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即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投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切除术,观察组采用乳腺癌切除术+即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比较两组乳房外形与对称度、心理状态、需求满足、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半年,观察组乳房外形与对称度的优良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需求满足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即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不仅能有效保障乳房外形与对称度,满足患者对于美的需求,还能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乳腺癌切除术即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后并发症美学评价
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不够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多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手术治疗是乳腺癌中早期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案,其中乳房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以下简称乳腺癌切除术)虽能有效清除病灶,但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房的美观性,加重患者心理压力,进而影响手术效果。张超等[1]研究表明,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近年来,随着患者对保留乳房完整性的需求不断增加,仅采用乳腺癌切除术治疗已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采取乳房重建必不可少。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投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年龄29~53岁,平均年龄(41.07±4.02)岁;肿瘤直径0.7~2.3 cm,平均直径(1.58±0.33)cm;临床分期:Ⅰ期16例,Ⅱ期9例;病变部位:外上象限10例,外下象限2例,内上象限8例,内下象限5例。观察组年龄31~52岁,平均年龄(41.50±3.54)岁;肿瘤直径0.6~2.3 cm,平均直径(1.56±0.35)cm;临床分期:Ⅰ期17例,Ⅱ期8例;病变部位:外上象限12例,外下象限3例,内上象限7例,内下象限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本研究充分履行知情原则,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研究相关内容,征得同意后实施。
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超声、钼靶、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证实;(2)乳房重建均严格按照《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3]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3)无合并心肺功能障碍,耐受手术;(4)患者均自愿参与,且每一项内容已达成书面协议。
排除标准:(1)经病理证实为良性肿瘤,(2)出现远处转移或术后仍需放疗,(3)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疾病、精神疾患等,(4)中途退出或依从性差。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乳腺癌切除术。术前对肿瘤位置进行标记,将患者调整为仰卧位,抬高患侧腋部,在距肿瘤边缘2~3 cm处做纵梭状切口,用电刀游离皮瓣,依照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顺序切除乳腺组织,保留胸肌,并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若冰冻病理提示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则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冲洗手术创面,进行止血,放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加压包扎。
观察组在乳腺癌切除术(其中8例为传统开放手术,17例为腔镜辅助下手术)结束后,即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确定肿瘤与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位置,并按照病理检查结果选择是否保留乳头乳晕。剥离胸大肌筋膜,使胸大肌筋膜与背阔肌筋膜及其表面的脂肪组织连为一体,游离胸大肌、胸小肌隙,根据原乳房及对侧乳房的下垂度适当离断胸大肌下部起止点,构建容纳假体的腔隙;植入预定的硅胶假体(以健侧乳房的乳房基底横径、乳房突度为参照,采用血垫法估算),调整假体位置,留置引流管,缝合腔隙,负压引流,使其能牢固包裹假体。术后穿隆胸塑身衣防止假体移位。术后至少3个月内每d使用红外灯照射重建乳房,2次/d,15 min/次,减少术后包膜挛缩的概率。照射时红外灯距离乳腺45 cm以上或先用手放置于乳房感知温度合适后再继续照射,防止灼伤术区皮肤。
1.3观察指标
(1)乳房外形与对称度。具体评判标准[4]为,优秀:双侧乳房对称,高度差别不足2 cm;双侧乳房外观无明显异常;良好:双侧乳房大致对称,高度差别2~3 cm;有部分肤色不均、局部暗沉等;较差:双侧乳房明显不对称,有明显肤色不均、局部暗沉等,且有瘢痕、挛缩。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2)心理状态:焦虑情绪以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5]进行评价,该量表共7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抑郁情绪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6]进行评估,该量表共9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得分范围0~27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抑郁情绪越重。益处发现采用益处发现量表中文版(BFS-C)[7]进行评测,该量表共17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5分),患者的益处发现与所得分数呈正比。
(3)需求满足情况:采用女性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8]进行评价,该量表有5个维度30个条目,包括安全需求(9个条目,9~45分)、尊重需求(8个条目,8~40分)、生理需求(6个条目,6~30分)、爱与归属需求(4个条目,4~20分)、自我实现需求(3个条目,3~15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需求越高。
(4)满意度:采用中文版Breast-Q问卷[9]进行评定,该问卷共有6个维度,但根据本研究需求,只择选对乳房的满意度(0~100分)、对手术结局的满意度(0~100分)、对医疗照护的满意度(0~100分)3个维度,分数越高,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术后发生出血、皮下积液、纤维囊形成等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乳房外形与对称度比较
