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它的特点体现在古典诗词的语言、形式、内容和表演形式方面。本文针对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古诗词中的体现,研究苏轼诗词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和对当今的影响。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征

  (一)语言美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其采用古典汉语,用词精准、简练,富有诗意。这种语言美不仅体现在歌词的文字上,更在于其旋律、节奏的完美结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与语言的节奏和韵律相呼应,使得歌曲的语言美与音乐美相得益彰。《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敖昌群先生以宋词形式创作的优秀作品,其歌曲旋律与文字的融合使感情的抒发恰到好处,并且每一句在发音上都有自身的声律特点。因此,我们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须遵循歌曲本来的韵味,以确保它的完整性和精致性。

  (二)旋律美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诗歌与旋律的充分结合,诗歌更具有文学性和思想性。艺术歌曲的词往往来源于诗人创造的诗歌,诗词简洁明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下,歌曲旋律更具有诗意和韵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不思量,自难忘”,采用二八和四分音符节奏型,使音乐更贴合宋词吟诵性的特点,写出当时苏轼纷乱的情绪和对妻子的无限思念。歌曲旋律响起时,让听众能切身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失落与难过、孤独与惆怅。

  (三)情感美

  《毛诗序》中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嗟之”和“咏歌”暗示着在文字的描述下,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绪和想法通过音乐的形式传递,这也正是《毛诗序》所要传递的情感价值所在。可见运用歌唱来表达情感不愧是一种高级的表达方式之一,通过有声的形式将内心无声之言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其情感表达,为情而歌。所以,当人们在演唱《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诗时,须特别关注它的情绪传递,通过将真挚的情感与深沉的思想相融合,使听众的情绪与诗人的思想产生深刻的碰撞与交流。整首作品的情感基调都围绕一个“哀”字来展开,虚实结合,使词人内心凄凉无奈之感立刻能引发听众共鸣。因此,演唱者在演绎的过程中为了表达感性的哀伤,应将自己融入表演中,并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更加柔和。通过音乐的表达,能够将诗歌中情感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听者可以感受到凄婉之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诗人共同经历那些情感历程。
 

 
  二、艺术创作

  (一)艺术创作主体


  艺术创作主体,顾名思义指艺术家。艺术家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与实践者,亦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作者和生产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并将这些想法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艺术形式。《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作者苏轼,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和美食家。苏轼在诗、词、文、画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也是北宋豪放派创始人,苏轼的散文成就极高,流传到现在的作品也非常多,这些作品立意深远,豪放不羁,这与他的性格也息息相关。苏轼的诗词现存于世的有4000多首,风格各异、题材广泛,善用各种修辞手法,独具一格,可以说他的作品代表了北宋时期诗词创作的最高峰,把宋代诗词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二)歌曲的创作动机

  苏轼,一代文豪,大家只知道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极高,却不知道苏轼的感情生活也非常浪漫,他与妻子王弗之间的爱情故事刻骨铭心,流传千古。王弗,中岩书院院长王方的女儿,苏轼在中岩书院读书时,王弗就听父亲经常夸赞苏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她十分惊奇,也有丝丝仰慕,于是某日她悄悄藏在树丛里静观苏轼读书,看见苏轼俊俏的脸庞和读书时专注的神情,她心中好感大增。苏轼见王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心中也产生一些好感,两人相互凝望许久,直到苏轼身边有人与他搭话,两人才停止彼此的凝望。不久,王弗的父亲摆庆功宴,在饮酒之余,院长王方想出题考考他的学生。中岩书院有一处没有取名的绿水池,池中有鱼,只要你拍掌,鱼就会游到你身边。院长想要考查学生的才能,并从中选取佳婿,便让学生为这绿水池取名。大家各抒己见,但答案一直不合院长的心意,直到苏轼为其取名“唤鱼池”,院长这才心满意足地点头称赞。而这时待在闺房里的王弗派丫鬟告知父亲,她给这绿水池取名“唤鱼池”,众人惊叹不已,齐呼:“不谋而合,韵成双壁。”于是王弗的父亲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苏轼。结婚那一年,苏轼19岁,王弗16岁。结婚后,两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无奈天公不作美,在王弗27岁那一年,她因积劳成疾,撒手人寰。苏轼悲痛欲绝,将王弗葬在自己母亲坟地的附近,并在坟地周边种植三万棵松树陪伴王弗,为她消除寂寞。王弗十周年忌日,苏轼梦见王弗在窗前梳妆打扮,两人竟无语凝噎。苏醒后,含泪写下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三)艺术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艺术创作主体意指艺术家,艺术创作客体指的是社会环境和客观世界。艺术创作的实质是艺术家把客观世界转化为艺术世界,也就是艺术创作主体和艺术创作客体从分离、对立转化为交融统一的过程。首先,艺术创作中的主客体是对应存在的关系。其次,艺术创作中的主客体是双向交流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最后,艺术创作中的主客体是以客体为基础、以主体为主导的关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部分诗词。十年前夫妻恩爱,十年后却阴阳两隔,这怎能不让人思念?“不思量,自难忘”和“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都表现了苏轼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绝望。此处亦是内心真实的表达,运用白描的表现手法,刻画了苏轼内心世界的孤苦和无助。“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此生再也没有机会互诉衷肠,只留断肠人在天涯。则更加深刻地表现了苏轼的绝望和无可奈何,却又无人诉说。“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的结局让读者置身于那晚的宁静之中,仿佛让读者看到了被月光洒落的夜晚,词人独自站立在绿树成荫的山坡上,那种寂寞和悲伤。就如白居易《长恨歌》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描述的那般,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三、艺术作品的层次

  (一)艺术语言


  语言是人们日常的交际工具,语言用于表达感情,传达思想。人们口头上的语言被称作言语或口头语言,用种种符号作为补充、替代的被称为文字语言。艺术语言则是人类在艺术活动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在艺术作品中具有与自然语言相似的表情达意功能,艺术语言与自然语言具有类似的功能,但又与自然语言显著不同。艺术语言可以由自然语言构成,也可以由非自然语言构成。艺术手段是艺术创作中通过艺术媒介、运用物质材料进行艺术创造的具体方式、方法,如音乐的旋律、节奏等。在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其音乐优美而深刻,以诉说的方式讲述词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无不令人叹惋。

  (二)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艺术学的专有名词,简称形象。艺术形象是一种充满情感和审美价值的抽象概念,它可以表现为人物、场景、事件等。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形象通常指创作出来的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审美价值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图画或情景,艺术形象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和综合形象。听觉形象主要是音乐形象,如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王弗和苏轼情深似海,王弗聪慧谨慎、知书达理,陪伴苏轼走过意气风发的11年。宦海沉浮、初入仕途的苏轼意气风发,而王弗常在身边提醒他不要锋芒毕露。王弗因病逝世,终年27岁,苏轼为她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一被称为悼亡诗的巅峰之作。

  (三)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是指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美学价值。虽然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有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三大层次,但并不是所有艺术作品都天然具备,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将三个层次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一首充满诗意的音乐,它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段,如虚拟、白话、修辞等手法,作曲家巧妙地将三者相结合,这让我们能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对亡妻的思恋,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执着,使人听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婉。

  四、结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其中,丰富多彩的中国古典诗词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性,是珍贵的历史遗产。苏轼诗词在音乐美学思想中所达到的境界,对人们日后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希望此文能为业界人士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中提供借鉴。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