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温通刮痧在神经外科尿潴留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3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住院的60例需留置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在尿管插管导尿后予以温通刮痧治疗基础上拔出导尿管,对照组尿管插管导尿后直接拔除导尿管,两组尿管留置时间均≤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排尿情况(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拔管后12 h排尿次数与均次尿量),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排尿症状量表(USS)评分,比较治疗后尿潴留复发情况(3 d内尿潴留发生率、重置导管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且拔管后12 h内排尿次数、排尿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评分、U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 d内尿潴留发生率、重置导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S-QOL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刮痧在神经外科尿潴留患者中能取得良好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排尿情况、避免尿潴留复发,对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温通刮痧尿管插管尿潴留出血性脑卒中
尿潴留作为临床常见的中风急性期并发症,表现为患者自行排出尿液困难并伴随腹痛腹胀、尿急尿痛等症状[1]。尿潴留将产生诸多危害,一方面尿液无法排出可能引起炎症感染,加重膀胱、肾脏负担,严重影响出血性脑卒中预后恢复;另一方面排尿困难伴随不适感会加剧致患者心理、社会、物质等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现代医学认为,中风后尿潴留的发生与感知、认知功能损伤有关,卒中患者不能表达或不能意识到自己有排尿需求,故发病率较高。尿管插管作为常用的解决尿潴留手段,尽管能够帮助被动排尿,但可能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还将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中医外治法中,如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对患者机体负担造成较小,且中医治疗理念整体考虑、标本兼顾,副作用更小。尿潴留在中医里归为“癃闭”范畴,病位在膀胱,涉及肺、脾、肾和三焦多个脏腑[2]。中风患者经脉闭塞不通,脏腑功能失调、全身气机障碍,导致膀胱气化失常,开阖作用受到影响。治疗重在行气利尿,调整气机以治标,恢复脏腑功能,调整阴阳以治本[3]。温通刮痧是一种将灸法与刮痧创新性结合的操作,在经脉理论指导下予以机体刺激,达到经脉通畅、气血调和的效果,在恢复中风患者机体功能方面广泛应用。本研究选取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60例需留置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温通刮痧在神经外科尿潴留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2月—2023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住院的60例需留置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60.13±7.61)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23±0.35)年。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0.38±7.95)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35±0.4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入选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尿潴留诊断标准[4],符合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5]。中医诊断标准:符合癃闭辨病标准[6]。
1.2.2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标准;(2)出血性卒中;(3)需要进行尿管插管,留置导管天数≤14 d;(4)签署知情同意书;(5)精神意识正常可以完成量表填写。排除标准:(1)确诊为过敏体质,(2)合并肠梗阻、尿道感染等影响疗效判定,(3)肾脏、内分泌、造血功能严重异常,(4)伴有前列腺病变等其他因素导致排尿障碍。
1.3方法
予以α受体阻断剂与胆碱能药物,并常规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并个体化开展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措施,嘱患者及家属进行饮水管理,日均饮水量低于2 000 mL,并注意监测排尿情况。对照组尿管插管导尿后直接拔除导尿管。研究组在尿管插管导尿后予温通刮痧治疗基础上拔出导尿管。选穴:八髎、气海、水道、中极。操作:①将艾柱插入温通刮痧杯中央的钢针内固定好并点燃艾柱;②先用伤科油由下往上涂抹按摩八髎穴,温灸3~5次,患者感热由中心向深部四周放射状分布,不得烫伤皮肤,再使用刮痧杯杯面做滚刮操作,使用刮痧杯杯口做揉刮操作(杯体与皮肤夹角<15。),操作交替进行10 min,皮肤微红,患者无不适;③使用灸杯对气海、水道、中极温和灸10~15 min,患者感热由中心向深部四周放射状分布,不得烫伤皮肤。首次治疗后拔出导尿管,1次/d,3 d/疗程,排尿情况良好则治疗1个疗程,排尿情况不佳则治疗2个疗程,具体根据患者排尿状况和皮肤耐受度综合评定。
1.4观察指标
1.4.1临床疗效根据拔管后综合临床疗效划分为痊愈:2 h内,顺利排尿,尿量超过200 mL,不伴随腹胀腹痛,尿急尿痛等症状;有效:2 h内,排尿不顺畅,尿量低于200 mL,伴随轻度腹痛腹胀、尿急尿痛等症状;无效:2 h内不能自行排尿,尿液潴留膀胱,伴随腹胀腹痛、尿急症状。总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中医证候评估小便点滴而出则为癃,闭塞不通则为闭。根据腹痛腹胀、烦躁不宁、神昏谵语、舌绛苔腻脉滑数证候严重程度计算得分0~3分,分数越高提示证候越明显。
1.4.3排尿功能该指标根据观察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拔管后12 h排尿次数、拔管后12 h均次尿量综合判定。
1.4.4排尿症状评分(USS)调查患者治疗前后12 h排尿症状,症状从排尿频次、排尿急迫感、排尿淋漓不尽与尿中带血4个方面评估,各项根据严重程度计0~3分,分数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7]。
1.4.5尿潴留复发情况该指标观察记录患者拔管后3 d内尿潴留复发率(发生尿潴留患者例数/总例数×100%)、导尿管重置率(需重置导管患者例数/总例数×100%)。
1.4.6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SS-QOL)评定SS-QOL为脑卒中患者专用量表,量表包含精力、认知、家庭等12个维度,共49个子项目,总计0~98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8]。
