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血压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遵医行为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特异性模板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特异性模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降低,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提高血压控制水平,且护理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基于互联网平台延续性护理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递增趋势,其中高血压是其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且两种疾病在病理机制方面具有共同性,又存在复杂的交互关系,已成为严重公共卫生问题[1-2]。由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情迁延难愈且治疗周期长,故加强护理干预以规范患者遵医行为十分重要。延续性护理是住院护理的延伸,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且已被《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3]推荐成为高质量、低成本的医疗管理策略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多项研究报道,以互联网平台为媒介的延续性护理在改善慢性病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意义[4-6]。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以期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院外持续性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7-8];(2)认知功能正常,具有自主理解、**能力。排除标准:(1)合并心肌梗死等其他心血管疾病;(2)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3)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伤;(4)精神病史或严重精神障碍;(5)中途因自身原因退出研究。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8.20±6.15)岁;体重指数17~28 kg/m2,平均体重指数(24.20±1.53)kg/m2。观察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8.36±6.21)岁;体重指数18~28 kg/m2,平均体重指数(24.16±1.50)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患者入院后建立电子健康管理档案,加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相关知识宣教、日常生活指导、心理健康防护、饮食及用药等方面干预;出院后,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心理康复指导,并嘱咐其定期门诊复诊。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性护理。(1)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1名,责任护士5名及副主任医师1名,其中护士长负责护理计划的制定、监督及效果评价,责任护士负责护理计划的实施及随访记录,副主任医师负责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所有小组成员均行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疾病管理知识、延续性护理定义及实施方法等培训工作,培训时间40 min/次,3次/周,共计6次。(2)评估患者情况、制定手册:采用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与患者**,鼓励患者诉说内心真实想法,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生理及心理需求进行评估和记录,护理团队成员开展小组讨论,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自我效能感”“延续性护理”等为关键词查阅知网、万方等文献数据库,并结合临床实际初步形成《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手册》。(3)创建互联网平台:患者出院前1~2 d,由责任护士创立微信公众号及群聊,组织患者参与微信平台使用方法培训并加入微信群,将群昵称修改为床号+姓名,并嘱咐患者家属出院后监督、指导患者定时登录微信查看群消息。(4)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实施:①疾病知识推送,建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知识百科专栏,内容包括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发病机制、用药管理、饮食注意事项及安全防护等,由责任护士将上述专栏知识以视频、PPT、图文结合等形式上传,供患者自行查阅,每日定时在微信群中提醒患者按时服药,于17:00时自动推送康复运动提醒,嘱咐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散步、打太极等运动。②开展线上答疑,每周三18.00—19:30开展线上答疑活动,鼓励患者积极诉说疾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副主任医师解答患者疑问,责任护士全程**跟踪,将患者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做好记录工作,并不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患者是否遵医嘱执行康复计划。③组织开展病友交流会,嘱咐患者定期门诊复诊,并于复诊期间组织病友见面交流会,鼓励患者间密切**、交流,分享疾病管理中的心得体会,护理小组全程跟踪,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针对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则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嘱咐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并根据患者个体特点,安排松弛疗法、冥想放松训练等方法使其放松心态,消除不良心理情绪。(5)评估与反馈:护理小组每两周开展1次讨论会,先由责任护士对患者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汇报,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分析,明确原因后及时制定针对性管理方案加以纠正,以不断巩固护理干预效果。

  两组均护理3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自我效能感

      于护理前后采用杨碧萍等[9]编制的《高血压病人自我效能评价表》评估患者自我效能感,包括日常生活(3个条目)、健康行为(2个条目)、服药(3个条目)、遵医行为(3个条目)4个因素,共计11个问题,依次赋分0~4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

  1.3.2生活质量

      于护理前后采用万丹丹等[10]编制的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HY)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特异性模板(疾病症状、药物副作用及心理生活影响)4个模块,共计47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5个等级,依次赋分1~5分,采用极差法将各模块得分转化为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3.3血压情况

       动态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

  1.3.4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20个评分项目,每项评分5分、4分、1分分别定义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量表总评分>85分表示满意,总评分70~85分表示比较满意,总评分<7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满意+比较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较


  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遵医行为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特异性模板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特异性模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护理后,两组SBP、DBP均降低,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生活方式及行为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11]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高达2.45亿。也有相关指南指出,SBP每下降10 mmHg或DBP下降5 mmHg,患者死亡风险降低10%~15%,合并冠心病的风险降低20%[12]。由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治疗周期长,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预后康复效果[13]。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情管理十分重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已逐渐应用于临床中,其以智能电子设备和软件为载体,具有操作简便、传播有效性高等优势,尤其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有效弥补常规护理干预协作性、延续性照护不足的劣势,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慢性疾病护理管理中,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干预效果[14-1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遵医行为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性护理中,利用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干预,能最大限度的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护理人员通过视频、PPT、图文结合等形式加强对患者的疾病管理,可确保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丰富化,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理解能力;开展线上答疑活动可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纠正不良健康行为;组织开展病友交流会能推动患者积极心态的巩固和强化;定期质量评估与反馈,有助于查漏补缺,确保护理干预的科学化、规范化;通过以上延续性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树立疾病康复信心,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17-18]。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长期治疗过程中造成的经济负担及血压控制不良反复波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情绪,从而对生活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9-20]。本研究中,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特异性模板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特异性模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SBP、DBP均降低,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确保患者在疾病管理不同阶段均可得到全面、可持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情,有助于加快患者疾病康复进程,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另外,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94.34%vs 80.39%)。这可能与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有关,故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提高血压控制水平,且护理满意度更高。

  参考文献

  [1]MENGYAO W,SORE N B,STEPHEN J S,et al.Associations of ge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healthy lifestyle with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in individuals with hypertension[J].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2022,29(16):2101-2110.

  [2]ZHU B B,LIU Y H,ZHOU W C,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resistant hypertension[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2023,25(4):350-359.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J].中国护理管理,2022,22(6):801-804.

  [4]王帅颖,刘琴,栾涛,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4C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6):165-169.

  [5]李霞,杨蕊,田亚丽,等.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0):1350-1354.

  [6]王玲玲,魏聪.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33):89-92.

  [7]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等.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9):680-694.

  [8]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3):209-220.

  [9]杨碧萍,刘雪琴.高血压病人自我效能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07,14(4):15-17.

  [10]万丹丹,杨瑞雪,万崇华,等.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QLICD-HY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6):849-852.

  [11]马丽媛,王增武,樊静,等.《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关于中国高血压流行和防治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0):3715-3720.

  [12]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10):717-728.

  [13]刘志新,刘琼,王静.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3,37(9):1682-1685.

  [14]吴婷,刘筱,刘畅,等.“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22):2098-2102.

  [15]冯文艳,聂臣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2022,44(5):798-800.

  [16]李敏,臧舒婷,邹琦.“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3,30(2):219-222.

  [17]陈佳洁,徐菁,沈兰.互联网+下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1,18(9):115-119.

  [18]孟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效果及对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3,46(S02):43-45.

  [19]王丽霞,王林娟,崔静,等.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2):1478-1482.

  [20]温方圆,杜光会,田丰,等.基于患者门户系统建立的个人电子健康记录和慢性病管理平台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3,20(5):143-14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