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空心螺钉及钢板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经皮空心螺钉+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安全性、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踝关节Kofoed评分可见优势,各方面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空心螺钉及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可提高手术效率并促进术后康复进程,可减轻患者疼痛和手术损伤,有助于踝关节功能、活动度的全面恢复。
关键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钢板内固定;踝关节骨折;踝关节功能
0引言
踝关节骨折是联合应力导致的踝部关节内骨折,该部位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多发生在踝部扭伤后,属于骨科多发骨折类型[1]。作为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踝关节骨折后患者伴随关节疼痛、肿胀,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部分患者压痛和畸形明显,需要妥善处理和治疗。手术是目前踝关节骨折的常用治疗方式,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虽然能够取得一定临床效果,但其创伤严重且容易引发并发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2]。作为一种微创术式,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可以降低手术损伤,且手术准确、固定操作稳定,能提高复位的效果、效率,术中周围软组织、神经组织损伤风险降低,有助于患者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3]。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经皮空心螺钉及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将其与传统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31~63岁,平均(56.38±6.78)岁;骨折部位包括左侧13例、右侧17例。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34~65岁,平均(56.09±7.01)岁;骨折部位包括左侧15例、右侧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临床检查等方式确诊为踝关节骨折;②骨折前关节活动度、功能完全正常;③临床资料完整、可靠;④具备手术指征;⑤患者年龄为18~65岁;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患者;②既往存在踝关节手术史患者;③合并多处骨折患者;④合并下肢血管神经损伤患者;⑤妊娠、哺乳期女性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本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患者采取俯卧位,根据术前检查确定的骨折部位确定切口(6~8cm、弧形)。操作中精心避开神经和血管,充分暴露手术部位。通过适度的骨折块牵引,暴露关节腔,清除碎骨屑和瘀血。在确保部位清晰可见的情况下,使用巾钳进行骨折复位,并选择合适的钢板予以植入。通过上下螺钉固定,确保钢板稳固地支撑骨折部位。完成固定后严密缝合。
1.3.2研究组
本组患者采用经皮空心螺钉+钢板内固定治疗。麻醉方式与对照组无异。将止血带绑在患者患肢大腿,通过C臂机定位骨折,密切观察复位情况。取骨折部位作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并暴露骨折部位,反方向推压骨折块复位骨折。若骨折复位难度大使用2枚克氏针穿刺,在C臂观察下复位骨折,达到满意复位效果后固定克氏针并维持。根据患者实际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空心螺钉、钢板,再次在C臂下观察固定效果和复位情况,将克氏针取出,最后缝合、加压包扎,手术完毕。术后两组患者抗感染方式相同,循序渐进展开功能锻炼。
1.4观察指标
1.4.1临床指标
精准测定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对比两组各项指标差异。
1.4.2并发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涉及症状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创伤性关节炎等,对比总发生率差异。
1.4.3踝关节Kofoed评分
选择踝关节Kofoed评分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对两组疼痛、功能、活动度进行评价,疼痛评分范围0~50分,0分表示无疼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踝关节功能:足跟行走、足趾行走分别记3分,上下楼梯、无须辅助、单腿单立、无须支撑分别记6分,计算各项分数总和,分数越高表示踝关节功能越理想。活动度:伸展10°以上、5~9°、5°以上分别记5、3、1分;屈伸30°以上、15~29°、15°以下分别记5、3、1分;旋后30°以上、15~29°分别记3、2分;负重行走外翻5°以下、5~10°、10°以上分别记2、1、0分;负重行走内翻3°以下、4~7°、7°以上分别记2、1、0分,计算总和,分数越高表示活动度越好。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为工具开展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踝关节Kofoed评分对比
术前两组踝关节Kofoed评分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踝关节Kofoed评分中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功能、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踝关节是骨折多发部位,根据暴力方向、大小及受伤时足的位置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骨折,骨折类型、损伤情况不同患者疼痛感受也有所差异,伴随踝部肿胀等表现,部分严重者出现畸形[4]。重力长期刺激、突发外伤是骨折,尤其是踝关节骨折发生的因素,该部位承担人体重要的活动和负重功能,骨折后对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需要及时治疗。
当前手术固定是踝关节骨折的广泛应用术式,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踝关节功能恢复有一定效果,但该方式切口大、损伤严重且恢复时间长,容易引发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部分患者在术后可能面临瘢痕增生的问题[5]。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成为一种微创手术选择。这种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低的特点。术中透视技术的运用确保了复位和固定操作的稳定性,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对软组织、神经血管和骨折周围韧带的损伤。此外,这种手术方法减缓了对骨膜的剥离程度,有助于踝关节功能的更快恢复[6]。经皮空心螺钉+钢板内固定是一种联合治疗方案,本研究分析其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该手术方式能够降低传统手术中的不必要损伤,术中定位准确、视野清晰、直观,可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患者术后暴露。踝关节骨折多种多样,有研究认为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固定方式,如内踝骨折属于撕脱类骨折,复位难度较大,可先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确保复位效果满意后再行固定[7];内踝垂直型骨折则首先采用管形钢板固定,配合螺钉避免骨折块发生移位和旋转。经皮空心螺钉及钢板内固定治疗相较于传统术式最大限度降低骨膜剥离,为骨痂形成创造条件,患者术后康复、骨折效率均显著提升[8]。
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而言,恢复踝关节功能,早日回归到理想生活状态是治疗的重要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踝关节Kofoed评分均体现优势,相较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功能评分更高(P<0.05)。究其原因:经皮空心螺钉及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较小,空心螺钉能够减少对软组织、关节面的刺激,患者并发症少,疼痛轻。该手术下患者恢复快,骨折愈合效率高,能够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活动度[9]。
综上所述,经皮空心螺钉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在踝关节骨折中展现出确切的治疗效果。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术中损伤,提升手术效率,同时促进术后康复进程的顺利进行。在治疗过程中,该方法能够显著控制骨折部位的疼痛感,并有效规避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助于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全面恢复。因此,该方法在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术后随访时间相对较短,且样本量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远期疗效的准确评估。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该治疗方法的长期效果,未来仍需进行长时间、大样本量的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其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Customized Three-Dimensional-Printed Orthopedic Close Contact Casts for the Treatment of Stable Ankle Fractures: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a Pilot Study[J].ACS Omega,2021,6(4):3418-3426.
[2]王波,宋卫平,赵为夏,等.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2,35(21):89-91.
[3]殷生良.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1-2.
[4]秦成军.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1,5(15):67-69.
[5]王长根.踝关节骨折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3):3305-3306.
[6]Chan L Y T,Mrcsedin H Y C H,Frcsedin C K K K.Investigating the Radiological Outcomes of Syndesmosis Injuries in Ankle Fracture Patients After Suture Button Fixation[J].The 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Surgery,2022,61(2):350-354.
[7]Phoon K M,Ward A,O'Dowd D,et al.965Complication Rates in Operatively Managed Ankle Fracture/Dislocations-The Effect of Pre-Reduction Imaging and Compliance w ith BOAST 12 Guidance[J].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2021,10(6):117-121.
[8]Li Z,Xu Y,Xu W,et al.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verteb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GenantⅢdegre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Zhongguo gu shang=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2020,33(9):807-13.
[9]Kekatpure A,Shrivastava S,Kekatpure A,et al.A Study on Designing,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n Innovative External Jig for the Percutaneous Screw Fixation of the Ace tabular Column Fractures[J].Ind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Toxicology,2021,41(11):992-99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