪文化上存在的差异,掌握在不同场合人们应该遵守的礼仪和规则,具体包括哪些事情可以做以及哪些事情不可以做等。在本部分教学内容中会重点给学生讲解有关英国的礼仪文化,并结合本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能够学会入乡随俗,能够对异国文化有一定的尊重,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能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基础词汇、短语和句型。
②能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通过语篇阅读了解英国礼仪文化。
③能够提升学生的本土文化自*并尊重并包容异国文化。
④借助戏剧表演教学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与正确的价值观。
(2)改编戏剧表演剧本
“Good manners”这一单元的Reading部分的内容本身就是以Daniel和Jenny对话的形式呈现,这对语篇内容改编戏剧表演剧本提供了便利。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戏剧表演剧本的改编。教师要先给学生介绍戏剧表演剧本编写中需要具备的几方面要素,如人物、时间、地点、场景以及具体事件内容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剧本改编,基于教师的指导,对语篇内容进行分析,将语篇中简单的人物对话进行扩充,补充相应的情境,人物的表情动作等,为后续戏剧表演奠定基础。
(3)提供相应图片视频
学生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对英国礼仪有具体了解,但是目前大部分初中生对于英国利益的了解甚少,即使语篇内容中有提到一些,但是语言文字的抽象性也难以让学生对英国利益有更具体的认知。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准备相关的视频,包括具体的英国礼仪的相关图片,配上对应的英文词汇,还包括有关专家对于英国礼仪解读的视频资料等,为辅助学生阅读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保障。
(4)设计表演道具
由于本节课中讲述的Jenny为大家分享的英国礼仪,涉及到第一次见面打招呼礼仪、交谈礼仪、公共场合的礼仪等等,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场合准备不同的表演道具,比如创建不同的戏剧表演情境,为学生能够更好进入角色,完成表演任务提供保障。
3.2划分角色任务
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根据不同的戏剧表演内容划分角色任务,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配合,选择自己想要表演的角色。比如针对英国礼仪中的公共场合礼仪部分的戏剧表演,教师组织学生根据Reading部分的内容构建出了具体的戏剧情节,比如在公共场所一个人不小心撞到了另一个人,这时撞人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礼仪,而被撞的人又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礼仪。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并完成角色任务分配。
3.3开展戏剧表演活动
做好角色任务划分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入到戏剧表演阶段,在表演的过程中,一开始学生会表现出畏缩、胆怯的情绪,不好意思在班级同学和教师面前表演,表演过程中的言语行为放不开,达不到理想的表演效果。这时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工作,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的方式,表演被撞的人夸张的表情、动作,教师生动有趣的表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引发了学生的笑声,在教师的表演技巧指导和示范下,学生逐渐也放开了手脚,在表演中能够十分生动形象地还原每一位人物角色的表情、语言、动作,让戏剧表演更加生动、有趣,带给学生更好的课堂学习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巩固了英语知识,提升了表达能力,也对英语课文中涉及到的英国礼仪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4注重表演后的评价总结
戏剧表演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的表演后的平均与总结环节的重视,能够提升学生在该环节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学生在完成有关英国礼仪中公共场合礼仪相关的戏剧表演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与总结,一方面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参与戏剧表演剧本编写、角色任务分析以及实际表演等环节中的收获、体验,对自己的学习和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和指导,让学生能够从其他学生身上学习到好的表演技巧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构建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最后教师基于对学生各个环节的表现以及最终的学习成果,给予总结性的评价和指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戏剧表演教学法,对于活跃英语课堂氛围,深化英语课程改革以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教师要对戏剧表演教学法的内涵有准确的认知,并了解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价值,进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做好充分的戏剧表演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对学生进行角色任务的分工,组织学生顺利开展戏剧表演活动,并在表演过程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最后重视对表演后的评价和总结,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全面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