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分析在剖腹产分娩孕妇中采用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其对产妇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90例剖腹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罗哌卡因使用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孕妇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照组给予0.75%罗哌卡因2 mL,观察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 mL。对比两组术前、麻醉15 min、分娩后、手术结束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麻醉质量。结果术前、麻醉15 min时,两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分娩后、手术结束后的心率分别为(80.63±10.36)次/min、(80.23±9.52)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89.41±11.25)次/min、(86.49±10.2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1、3.002,P均<0.05)。观察组分娩后、手术结束后的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分娩后、手术结束后的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感觉阻滞、麻醉阻滞、麻醉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麻醉平面维持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腹产腰-硬联合麻醉术中,应用小剂量的罗哌卡因可以起到良好的麻醉作用,可以使血液动力学得到稳定,提高麻醉质量,从而改善预后。

  [关键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麻醉质量

  剖腹产是产科手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术式,可以减少产妇生产时的疼痛感觉[1]。但在进行手术时,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程度与麻醉方法有着紧密的关系,剖腹产手术的质量也和麻醉的质量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有效选择麻醉方式具有重要意义[2]。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是目前剖腹产术中最常见的一种麻醉方法,已经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罗哌卡因是该麻醉方式下常用的药物,该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心脏的影响不大,能有效地将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区分开来,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3]。然而,罗哌卡因在临床应用中的剂量尚无统一规范,不同的剂量会对产妇的血液动力学和麻醉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如何选择合适剂量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讨论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的效果,以及其对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90例剖腹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罗哌卡因使用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8.69±5.16)岁;孕周37~41周,平均(40.12±0.63)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13例。观察组年龄22~37岁,平均(28.46±5.33)岁;孕周38~42周,平均(40.30±0.74)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1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通过寿光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231201-2)。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40岁;②符合剖腹产相关指征,且无腰-硬联合麻醉禁忌;③所有的医疗记录都是真实、完整、有效的;④患者或家属对研究内容有充分的认识,并且愿意签署相关的协议。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脏器器官受损者;②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③存在严重的妊娠并发症者;④有剖腹产手术禁忌或麻醉禁忌者;⑤血流动力学异常者;⑥不愿参与本研究或依从性不佳者。

  1.3方法

  两组孕妇都接受剖腹产术,入院后完成常规的检查工作,如心率、血氧等,对患者开展无创性血压监护和吸氧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在术前由护理人员辅助开辟静脉通路,同时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穿刺,穿刺间隔区域为L2~3或L3~4,成功后,在蛛网膜下腔置入细针,缓慢注入2 mL/s的局麻药,共3 mL。对照组采用0.7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203032;规格:10 mL︰75 mg)2 mL;观察组采用0.75%罗哌卡因1 mL。在完成麻醉后,取出穿刺针,将硬脊膜外导管插入4 cm左右,更换仰卧位,之后便可开展剖腹手术。对于麻醉效果不佳者,可以在术中继续注入0.25%的罗哌卡因.

  1.4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产妇在术前、麻醉后15 min、分娩后及术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②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质量,包括录感觉阻滞、麻醉阻滞、麻醉平面维持、麻醉消退时间。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血液动力学指标、麻醉质量)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液动力学指标比较


  术前、麻醉15 min时,两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分娩后、手术结束后的HR低于对照组,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分娩后、手术结束后的Sp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麻醉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感觉阻滞、麻醉阻滞、麻醉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09、2.882、5.174,P均<0.05)。两组麻醉平面维持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2,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产手术的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手术条件与方式也有了较大的改变[4]。临床需要建立综合的剖宫产麻醉方法,以改善剖宫产孕妇的麻醉质量,减少麻醉对胎儿和母体的伤害[5]。