1.4.7护理满意度评定采用问卷调查法,满意度分为Ⅰ很满意、II满意和Ⅲ不满意,满意率=(I+II)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后排尿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提前,研究组拔管后12 h排尿次数、拔管后12 h排尿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US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U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3 d内尿潴留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3 d内尿潴留发生率和重置导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两组SS-QOL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评分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2.7两组满意度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3讨论
尿潴留是神经外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9%~56%[9],因尿潴留导致的细菌性感染、膀胱肾脏负担,将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防范尿潴留发生已成为神经外科工作重点所在。关于卒中后尿潴留发病原因目前争议不断,除留置尿管辅助排尿外,常用西医治疗方法还有使用α受体阻断剂与胆碱能药物、膀胱功能训练与膀胱注射肉毒毒素等,但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而功能训练操作繁琐[10],故此类疗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需结合其他疗法加以完善。
中医认为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需气化输布体外,三焦为决渎之官,为水液输布通道。肾主水、肺主气、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因此尿液的排出与膀胱、三焦、肺、肾皆有关系。治疗则是要从恢复气化,通利水道入手。灸法与刮痧是通过对皮肤与体表肌肉刺激,对脏腑、气血起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下降,提示温通刮痧有效改善神经外科尿潴留患者腹胀腹痛、烦躁昏蒙等临床症状。根据十二皮部理论,腧穴在热敏化作用下,温通刮痧法从穴位到经络到脏腑,改善微循环障碍,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恢复脏腑功能,达到气血调畅、阴阳调和的作用。研究组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提前,研究组12 h内排尿次数、排尿量、U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温通刮痧法有效改善了卒中后尿潴留患者排尿困难情况,患者排尿障碍有效降低、排尿不适感得到缓解,患者对排尿需求更加敏感,能更快进行首次排尿和排尿频次提高,排尿量的提高则意味着尿液排空水平得到提高。根据经络学理论,八髎穴归属膀胱经,临床用于治疗膀胱疾病,定位于膀胱背侧,现代研究[11]表明,刺激八髎穴能引起骶神经反射,可直接作用于逼尿肌与膀胱括约肌,引起排尿反射。气海,固元益肾,调畅气机,归属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循行经膀胱,有调节泌尿系统作用,现代研究[12]表明,气海解剖学定位与第11、12肋间神经前皮支有重合部分,可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膀胱逼尿肌反射。水道,具有通利水道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小便不利,现代学研究[13]表明,刺激水道能引起尿道括约肌松弛、兴奋膀胱逼尿肌。中极,归属任脉,是膀胱募穴,是膀胱经气汇聚处,现代研究[14]表明,刺激中极不仅可以激活排尿初级反射,还能够将刺激传入丘脑,兴奋高级中枢调节神经内分泌。诸穴配伍,水道通利,气化有度,排尿反射恢复正常,尿液排出顺畅。
尿潴留易复发,病程迁延日久,将严重影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预后效果,患者将会承受巨大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压力,生活质量降低。研究组患者3 d内尿潴留发生率、重置导管率都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温通刮痧有效降低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拔管后尿潴留复发风险,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压力都得到缓解。患者满意度更高,治疗依从性更高,有利于患者获得更加舒适、安全、高效地治疗环境。
综上所述,温通刮痧在神经外科尿潴留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排尿障碍,改善排尿功能,提高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静雅,商庆新,韩云,等.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7):1306-1308.
[2]李秀敏,王杰,刘勇."提壶揭盖法"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22,31(3):530-532.
[3]刘瑞琪,魏丽娟,杨洪涛.杨洪涛教授从三焦气机辨治癃闭经验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1,22(4):287-288.
[4]李庆琳,李晓宁,梅继林.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疗效的Meta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8):1841-1851.
[5]尹贻锟,王佳林,孙君志.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20):3274-3280.
[6]王耀光,张文雷.疏利三焦针法合汤药治疗功能性尿潴留经验总结[J].天津中医药,2021,38(8):990-993.
[7]宋文静,王莹,窦琳.超声下膀胱容量评估在危重患者留置尿管早期拔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30):2363-2367.
[8]孙海艳,赵春生,赵凤敏,等.中药内服结合针刺及热奄包外敷治疗中风后尿潴留肾气亏虚证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2,44(12):1385-1388.
[9]古金晓,谢颖桢,于海青,等.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中风后尿失禁及尿潴留的针刺选穴规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6(12):1404-1411.
[10]李巧萍,彭小苑,胡艳萍,等.温通刮痧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9,40(19):2799-2802.
[11]朱辰辰,陈幸生,王晓春,等.芒针深刺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2(1):68-72.
[12]孙满超,任冬旭,许胜男,等.《针灸大成》关于气海穴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J].世界中医药,2022,17(19):2806-2813.
[13]刘双岭,陶然,孔菲,等.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的针灸选穴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1):102-105.
[14]吴霞,程华初,谭金曲,等.基于频数统计方法的"中极穴"主治病症的古代文献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3):104-107,11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