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康拉德《黑暗的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部非洲腹地探险小说。帝国主义的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殖民地给予经济上的支撑,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上也急需一个与之对应的他者来凸显帝国的优越和发展潜力。于是,解救和发展落后的非洲成为殖民的合适理由。康拉德的作品采用殖民探险的流行素材,却打破了同时代作品中颂扬帝国“伟业”的话语,以深刻的洞察力揭露出帝国殖民的本质,即将非洲人民看作没有任何人权的赤裸生命对其进行肆意剥削和毁灭。与此同时,作品揭示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呼唤出的西方殖民者的野蛮人性,他们在脱离了法律和道德束缚的非洲大陆被黑暗之心所吞噬,最终遭遇堕落和毁灭。

  关键词:《黑暗的心》;西方文明;殖民本质;堕落

  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基于作者1890年在刚果的经历写成。正如传统的冒险小说一样,故事中充满异域色彩和殖民探险带来的刺激。斯坦利在非洲腹地的探险、1885年柏林会议承认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以个人名义领有“刚果自由邦”都进一步使得《黑暗的心》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背景下成为一部热门作品。然而,与许多维多利亚时期探险家和殖民英雄的浪漫叙事不同,康拉德作品中的外来移民并没有用自己的高度文明照亮非洲,给那里带去发展和光明。当他们以身后的现代文明与技术面对荒莽的非洲土地时,西方文明迅速褪去虚伪的外衣,以残酷的剥削和掠夺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以致毁灭。与此同时,西方殖民者自身也在这片原始的大地上遭遇最可怕的人性的堕落,奔向自我灭亡。

  一、帝国主义对非洲的殖民瓜分

  《黑暗的心》体现了康拉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愈演愈烈的帝国主义殖民狂潮的深刻认识。在这一时期,欧洲殖民者在非洲占有的土地数量从1875年的11%增加到1902年的90%。到1914年,除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和摩洛哥的部分地区外,整个非洲已被西方列强瓜分殆尽。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有着最直接的经济原因。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使他们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诸如橡胶这样的热带原材料。西方的现代生活方式也离不开可可、咖啡、甘蔗等热带食品。同时,促使帝国热衷殖民的原因还包括重要的社会政治因素。
 

 
  西方文化传统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就将人的一生划分为线性发展的几个阶段,儿童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繁荣发展的时期总是得到赞美,衰弱的老年常被嫌恶和排斥。以欧洲殖民主义的代表英国为例,这样的思维方式促使维多利亚时代对永恒进步有着执着的追求,希望帝国永远处于年轻的发展阶段,恐惧帝国繁盛过后的衰落。于是,许多维多利亚时期的帝国话语开始支持大英帝国去证明自己的发展潜力。殖民地成为延续帝国梦的精神支点。在欧洲殖民者的思维当中,非洲被看作与西方文明发展相对应的他者,是一处不能够自主地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到达高度文明的土地。非洲人原始、野蛮,并未随着历史的发展得到进化,始终处于发展的幼年阶段。与此相比,欧洲人不断的文明进步使他们远远优于非洲的种族,欧洲人对非洲的殖民便是解救非洲,使他们脱离低级阶段从而发展进步的慈善之举。英国传教士大卫·利文斯顿在他的《南非考察和传教旅行》中描述道,非洲的成年男人在举行某些仪式时采用孩子般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身体力量。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在其《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将非洲人和亚洲人比作类人猿,而查尔斯·达尔文也将非洲人放在文明轴线的最底端。[1]所有这些否定非洲发展历史的言论都是西方在把非洲与史前阶段相联系,将其发展定义为停滞的,将其地位设定为低级的、边缘的,以凸显西方的文明、进步和发展方式的合理性。这个不断对非洲他者化的过程为欧洲的殖民行为找到了合适的理由。改造蛮夷之地的英雄探险叙事也让欧洲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和想象,从而驱散帝国衰落带来的恐惧和不安。

  于是,在康拉德写作的时代,殖民非洲成为欧洲帝国主义发展的巨大驱动力。然而,非洲有着与欧洲截然不同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欧洲人解救蛮荒大陆的“伟业”首先就受到了热带传染病的打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锥体虫病和疟疾,它们成为黑色大陆抵御殖民入侵的天然屏障。欧洲随之开始了热带病研究,发现了疟原虫的生命周期,使用奎宁对疟疾进行治疗和预防。热带医学大厦被建设起来,保护了在非洲的欧洲探险家、军队和医疗研究人员。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白人体质天生无法抵御非洲内陆环境的看法,在意识形态层面为欧洲瓜分非洲确立了信心,罗纳德·罗斯和帕特里克·曼森这样的医学家也被视作保卫国家的战士。[2]帮助落后的非洲摆脱疾病,迈入健康发展的大门也成为白人“文明使命”的组成部分。从此,欧洲殖民者在非洲“肃清野蛮习俗”的事业不受阻碍地展开了。