  腰-硬联合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产妇硬膜外腔,通过暂时阻滞脊髓神经根起到止痛的作用。该麻醉方式操作相对简单、置入导管较为容易,且麻醉效果好,对孕妇的血压影响小[6]。罗哌卡因是临床腰-硬联合麻醉最常见的一种药物,它对心血管仅有轻微的毒性,对妊娠及胎儿难以产生较大的影响[7]。罗哌卡因属于氨基酰胺类长效药物,能提高剖宫产术中产妇的神经电位阈值,增加神经脉冲的扩散时间,减少动作电位的上升,达到了阻滞产妇神经动作生成和传导的目的,同时也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8-9]。罗哌卡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新型左旋小分子,可通过阻断钠离子通道向神经纤维的传导的过程,发挥镇痛与麻醉的双重功效,并可同时具有镇痛与阻滞两种效应,且罗哌卡因在注射肾上腺素后的持续时间及镇痛效果并无明显变化,具有稳定的效果[10-11]。但是将罗哌卡因用于剖腹产孕妇腰-硬联合麻醉中,合理地确定其剂量是很有意义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分娩后、手术结束后的HR分别为(80.63±10.36)、(80.23±9.52)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89.41±11.25)、(86.49±10.25)次/min,观察组MVP高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小剂量药物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能够达到稳定的效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尧友冬[12]的研究结果显示,罗哌卡因1 mL组胎儿娩出后即刻、手术结束后的HR分别为(81.02±7.92)、(79.03±7.46)次/min,均低于罗哌卡因2 mL组的(85.66±8.20)次/min、(83.02±6.20)次/min(P均<0.05),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究其原因:腰-硬联合麻醉是通过硬膜外给药,药物的作用缓慢,可以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使产妇的血液动力学更加稳定。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感觉阻滞、麻醉阻滞、麻醉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麻醉平面维持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剖腹产孕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时采用小剂量的罗哌卡因能够有效缩短感觉阻滞、麻醉阻滞、麻醉消退时间,而麻醉平面维持时间差异与较高剂量的效果类似,因此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且起效快,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陆彬彬[13]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1 mL罗哌卡因)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均大于对照组(2 mL罗哌卡因)(P均<0.05),与本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究其原因:孕妇在妊娠期间,会出现以下情况:随着胎儿的成长,子宫会越来越大,下腔静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硬膜外的血管随之扩大,导致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的体积下降,所以局部用药时,小剂量可以增加麻醉平面[14]。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随妊娠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麻醉药物对脊髓神经的敏感度更高,这也说明一定剂量的麻醉药可以起到麻醉作用。妊娠期血浆β-内啡肽、强啡肽和阿片啡肽的活动增加,故应降低局部麻醉药的用量[15]。鉴于以上原因,腰-硬联合麻醉中罗哌卡因的用量需要降低。小剂量的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中对母体及胎儿的不良反应更少,从而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在剖腹产腰-硬联合麻醉术中,应用小剂量的罗哌卡因可以起到良好的麻醉作用,可以使血液动力学得到稳定,提高麻醉质量,从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黄立琪,肖思波.双穿刺点对比单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在剖腹产术中及术后镇痛优势对比[J].智慧健康,2021,7(3):43-45.

  [2]陈萍,陈奎,何常佑,等.不同麻醉方式对剖腹产孕妇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影响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20,30(7):658-661.

  [3]夏姿询,李洪喜.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2,35(21):107-109.

  [4]孙云清.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腹产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2):30.

  [5]王成.罗哌卡因脊髓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腹产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2):44.

  [6]叶丽红,陈小丽.剖宫产术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及护理配合[J].北方药学,2021,18(10):158-159.

  [7]韩念平,徐艳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应用效果[J].社区医学杂志,2022,20(6):325-328.

  [8]赵瑞丽.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腹产妇麻醉质量的影响[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10):155-156.

  [9]庄朝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探究[J].中外医疗,2019,38(25):82-84.

  [10]潘黎霞.罗哌卡因等比重液用于剖腹产腰-硬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13):85,93.

  [11]陈孟,张顺才,黄志良.小剂量重比重罗哌卡因两点法腰硬联合在疤痕子宫剖腹产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9,32(2):349-351.

  [12]尧友冬.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2,35(17):132-134.

  [13]陆彬彬.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J].蛇志,2019,31(4):479-480,511.

  [14]李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6):1-3.

  [15]刘宝林.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2):1460-146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