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比较肠破裂修补术同时行疝修补术与择期行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肠破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普外科住院的120例腹股沟疝合并肠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择期组于肠破裂修补术后3个月择期行疝修补术治疗,同期组在肠破裂修补术同时行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同期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择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且同期组低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择期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破裂修补术同时行疝修补术可有效减轻腹股沟疝合并肠破裂患者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具有耗时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优点。

  【关键词】肠破裂疝修补术腹股沟疝肠破裂治疗效果

  腹股沟疝是一种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指腹腔中的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缺损向体表部位突出,俗称“疝气”,在6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具体表现为腹股沟区域包块、腹股沟疼痛、疝区肿胀、疼痛等,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容易引发肠破裂、肠绞窄等并发症,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2]。粗暴的复位手法、肠管嵌顿时间较长、疝囊或腹部外伤等均会诱发肠破裂,腹股沟疝合并肠破裂在临床中相对少见,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是目前普外科医生关注的热点与重点[3-4]。肠破裂修补术及疝修补术是临床治疗腹股沟疝、肠破裂的主要手段,有关两种术式同期、择期实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目前报道较少。基于此,为探究肠破裂修补术同时行疝修补术与择期行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肠破裂的临床效果、安全性,本文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普外科住院的120例腹股沟疝合并肠破裂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普外科住院的120例腹股沟疝合并肠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5]中“腹股沟疝”诊断标准;均经腹部CT、X线确诊为“肠破裂”;(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级、Ⅱ级;(3)年龄>18周岁,男、女不限;(4)既往无腹部手术史;(5)视听、沟通能力正常;(6)满足麻醉、手术指征;(7)临床资料齐全、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肠梗阻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2)既往存在输血史、器官移植史;(3)同期参与其他研究或中途因病情变化退出;(4)合并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5)重大脏器功能障碍、衰竭;(6)合并前列腺增生等疾病;(7)合并恶性肿瘤;(8)存在药物依赖史、吸毒史、酒精成瘾史;(9)合并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10)合并狂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以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同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4.52±3.61)岁;腹股沟疝病变部位:左侧33例,右侧27例;腹股沟疝类型:直疝50例,斜疝10例;ASA分级:Ⅰ级21例,Ⅱ级39例;肠破裂部位:回肠18例,乙状结肠22例,直肠20例;体重指数(BMI)19~28 kg/m2,平均BMI(23.52±1.45)kg/m2。择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55~74岁,平均年龄(64.63±3.47)岁;腹股沟疝病变部位:左侧31例,右侧29例;腹股沟疝类型:直疝53例,斜疝7例;ASA分级:Ⅰ级24例,Ⅱ级36例;肠破裂部位:回肠22例,乙状结肠20例,直肠18例;BMI 20~28 kg/m2,平均BMI(23.62±1.57)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福建省立医院南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择期组于肠破裂修补术后3个月择期行疝修补术治疗,同期组给予肠破裂修补术同时行疝修补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1)肠破裂修补术: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置入腹腔镜,在脐部上缘做一手术切口,长为10 mm,将腹壁提起,插入Veress气腹针,建立二氧化碳(CO2)气腹,腹压控制在10~13 mmHg(1 mmHg=0.133 kPa),将10 mm穿刺器置入,仔细观察腹腔积液的颜色、量、部位等,在左下腹将10 mm穿刺器置入,在右下腹部麦氏点将5 mm穿刺器置入,对于积液较多的患者,应先将脓液吸除干净,或采用0.9%生理氯化钠溶液(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97,规格:500 mL)冲洗,采用3-0可吸收缝线沿小肠纵轴缝合破裂口,对于破裂口在0.5 cm以下者,可通过8字全层缝合,对于穿孔较大者,应进行全层间断缝合,打结关闭破裂口。(2)疝修补术:采用加入甲硝唑的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腹腔、疝囊等,吸除干净冲洗液,实施疝内环口内荷包缝扎术治疗,以0.9%氯化钠溶液冲洗腹腔,置入1根引流管在盆腔最低位置,将穿刺器从右下腹部引出并固定,仔细清点手术器械,确认无误后关闭腹腔,将操作器械、穿刺器等退出,缝合手术切口。术后3 d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2)血清炎症因子:术前、术后5 d抽取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离心10 min,4 000 r/min离心速率,10 cm离心半径,分离上层清液后放置在-80℃环境,以ELISA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并发症总发生率:统计肠粘连、阴囊水肿、尿潴留、腹腔感染总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同期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择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前、术后5 d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术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且同期组低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同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择期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咳嗽、便秘等容易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动作、腹壁肌肉损伤、鞘状突未闭、家族遗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吸烟、腹腔肿瘤等均为诱发腹股沟疝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也会逐年增高[6-7]。据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腹股沟疝的发病率高达5%,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8-9]。腹股沟疝患者由于疝内容物突出,肠管长期受到疝环的压迫、刺激,会出现不同程度渗出、水肿、炎症等病理改变,导致肠管血液运行障碍,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引发肠穿孔等并发症,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0-11]。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肠破裂的主要手段,肠破裂修补术以疝修补择期或同期实施仍是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

