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的课堂互动不仅能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为学生思考提供支架,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技巧的发展、拉近师生间的关系,成为师生思想对话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如何让课堂互动更精彩?一是关注课堂互动的方式,二是关注互动后学生的反馈,三是关注互动艺术、进行多维度的互动,四是关注课堂互动的民主氛围。
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沟通现象,教与学是沟通中相互作用的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建议中提到:要让学生在英语课程中获得积极学习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教师的信任。有效的课堂互动不仅能为学生思考提供支架,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技巧的发展、拉近师生间的关系,成为师生思想对话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将根据课堂实例谈谈小学英语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达成策略。
1.关注动的方式,问答互动
课堂互动的载体往往由师生问答互动承载,如何借助问答形式有效进行师生互动是课堂互动的关键。首先,在适当的时机发问是良好问答互动的先决条件。在学生有疑惑时发问,在导出新环节时发问,在学生思而不得时发问,避免无效的提问,降低无效提问的数量,学会精问、巧问;其次,问题设置要切合学生水平,不过分简单,也不让学生完全摸不着头绪,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再稍加难度,尽量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再者,教案是理想化的课堂,实际课堂中,教师要处理好“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之间的关系,不被“教案”所绑架,在实际课堂中根据学生反应随机应变,伺机而动,机智形成新的问题方案,同时也要在教学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生成的新问题,多做预设,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既是教师教学经验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显现。
在NSE Book 8 Module 8 Unit 2 It's in the north of China.这一课中,教师适时抛出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精问、巧问,通过师生问答互动引领课堂走向。通过What's this?这个问题让学生看图后回答Mapand eompass,进而导入本课主题Location;通过Where are the cities?学生两人讨论后回答:Beijing is in the north.Guangzhou is in the south.Lhasa is in the west.让学生合作进行对文本的初步理解与学习;通过What are the cities like?Big?Small?O r.?学生细读课文后回答:Suzhou is an old city Guangzhou is a big city.Lhasa is a beautiful city.Beijing is the capital city.来进行对课文的深入学习。教师整堂课通过这几个问题进行引领,难度层层递进,思维含量不断提升,也得益于课前对问题的充分考虑、学生水平的了解,在互动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学生知识习得的动态过程,教师与学生在一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不断累积语言材料,为整堂课的成功夯实了基础。可见,教师如何以问题为线索,在问答中进行师生互动,是促进有效课堂互动的关键。
2.关注动的反馈,情感互动
古语有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感是学习发生的基础,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老师,愿意与这个老师进行互动,自愿参与这位老师组织的课堂,才能为成功的教学奠定基础。而师生情感的互动很多时间依赖于课堂,关注师生互动后学生的反馈并及时给予回应,是最温柔但又直击人心的力量。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积极的回应,是消除学生回答问题胆怯、危难心理和学习紧张感的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学生后续新知识的学习建立了信心。相对地,当教师忽视甚至拒绝倾听,在学生答错或是答不上问题时进行呵斥,则会拉大师生情感的距离,更有甚者,引发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如:消极、内向、不自信、胆小等。在NSE Book 10 Module 5 Unit 1 Your bag is broken.中,老师请学生描述“未来书包”的功能时产生以下对话:
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它要求教师必须用心、用行动去施教,而不是做传声筒。本堂课中,教师对学生给出答案进行了巧妙处理,学生的回答并不是话轮的终止,教师倾听学生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或同意、或追问、或赞赏,或表达个人意见等,都表明了教师对学生的倾听、认同,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情感互动水到渠成。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正向反馈、这有利于师生良性情感互动的发生,也为课堂有效互动的达成奠定了基础。
3.关注动的艺术,多维互动
教师由于在知识、权威、社会地位上较学生来说占据了主动的位置,课堂上往往都是教师引领课堂的走向,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状态。但教学并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英语课堂上的单词教学,如果只是教师先带学生读单词,然后给学生解释其意,让学生自己去读、去背,这个过程信息的流动是由教师流向学生,单向的,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感到乏味、厌倦,学习效果差。
关注动的艺术,就要求教师要将传统意义上被动参与、单向传授的“接受性”教学,改为“主动参与、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固然重要,但根据课型的变化教师也应适当放手,大胆尝试设计生生互动的环节。把课堂话语权转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自行提疑、探索、解惑,而教师更多的是引导者、组织者,在学生求而不得时,才抛出橄榄枝。在NSE book 12 Module 9 Unit 1 Best wishes to you一课中,教师执教该课时,不仅通过不断的问答进行师生互动如:What is the passage about?What are they doing for the farewell party?还让学生给其他同学说毕业寄语进行生生互动,纵观课堂,有一对多的师生互动,也有频繁的一对一的师生互动,同时不忘生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互动。可见,关注课堂互动的艺术,拓宽互动的维度,也是实现课堂有效互动的法宝。
4.关注动的氛围,民主互动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环境的创造者,教师要充分激发所有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达到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只有在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与教师良性的互动才能被激发,学生才有想表达的欲望。
除了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外,教师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学习的过程,问题的难易程度,活动设置的趣味性、思维拓展性等方面,改传统的“一言堂”为“众言堂”,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倾听学生的声音,改传统的教师对学生单向评价为多元评价,有教师评价,也让学生有对他人、对自己评价的权利,改传统的教师呈现知识点为学生发现知识点,让学生参与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如在NSE Book 10 Module 5 Unit l Your bag is broken.中,老师在引出本课话题时摒弃传统的教师直接带入主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猜图片进行讨论,层层递进,让学生得到提示后不断纠正自己的答案,从而学生自己感悟到了本课的主题—Bags
在导入环节时,老师并没有因为学生答案错误而直接给出否定答案或者给出既定答案。老师能尊重学生的每一个猜测,肯定学生的观察能力,当学生背离准确答案时,提供更多的提示,逐步引导学生到正确的轨道上,这一步步的引导充分创造了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民主的课堂有效互动中过渡到本课主题,同时也拉近了师生同的距离。
课堂不应如湖水般静谧,灵动,才是课堂生命力的所在。关注互动的方式,关心互动的反馈,关切互动的艺术,不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互动,尝试建立多元化的互动方式,有意识地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学会倾听互动后学生的回答,并及时做出反馈,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课堂互动,但课堂有效互动的思考不应止步于此,笔者将与同行一起在有效课堂互动的道路上,且行且思,砥砺前行!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