  二、《黑暗的心》揭露出欧洲的殖民统治本质

  康拉德《黑暗的心》正是在帝国主义对非洲展开疯狂殖民瓜分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一部冒险小说。在同时代的冒险故事中,读者看到的多是精力充沛,年轻有为的探险家。他们在原始的异域环境中打败荒蛮落后的退化力量,表现自身的生机与活力,彰显帝国霸权与蓬勃的发展动力。康拉德的作品使用同样的流行素材,却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娴熟的叙事技巧颠覆了帝国永恒的想象,揭开了所谓光明使者的面纱,暴露出殖民者统治非洲的本质。

  殖民者对非洲的统治在实质上离不开西方在国家治理术上的认识。从16、17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逐渐认识到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即让国家本身富裕起来而不是仅仅维护和稳固君权。国家治理针对国家的各种客观要素进行干预,包括各类自然资源、人口和所有居民的财产等,以期达到为国家增加收益,壮大国家力量,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目的。这是国家治理的理性要求,是现代国家的特征。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种治理术在米歇尔·福柯的研究影响下得到了极为深入的发展:现代国家运用生命权力对人口作为生物体进行干预、整合和提高,它借助医学、生物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优生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保护人口生命健康,促进国民福祉。[3]同时,为了达到保护和提高生命的目的,国家治理要求消除国内外威胁安全的因素,如罪犯、传染病携带者、有威胁的种族等等。[3]现代种族主义的逻辑即是以保护一部分人健康、安全的名义对所谓不洁的、退化的另一部分人进行驱逐和清除。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指出,所谓的现代人权国家在现实中通过法律和种种禁令剥掉了一部分人的权利外套,使之成为没有人权的动物,不断地制造出可以被任意处置的“赤裸生命”。日耳曼人对犹太人的迫害和清除就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实现的。回顾帝国主义对非洲殖民地的统治,同样是把当地人口视为赤裸生命任意地剥削和毁灭。这是西方主流话语不会言说的殖民本质,相反,它为欧洲殖民探险家编织起光明使者的美丽外衣。康拉德的刚果之行彻底打碎了他也曾拥有的英雄探险梦,并促使他以亲身经历的真实性和作家的洞察力将非洲之心的黑暗以罕见的艺术力量呈现出来。

  《黑暗的心》里叙述者马洛对黑人作为殖民剥削的受害者遭受残害有多处描述。在其中的一处描写中,马洛在山崖上看到了被铁链拴在一起的六个黑人吃力地爬着坡路,他们头顶着盛满泥土的小筐,腰间系着破布,手脚的关节都鼓了出来。他们干枯的胸脯使劲喘着气,眼神死一般地冷漠无神。紧接着,当马洛朝山下走去,他的视线落到了一处许多黑人集中死去的丛林。受尽疾病和饥饿折磨失去工作能力的黑人爬到这里等待着生命慢慢结束。他们身形扭曲,脸上显露出痛苦和绝望的表情。他们散了架的骨头和支棱着的四肢倒在一起,犹如大屠杀或者大瘟疫过后留下的惨状。这些典型的描述清晰地呈现出非洲黑人作为“赤裸生命”的存在。他们被剥夺了基本人权,没有任何庇护。无法想象他们能是殖民者的什么敌人。事实上,他们被称作“犯人”,至于他们犯了什么罪,那简直是无人可知的不解之谜。他们只是因自己的存在就被殖民者以种族相区分而定义的非人类。他们的生和死都被当作动物对待,被当作工具对待。如阿基里·姆贝贝所说,在殖民地和奴隶种植园,人们不一定被直接杀掉,而是被残害成一种活死人的状态。当然,直接杀掉他们也是完全可以的。[2]在马洛去往的非洲腹地刚果,黑人们便既可以被随时杀死又常常处在一种勉强存活、生命受到极大伤害的状态。黑人被殖民者看作和树木、土地一样的自然资源可以随心所欲地取用和抛弃。在树下等待死亡的黑人和树影几乎融为一体,他们作为人的形象也不再完整,而是被作者以提喻的手法描绘为一双双眼睛和一些骨头。正是将非洲黑人非人化使得这种种族灭绝式的侵略变得合情合理。《黑暗的心》里的此类描写给予读者极其深刻的印象,它正体现了现代国家治理术产生的恶果。殖民者打着打败野蛮落后和人道援助的幌子,用自己的进化理论和医学技术粉饰欧洲人在非洲的“事业”。事实是,现代技术文明只不过武装了殖民入侵者,让他们在热带病药物的保护下肆无忌惮地攫取非洲的财富。而非洲人民的生存状况在殖民者到来后只是不断恶化。非洲黑人不光要忍受贫穷饥饿,劳役困顿;由于殖民者对劳动力的大范围调遣,更多人口受到传染病的侵袭。“他们迷失在这难以适应的环境中,吃着他们从来不曾吃过的食物,他们生病……”[4]这就是殖民者出于非洲的原始、野蛮和疾病而去那里开展的“慈善事业”。康拉德凭借独特的经历、敏锐的洞察力和纯熟的叙事技巧将欧洲人在非洲的殖民真相揭露出来,为认识19世纪末的殖民主义提供了重要文本。