  本研究显示:同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择期组。说明肠破裂修补术同时行疝修补术具有创伤性小、耗时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分析如下:实施肠切除并吻合的同时给予疝修补术,两种手术同时开展,可缩短切皮、缝合切口等操作时间,减轻对术区周围组织、脏器的损伤,从而达到减少失血量、缩短治疗时间的目的。同期开展肠破裂修补术、疝修补术,减轻了对患者腹腔脏器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及早恢复,可促进机体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成本。本研究显示:同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低于择期组(15.00%)。说明肠破裂修补术同时行疝修补术可有效降低腹股沟疝合并肠破裂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如下:同期开展肠破裂修补术、疝修补术,可有效减轻或避免二次手术对患者身体、精神方面的伤害,减轻对腹腔内环境及机体微循环的影响,避免腹腔内组织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在减少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临床有研究表明:手术创伤会诱发不同程度炎症反应,促进IL-6等促炎因子合成、分泌、释放,极易诱发级联炎症反应,增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风险[12-13]。因此,有效抑制促炎因子释放在改善腹股沟疝合并肠破裂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显示:术后5 d同期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择期组。说明肠破裂修补术同时行疝修补术可有效减轻腹股沟疝合并肠破裂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反应。分析如下:诸多研究证实,手术创伤是诱发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14-15]。手术创伤性越大,术后患者炎症反应越重。择期手术患者由于短期内接受两次手术治疗,手术操作过程中会对腹腔中脏器、组织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刺激T淋巴细胞释放大量的促炎因子,从而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加重。但考虑到本研究样本病例数较小、以回顾性研究为主等因素,仍旧需要临床扩大样本病例数,展开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为评估肠破裂修补术、疝修补术同期与择期实施的效果及安全性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腹股沟疝合并肠破裂患者接受肠破裂修补术同时行疝修补术治疗,具有耗时短、创伤性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PARK J B,CHONG D C,REID J L,et al.Should asymptomatic contralateral inguinal hernia be laparoscopically repaired in the adult population as benefits greatly outweigh risk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Hernia,2022,26(4):999-1007.

  [2]刘吉平,张国胜,高志伟.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联合腹股沟小切口治疗特殊类型腹股沟疝[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2,28(7):599-602.

  [3]艾文,李峰,梁志华.腹股沟嵌顿疝整块复位致肠破裂一例并文献复习[J].腹部外科,2021,34(2):165-166.

  [4]陈枫,傅忠,方涛,等.囊膜破裂型脐膨出并脱出肠管扭转嵌顿伴回肠闭锁的诊治及文献复习[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2,21(2):179-185.

  [5]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7):721-724.

  [6]LEE M J,KIM J K,FERVAHA G,et al.A Canadian national survey:perspectives on routin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hernia sacs after inguinal hernia and hydrocele repair among pediatric urologists,surgeons,and pathologists[J].J Pediatr Urol,2022,18(3):335-339.

  [7]JOHANSEN N,MISEREZ M,DE BEAUX A,et al.Surgical strategy for contralateral groin management in patients scheduled for unilateral inguinal hernia repair:an international web-based Surveymonkey®questionnaire:strategy for contralateral groin management during inguinal hernia repair[J].Scand J Surg,2021,110(3):368-372.

  [8]罗文,王勇,段鑫,等.超声引导下经Petit三角区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用于成人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78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2,42(7):786-789.

  [9]王刚,杜强,樊林.TAPP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7):913-917.

  [10]李争卫,何爱萍,赵玲,等.超声引导下连续IINB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后镇痛和恢复的影响[J].医学综述,2022,28(8):1660-1664.

  [11]何万鹏,彭超.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治疗隐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3,20(1):150-152.

  [12]管敏.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1):1700-1703.

  [13]旷鹏昊,卢毅卓,傅锦波,等.3 Dmax轻量型疝补片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疝修补术后疼痛程度、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2,35(9):71-74.

  [14]张继喆.血清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检测水平变化及术后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32(14):1746-1749.

  [15]汤勇,赵洋,何兵.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血清IL-17 IL-8 hs-CRP及TIMP-2水平与预后关系[J].河北医学,2022,28(4):634-63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