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聊城海吉亚医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6.0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埃索美拉唑用于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有效性
胃溃疡是常见性疾病,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具有较高发病率,患者可出现腹痛、嗳气、反酸、腹胀等,严重者会诱发并发症,如穿孔和出血等,且易反复发作。该疾病诱发因素具有复杂性,与患者不良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胃溃疡诱发的主要因素为多为感染幽门螺杆菌[1-2]。临床中该疾病多采用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期间还需要药物中和胃酸分泌,临床中常用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前者胃酸分泌抑制效果更理想,不良反应较少[3-4]。本研究旨在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聊城海吉亚医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各50例。参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8~75岁,平均(49.78±7.69)岁;病程1~5年,平均(2.98±0.62)年;溃疡直径7.21~15.28 mm,平均(9.25±1.31)mm。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6~73岁,平均(49.68±7.71)岁;病程1~6年,平均(2.99±0.64)年;溃疡直径7.19~15.33 mm,平均(9.32±1.29)m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聊城海吉亚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10139)。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胃溃疡;临床资料均完整;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心、脑等功能异常者;伴有其他消化疾病以及并发症者;伴有精神疾病者;存在沟通障碍者;中途退出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服用克拉霉素胶囊(国药准字H20010655;规格:0.25 g×6粒),2次/d,0.25 g/次;阿莫西林胶囊(国药准字H44021518;规格:0.25 g×10粒),3次/d,0.5 g/次。参照组增加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84388;规格:20 mg×30粒)治疗,口服,2次/d,20 mg/次。研究组增加埃索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46379;规格:20 mg×7片)治疗,口服,2次/d,20 mg/次。两组均治疗14 d。
1.4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胃痛、嗳气、反酸、腹胀等临床症状已经消失为显效;治疗后患者胃痛、嗳气、反酸、腹胀等临床症状有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胃痛、嗳气、反酸、腹胀等临床症状未改善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头晕、嗜睡、食欲降低。
临床症状:症状包括胃痛、嗳气、反酸、腹胀,分值范围0~3分,分别对应无症状、轻症状、中症状、重症状。
1.5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临床症状)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3讨论
由于人们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变化,导致胃溃疡患者逐年增加,而该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甚至能够诱发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5-7]。胃溃疡疾病病灶多位于贲门、胃窦、胃角等,发病机制即人体分泌过多胃酸,侵犯胃黏膜,促使黏膜保护功能下降,继而诱发疾病。临床治疗胃溃疡时多采用有抗炎、抗菌、抑制胃酸效果的药物,可有效缓解病情[7-9]。其中奥美拉唑以及埃索美拉唑属于常用药物,前者药物有一定特异性,即质子泵抑制剂的一种,能够对胃黏膜壁细胞起到作用,对壁细胞酶活性有降低作用,可以减少分泌胃酸,从而起到治疗效果,但是该药物药效时间有局限性,同时有较长起效时间,并容易诱发不良反应,而埃索美拉唑也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的一种,具有靶向作用,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同时该药物起效较快,药效时间维持较久,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小,能够清除幽门螺杆菌,降低患者复发率,减少胃黏膜损伤,具有更好疗效和安全性[10-11]。在孙佳丹[12]研究中,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8.72%(P<0.05)。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治疗的86.00%(P<0.05),也显示埃索美拉唑治疗有效率高于奥美拉唑治疗,即埃索美拉唑治效果更显著,更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另一项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评分和参照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均<0.05)。
综上所述,与奥美拉唑治疗相比,埃索美拉唑胃溃疡的临床有效性更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李园园.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21,7(8):134-137.
[2]徐晓阳,袁莹,张颖.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疗效及安全性[J].贵州医药,2021,45(12):1885-1886.
[3]王姝琪.以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比较[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2,29(4):29-32.
[4]梁晨,刘晓雯.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1):132-134.
[5]周北南.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8):2722-2724.
[6]张雄辉,陈瑞红.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的临床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7):58-60.
[7]周生勇,任丽新,周亮.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0):89-90.
[8]饶品秀,吴改琴,戴丹.胃溃疡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5):5094-5096.
[9]辛铭,林琳,陈冉焱,等.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比较[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4):129-130.
[10]王珍.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4):197-199.
[11]翟卓宾.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2):19-21.
[12]孙佳丹.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应用于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4):132-13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