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眼压水平、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眼功能指标(前房深度、小梁虹膜角、视野缺损值)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50/51),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眼压水平小于对照组,BCV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前房深度、小梁虹膜角大于对照组,视野缺损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BCVA水平,降低眼压水平,改善眼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
【关键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小梁切除术;房角分离术;眼压;最佳矫正视力;眼功能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因房水排出受阻,可出现眼压升高、视力模糊、眼部胀痛等症状[1]。APACG患者多合并白内障,加速病情进展,增加治疗难度[2]。以往多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但小梁切除术操作复杂,且损伤较大,不利于患者预后[3]。房角分离术可有效缓解房角狭窄,缩小虹膜与小梁网的接触面积,从而解除房角粘连[4]。本文观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APACG合并白内障诊断标准[5];经临床症状、裂隙灯显微镜、动态房角镜检查确诊;单眼患病;首次行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既往有虹膜切除术、睫状体光凝术史;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其他眼科疾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男25例,女26例;年龄52~74岁,平均(62.85±7.31)岁;病变位置:左眼28例,右眼23例;白内障病程2~9年,平均(5.54±1.82)年。对照组男21例,女30例;年龄55~75岁,平均(64.03±8.14)岁;病变位置:左眼25例,右眼26例;白内障病程2~10年,平均(5.78±1.7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术前均完善眼科相关检查,于术前1周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感染,布林佐胺滴眼液降眼压,若眼压仍>40 mmHg(1 mmHg=0.133 kPa),则进一步采用前房穿刺术。
观察组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术前0.5 h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453,1 mL∶托吡卡胺5 m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5 mg)散瞳,采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587,0.5 mL∶2.0 mg)进行表面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透明角膜10点位置作一3 mm的主切口,于角膜缘行辅助切口,经辅助切口向前房注入黏弹剂,经主切口进行前眼囊环形撕除,水分离混浊晶状体。采用眼科超声乳化仪(强生视力康公司,国械注进20173166671,型号:WHITESTAR Signature)粉碎晶状体核,清除周边皮质,抛光后囊,房角粘连处注入适量黏弹剂,顶压虹膜根部促使粘连房角完全开放,吸出黏弹剂,恢复前房深度。植入人工晶状体并调整位置,水封闭角膜切口,结膜囊内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96,3 g∶妥布霉素9 mg;地塞米松3 mg),之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术眼。
对照组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体位、散瞳操作同观察组。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5048)行球后或球周麻醉,于角膜上方以穹隆为基底作结膜瓣,作巩膜隧道切口,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环形撕囊,并进行水分离。于膜隧道切口左侧作辅助切口,采用超声乳化仪吸出晶状体核及皮质,前房注入黏弹剂,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于巩膜瓣下切除小梁组织,修整虹膜并复位结膜瓣,结膜囊内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之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术眼。
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术后3个月评估,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眼压、视力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眼压、视力均好转;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检测眼压水平,采用液晶视力表检测BCVA水平。(3)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眼功能指标水平。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检测前房深度、小梁虹膜角,采用全电脑视野仪检查系统检测视野缺损值。(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50/51),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手术前后眼压、BCVA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眼压、BCV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眼压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CVA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手术前后眼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前房深度、小梁虹膜角、视野缺损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前房深度、小梁虹膜角均大于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两组视野缺损值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APACG合并白内障的发病率较高,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6-7]。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常规治疗术式,但在切除小梁时易损伤眼部组织,影响视功能恢复。
房角分离术通过分离虹膜与角膜,可促进房水流出,减轻临床症状[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BCV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超声乳化通过超声能量粉碎晶状体进行灌注抽吸,并植入人工晶状体,可恢复眼内空间结构;而房角分离术采用黏弹剂钝性分离粘连的房角,可促使房角再开放,加快小梁网葡糖胺多糖降解,促进房水流出,从而降低眼压水平,改善视功能,提高治疗效果[9-10]。
随年龄增长,晶状体厚度、体积及混浊程度均增加,导致晶状体前移,增大与虹膜的接触面积,引起房水流出障碍,从而导致APACG一系列病理改变[11]。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术后3个月,观察组前房深度、小梁虹膜角均高于对照组,视野缺损值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促进房水排出,抑制高眼压症出现,从而改善眼功能指标水平[1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BCVA水平,降低眼压水平,改善眼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
参考文献
[1]Zhang Y,Wang C,Liu L,et al.Primary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 complicating ciliochoroidal detachment:report of four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Int Ophthalmol,2018,38(6):2693-2697.
[2]谢晶,徐江宁,刘美芳,等.主动控制液流系统应用于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21,43(14):1389-1395.
[3]闫彦,李雨,李莫东,等.三联手术治疗对老年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武警医学院学报,2021,30(8):158-159.
[4]马倩,闫梅,马雅玲,等.超乳联合房角镜下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国际眼科杂志,2022,22(1):91-94.
[5]杨培增,范先群.眼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53.
[6]Seth I,Bulloch G,Thornell E,et al.Catquest-9SF questionnaire shows greater visual functioning in bilateral cataract populations:a prospective study[J].Indian J Ophthalmol,2022,70(11):3820-3826.
[7]韩冬,赵克鹏,李善学,等.7520例青光眼住院患者构成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21,29(5):447-450.
[8]宋云河,张英哲,林凤彬,等.PEI联合房角分离术及房角切开术治疗中晚期PACG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2,40(4):334-339.
[9]汪传梅,程意农,杨俊臣.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改良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J].医学综述,2021,27(15):3116-3120.
[10]李添天.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109-110.
[11]Kader MA,Pradhan A,Shukla AG,et al.Lowering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in primary open-angle and angle-closure glaucoma:correlation with lens thickness[J].Indian J Ophthalmol,2022,70(2):574-579.
[12]苏安乐,赵帅,王昞.PHACO+IOL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2022,33(21):2788-279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