  三、西方文明在殖民地遭遇堕落和毁灭

  《黑暗的心》通过马洛的经历向读者展现了殖民统治下非洲腹地的破败、混乱和非洲人民奄奄一息的活死人形象。西方殖民统治给非洲带来的不是进步和发展,而是衰败和退行。然而,这场疯狂的侵占与掠夺并没有简单地呈现出文明的欧洲对于落后非洲的胜利。它成为一把双刃剑,当欧洲人肆无忌惮地在非洲攫取财富,奴役人民的时候,无边而可怕的黑暗笼罩了西方现代文明。马洛的叙述主要通过总站经理和库尔茨两个人物引发出对人心黑暗的深刻思考。

  虽然得到药物的保护,白人殖民者也常常受到传染病乃至死亡的威胁。无论如何,想在贸易站工作都要经历一番身体上的考验。在这样的环境里,总站经理却拥有惊人的健康状况。马洛口中的总站经理是一个既没有组织、创新才能也没有知识和才智的家伙,然而他却在这里干了三个三年期。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在这个疾病肆虐的地方仍然保持着强健的体格,从不生病。总站经理能有耐性做他的工作,强迫黑人做苦役,派代理人用各种办法攫取象牙,就是有赖于他的体魄。对于这件事,马洛讲道,“也许他的身子里面什么也没有……有一次好几种热带病几乎使所有站上的‘代理人’全都倒下了,这时却有人听到他说:‘凡到这里来的人根本就不该有内脏。’”[4]当然,从总站经理的所作所为和无时不在谋划的诡计中也很容易看得出,马洛所指的“没有内脏”有着另一层意义。因为没有内脏,总站经理对殖民地人民的凄惨遭遇没有任何自然的人类反应,绝不会对自己的野蛮行径感到血腥而作呕。驱使他行为的只有永远的利益和权力。在这两者面前,他背后那遥远的欧洲文明可真是不值一提,也毫无意义。这就是来到非洲的所谓“文明使者”的形象。进化轴线顶端的文明人,在非洲“返祖”了。
 

 
  另一位殖民者库尔茨是一位更加复杂和重要的人物。他也是马洛在刚果沿河而上一直追寻的对象。与总站经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正在经受疾病的折磨,并受到死亡的威胁。库尔茨的追随者和照料人,一位俄罗斯年轻人正竭尽全力维持着这位内陆贸易站头目的生命,虽然“好几个月都找不到一滴药水,或者一口可以让病人吃的食物了。”[4]“他被人可耻地抛弃了”。[4]可以想象,在此之前,库尔茨是可以得到药物的,然而,因为他的“才干”威胁到总站经理的地位,这救命的物资被停供了。以奎宁为代表的热带病药物无疑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也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福音,可是在非洲,它成为一种权力的工具,用来掌控他人的生死。总站经理的理由是,库尔茨的野蛮残暴威胁了殖民地的秩序。是的,库尔兹用人头做营地围墙的装饰,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象牙采用焚烧、绞刑、肢残等方式对待非洲土人,这些人甚至趴在地上表示对库尔茨的顺从。对于库尔茨来说,比身体的疾病更加可怕的是帝国主义呼唤出的野蛮人性。作为一流的贸易站代理人,在没有法律和道德约束的非洲腹地,他完美呈现了欧洲人自诩的西方文明的实质,那就是堕落,无尽的堕落直至毁灭。就在他死期将至的时候,库尔茨还用他皮包骨的胳膊威胁地舞动他的手,张大了嘴,贪婪地仿佛想把一切都吞进肚子里去。而最终,只有他自己无可挽回地被黑暗吞噬,如马洛所说,他跨出了那危险的悬崖的边缘,发出了“太可怕了”的临终叫喊。

  批评家对康拉德《黑暗的心》的评价是多元的,其中有不少是对他的种族主义质疑。确实,《黑暗的心》中的黑人常被描写得丑陋怪异,非洲大陆的丛林迷雾里仿佛隐藏着使人堕落的魔咒。作为一个维多利亚文化影响下的白人作家,康拉德无法脱离他自身的文化背景去思考。然而,他亲身的经历和真诚的探寻使《黑暗的心》这部作品展现出同时期作品少有的对于殖民地的真实描述。对这段殖民历史的记录和洞察已经使其走在了时代的前列。[5]当大部分英国人为帝国的“崇高事业”喝彩的时候,康拉德让读者看到了被帝国摧毁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和西方文明的黑暗之心。以这样历史的、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康拉德的作品,可能对于读者来说更具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Ahn,Somi.“The language of age in Joseph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DB/OL].https://doi.org/10.1007/s11059-019-00497-y.

  [2]Servitje,Lorenzo.“‘Triumphant Health’:Joseph Conrad and Tropical Medicine”[DB/OL].https://doi.org/10.1353/lm.2016.0007:136-137,144.

  [3]张凯.生命政治[J].外国文学,2015(3):104,108.

  [4]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吉姆爷[M].黄雨石,熊蕾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32,40,102,102.

  [5]Watts,Cedric.“‘Heart of Darkness’”[C].Stape,J.H.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oseph Conra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59.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