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T2DM合并CHD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HbA1c、HOMA-IR、FPG、2hPG、Fins、2hFins、TC、LDL-C、TG和Gensini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T2DM合并CHD患者治疗中,实施联合用药治疗能够显著优化糖脂代谢状况,有效扩张动脉,进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该治疗方案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吡格列酮;2型糖尿病;冠心病;糖脂代谢
0引言
2型糖尿病(T2DM)作为一类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在所有糖尿病中的占比高达90%。在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T2DM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1]。该疾病的主要病理特点在于血糖的持续升高,这将对机体的多个脏器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功能障碍的出现。同时,T2DM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导致心肌供血量的减少,进而可能引发冠心病(CHD)。因此,对T2DM的防控和治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吡格列酮是一种降糖药物,临床应用广泛,被纳入胰岛素增敏剂,能增强机体对胰岛素产生的敏感性,缓解胰岛素抵抗。另外,本品还可以调节血脂,防范心血管不良事件[2]。二甲双胍也能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加强机体对血糖的利用度,对肝脏糖原分泌形成阻碍,促使血糖下降,本品能有效调节机体血脂紊乱,促使体质量降低,保护患者心血管,但临床关于二者联用报道较少,且是否有效及安全性具有争议。基于此,本次研究以T2DM合并CHD患者为对象,分析联合用药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T2DM合并CHD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33~76岁,平均(53.32±2.28)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34~77岁,平均(53.41±2.1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T2DM、CHD诊断标准[3];资料完整者;知情同意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重度心脑血管疾病者;有胰腺炎病史者;酮症酸中毒者;肝肾功能受损者;语言交流障碍;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行二甲双胍(蓬莱诺康药业,国药准字H37020550)治疗:选取本品0.5g,口服,3次/d。间隔3~5d依据血糖控制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增减,将最大剂量控制在每天2g。1个疗程为4周,共进行3个疗程。
1.2.2观察组
该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杭州康恩贝制药,国药准字H20060592)治疗:选取本品30mg,口服,1次/d。二甲双胍治疗同对照组,1个疗程为4周,共进行3个疗程。
1.3观察项目和指标
①评价血糖水平[4]:观察治疗前后FPG、2hPG、Fins和2hFins。②评价HOMA-IR和HbAlc:检验两组治疗前后的HOMA-IR和HbAlc。③评价冠脉狭窄程度[5]:开展冠脉造影,观察Gensini积分;评价血脂指标: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的HDL-C、TG、LDL-C和TC。④评价不良反应:包括谷丙转氨酶增高、白细胞减少和消化道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FPG、2hPG、Fins和2hFin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变化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Gensini、HOMA-IR和HbAlc比较
治疗后两组Gensini、HOMA-IR和HbAlc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变化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对比HDL-C,观察组更高;对比TG、LDL-C和TC,观察组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3讨论
T2DM的核心特征体现在慢性高血糖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蛋白质、脂肪等代谢机制的显著影响。T2DM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一为外周胰岛素抵抗提升,二为胰岛β细胞功能减弱。T2DM基础疗法为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等,促进胰岛素敏感性提升,降低胰岛素抵抗,将血糖控制在稳态。T2DM患者常伴有CHD,病情严重,风险提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就CHD而言,T2DM被认定为其显著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T2DM患者的血糖长期保持高位状态,会导致血液黏稠度显著升高,从而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引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进一步而言,这会导致血栓形成速度的加快,进而诱发糖脂代谢的紊乱。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T2DM不仅可能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加剧其病变程度,导致患者动脉管腔逐渐狭窄,影响心肌的正常供血,进而削弱心功能,最终发展为CHD。此外,T2DM患者多数伴有血脂异常,这一状况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冠脉狭窄的程度。
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当患者出现两种疾病并存的情况时,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相应的防控措施。在T2DM发病的早期阶段,应优先采取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相结合的方式,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同时,患者应合理控制体重,避免饮酒,并尽早戒烟。在饮食方面,需要严格控制高热量和脂肪食品的摄入量,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应合理安排体力活动,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健康。采用二甲双胍,可对肝糖原输出产生抑制,作用于糖,加快其无氧酵解,提升外周组织(包含脂肪、肌肉)等利用、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对β细胞提供保护,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对于肠道,能降低其对葡萄糖的吸收率,有效控制血糖,促进HbAlc减少。但有研究提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时,二甲双胍可能引发乳酸性酸中毒,干扰到心肌动作电位恢复,损伤到缺血后收缩能力,导致梗死面积增加,引发心律失常。吡格列酮作为一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同时也是胰岛素增敏剂,能够在机体组织中发挥显著功效。它能有效提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肝脏及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从而调节脂肪代谢,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轻炎症反应,并尽量避免内皮细胞增生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吡格列酮的生物利用度极高,高达99%,表明其在体内的吸收效果十分理想。当以口服方式给药时,若在空腹状态下服用,药物可在0.5h内进入血液循环,并于2h达到血药浓度峰值。若与食物同服,则血药浓度峰值可能会延后约3~4h。此外,吡格列酮的血浆T1/2约为3~7h,表明其在体内的清除速度相对较慢,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药效。吡格列酮在体内主要与血清蛋白结合,通过氧化和羟基化两种途径进行代谢。大部分药物进入胆汁,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因此,吡格列酮的代谢途径相对明确,有助于预测其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在临床上,吡格列酮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水平。通过阻止细胞死亡,本品能够减少β细胞数量的减少,从而保护β细胞免受损伤。此外,吡格列酮还能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的含量,缓解高胰岛素血症的症状。随着胰岛素含量的降低,胰腺β细胞的负担也会相应减轻。由于游离脂肪酸含量过高会对胰腺产生毒性作用,因此减少其含量有助于保护胰腺β细胞,进而实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当吡格列酮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可以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降糖效果,并减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种协同作用使得吡格列酮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比,观察组的FPG、2hPG、Fins、2hFins、HOMA-IR和HbAlc均更低(P<0.05),提示联合用药能有效控制血糖,促使胰岛素敏感性提升,防范胰岛素抵抗,将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调节血脂含量。观察组的TG、LDL-C和TC均更低,HDL-C更高(P<0.05),代表联合用药能调节血脂水平,能对脂肪组织分解产生阻碍,降低游离脂肪酸含量,防范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异常,促使TC、TG含量减弱,能对血管内皮细胞提供保护,阻碍单核细胞活化,尽可能防范其血管内皮组织大量凝聚,调节动脉壁脂质沉积。观察组的Gensini评分更低(P<0.05),提示联用两种药物,可以对凝血纤溶系统进行调节,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减轻狭窄程度。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表明联合用药安全性高,不易引发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等。说明联合用药可以有效减轻T2DM合并CHD症状,并能够有效阻碍其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给予T2DM合并CHD患者联合用药治疗能有效改善糖脂代谢,扩张动脉,防范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蔡俊岭.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优势[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2):81-84.
[2]皮志光,张可农,王钰.氯吡格雷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2):89-92.
[3]林乌甜,彭育旋.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中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15):91-93.
[4]孙军鸽,高琴,王世喜.二甲双胍、胰岛素与美托洛尔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0):70-72,99.
[5]李文正.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7):80-83.
[6]余瑞华.二甲双胍加德谷胰岛素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疗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7):99-10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