观察组乳房外形与对称度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手术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术前,两组GAD-7评分、PHQ-9评分、BF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GAD-7评分、PHQ-9评分均较低,BFS-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手术前后需求满足比较
术前,两组安全需求评分、尊重需求评分、生理需求评分、爱与归属需求评分、自我实现需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乳房的满意度评分、对手术结局的满意度评分、对医疗照护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据相关流行病学数据显示[10],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位居世界首位。临床认为,乳腺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致病的高危因素有遗传、月经初潮不足12岁、绝经年龄超过55岁、接受胸部放射线治疗等。乳腺癌切除术虽具有良好的成效,但因手术创伤、乳房外观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引发患者的负面情绪,整体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而乳腺癌术后即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可有效弥补这一不足之处。
王宇等[11]研究发现,乳腺癌切除术后即刻乳房重建能保留乳房外观美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乳房外形与对称度的优良率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乳腺癌切除术具有术式成熟、病灶切除彻底等优势,在此基础上实施即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具有多种优点:(1)假体植入操作简单、对身体伤害小、不易变形,且弹性好,外形美观,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患者因乳房外观改变等而产生自卑感、病耻感等;(2)可避免或减轻瘢痕对乳房切除后遗留的组织的影响,再造乳房形态好,故而对乳房外形、对称度的影响较小,可在满足患者手术治疗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帮助患者完成对乳房外观的要求,与屈洪波等[12]的研究结果具有同质性。
王海华等[13]研究指出,多数乳腺癌幸存者未被满足需求;此外,唐茜等[14]研究证实,乳腺癌切除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GAD-7评分、PHQ-9评分、需求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FS-C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乳腺癌切除术后,部分患者会因身体不适、心理压力大、病情复发、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情绪低落,不仅会加剧患者身心不适,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疗效,甚至增加病情复发的可能性。而乳腺癌术后通过即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不仅能降低患者乳房缺失感,还能最大限度维持患者乳房形态的完整性,且以患者自身以健侧乳房的乳房基底横径、乳房突度为参照制作硅胶假体,可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满足其对形体美的追求,并帮助患者恢复自信。
范苑林等[15]研究提示,假体乳房重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在乳腺癌术后即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可减少手术次数,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也能缩短治疗时间,缓解患者经济压力,且操作过程较为简便,有利于降低手术创伤。
综上所述,乳腺癌术后即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不仅能有效保障乳房外形与对称度,满足患者对于美的需求,还能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张超,孙海慧,李杰,等.2012—2016年京津冀地区382例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重建临床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20,58(2):105-109.
[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9,29(8):609-679.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39(11):1145-1147.
[4]王耀金,薛会朝,王丽英,等.改良根治术与Ⅰ期经背阔肌乳房重建术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的影响及术后美观度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5):2187-2191.
[5]曲姗,胜利.广泛性焦虑量表在综合医院心理科门诊筛查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试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2):939-944.
[6]闵宝权,周爱红,梁丰,等.病人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的临床应用[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3,13(6):569-572.
[7]王瑜萍,李玲艳,杨玉玲,等.益处发现量表中文版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3):410-413.
[8]万永慧,邱艳茹,刘甜,等.女性乳腺癌患者需求评估量表的研制与信效度检验[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50-55.
[9]马雨薇,修秉虬,邵鼎轶,等.中文版Breast-Q信效度验证及其对于乳房满意度评估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6):681-686.
[10]张雪,董晓平,管雅喆,等.女性乳腺癌流行病学趋势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21,48(1):87-92.
[11]王宇,王雅琪,李燕,等.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术及乳房重建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2,25(6):664-667.
[12]屈洪波,朱芳,胡雄强,等.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假体乳房再造的效果[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21,27(1):38-41.
[13]王海华,薛友儒.乳腺癌幸存者未被满足需求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7):515-519.
[14]唐茜,刘连勇,莫军扬,等.改良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16):1757-1760.
[15]范苑林,丘冬琴,张思明,等.乳腺癌术后即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与背阔肌乳房重建的疗效比较[J].江西医药,2020,55(8):1029-1032,1036.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